返回 打印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探因

作者:周  明   来源:世界军事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探因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是志愿军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出现了坚守防御、战役反击、运动防御等多种作战样式,特别是战役中的防御作战,时间之长、规模之大,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罕见的。然而,在此次战役中,为什么横城反击能够胜利?为什么砥平里之战却失利了?为什么彭德怀在战役进行中回国?麦克阿瑟又为什么会被撤职?为什么又要退回三八线?这五个问题一直像五个谜团一般笼罩在这次战役之上,今天,就让我们拨开云雾一探究竟。

横城反击获胜的要因

1951年1月8日,志愿军胜利结束第三次战役后不久,“联合国军”就开始小规模反击。1月15日,韩军一个师、美军两个师和土耳其旅采取昼伸夜缩、游动袭扰的战术,对志愿军进行试探进攻。1月24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乘飞机沿战线进行了空中视察,同时根据十多天来试探进攻得到的情况,认为志愿军补给困难,前线部队实力有限,不可能再进行有效作战,认为全面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25日,“联合国军”投入了16个师又三个旅总兵力约25万人,在200公里正面战场开始了全线反攻,计划第一步夺取汉城,第二步再继续向三八线推进。 面对“联合国军”疯狂反扑,彭德怀于27日下令,志愿军各前线部队停止休整,举行第四次战役,首先确保西线的汉江南岸防线。为此,志愿军38军、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汉江南岸展开了顽强的坚守防御。志愿军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每一要点都进行顽强坚守,战斗异常激烈。至2月7日,将“联合国军”阻止于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线。其中,东线“联合国军”八个师在砥平里、横城方向的攻势,志愿军以一部兵力节节阻击,诱敌深入。至2月9日,“联合国军”已进至砥平里、横城、下珍富里、江陵一线,侧翼暴露。志愿军立即抓住这一战机,投入第39军、40军、42军、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发起了横城反击战。

2月11日17时,志愿军经过短促火力急袭后,突然发起进攻,在浅近纵深对韩军第8师完成分割包围,并歼其一部。12日,继续发起进攻,全歼了韩军第8师的3个团。至13日晨,胜利结束横城反击。此战,志愿军经过35个小时激战,全歼韩军第8师以及韩军第3、第5师和美军第2师各一部,共1.2万余人,迫使“联合国军”后退26公里,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最精彩的一次战役反击战。

横城反击能取得这样的战果,首先得益于攻击目标选择恰当。当时,东线横城和砥平里两处都是态势突出部,志愿军先打以战斗力较弱的韩军为主要守备力量的横城,确保了一战成功。其次,是投入了尽可能多的兵力火力。即以四个军11个师约12万人攻击韩军四个团和美军两个团共两万人,形成了六倍于敌的兵力优势,同时各种火炮679门,火箭筒285具,超过了对手的555门火炮,虽然优势不太大,但已是尽了最大努力:战术上采取多层迂回、分割包围的战法,以42军124师和40军进行内层迂回,42军125师和66军196师进行外层迂回,39军117师进行战役分割,将敌军的战线彻底打乱。志愿军还强调进攻的突然性,参战主力从休整地隐蔽开进,一边开进一边部署,到达出发地十小时左右就发起了进攻,达成了战役突然性。

志愿军的进攻铁拳狠狠地砸在韩军的头上,由于韩军第8师的迅速崩溃,直接导致“联合国军”在横城地区的惨败。李奇微在回忆录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共士兵怀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这段话说的就是横城反击战。

砥平里何以成为转折点?

横城反击胜利结束后,志愿军乘胜进击东线“联合国军”第二个突出部--砥平里。砥平里位于横城以西约30公里,坐落在一个直径约五公里的小盆地里,汉城至原州的铁路和多条公路都从砥平里经过,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对于依赖交通线的美军来说是颇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战役开始前,志愿军估计砥平里守军为美军四个营约2000人,因此决定投入39军、40军和42军的八个团总共约两万人。而实际上,砥平里守军包括美军第2师23团、法国营、第37野战炮兵营、第503野战炮兵营B连、第82高射炮营B连、23团坦克连、第2工兵营B连等部队,总兵力足足有6000人,比志愿军的估算多了整整两倍。另外,守军集中部署在直径只有1.6公里的环形防御阵地,在阵地前布设了大量反步兵地雷和照明汽油雷,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

2月13日晚,志愿军发起攻击。一开始就不顺利,42军126师376团由于地形不熟,将砥平里西北的田谷村误当成砥平里,在占领田谷村后就报告占领砥平里,结果导致其他几路攻击部队稀里糊涂停止了进攻。等到发现这个乌龙,再发起进攻,却已经快要天亮了。天亮后,美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对砥平里周围的志愿军轰炸持续了整整一上午,下午,砥平里守军又向志愿军发动了反击。志愿军为了确保夜间进攻的出发阵地,与其展开反复争夺。入夜后,志愿军再次展开猛攻,美军所有的坦克和火炮向志愿军开火,在志愿军的冲锋道路上形成一道钢铁火墙。志愿军不惜重大伤亡,攻势一波接一波,凌晨时分,终于在美军的环形阵地上打开缺口,但因地形狭窄,志愿军大部队难以展开,很快天就亮了,美军飞机又蜂拥而至,志愿军的进攻再度失利。

15日,美军多路部队逼近砥平里,与此同时,在原州、骊州一线组成了纵深防御。本来东线志愿军指挥部还准备在15日晚再次组织进攻,但彭德怀判断即使能攻占砥平里,继续突破形成有利战机的时机已经失去了,加之参战部队伤亡惨重,是否还有力量继续作战也要打个问号,因此于15日17时下令停止对砥平里的攻势。

砥平里之战志愿军失利的原因是,志愿军兵力虽有一定优势,但分别隶属不同建制的师和军,缺乏通信设备,因此难以形成统一协同的组织,只能各自为战:火力上原来配属有炮兵42团支援作战,但因遭到空袭而无法按时赶到,导致参战部队重武器就只有队属的迫击炮,与美军的炮火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另外,志愿军没有制空权,进攻行动只能在晚上发起,这也给作战带来了巨大困难。可以说,志愿军在作战上的各种问题,几乎在砥平里之战中集中暴露了出来。

砥平里一战虽然规模并不大,但美军评价很高,认为堪称朝鲜战争的转折点。因为此战之后,美军再被志愿军包围,就不再像第一、第二次战役那样急忙后撤,在撤退过程中人员和装备损失惨重,而是在夜间依托有利地形组成环形防御,依靠猛烈的火力坚守,天亮后再在强大的空中掩护下突围。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志愿军曾经多次包围了整团整营的美军,美军就采用这种新战术,只要志愿军不能当晚解决战斗,天一亮被围美军就能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成功突围。从这点上看,砥平里之战对于后来的战争确实有很大影响。

彭德怀突然回国的真正动因

第四次战役刚开始,毛泽东于1月28日指示彭德怀第四次战役还要像第三次战役那样向南进军,毛泽东认为再打一仗,大局可定。但是,战役进行到2月下旬,志愿军虽然取得了歼敌2.2万人的战果,但大部分都是韩军,而志愿军伤亡也不小,再加上前三次战役的伤亡也都没有得到补充,减员已达到十万,相当于志愿军作战部队四分之一,而且随着战线向南推进,补给线已经超过500公里,粮食弹药补给异常困难,部队也由于连续三次战役而疲惫不堪,而国内第二轮参战部队还没有完成入朝参战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向南进军,彭德怀对此有不同想法。彭德怀深感战场情况很难用电报说清楚,于是急电毛泽东请求回国当面汇报,毛泽东回电同意后,彭德怀于2月20日回北京。彭德怀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朝鲜战场的情况,以及志愿军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毛泽东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中央对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困难处境很关心,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正是彭德怀的这番陈情,才使毛泽东真正了解到了朝鲜战争的真实情况,从而将原来速胜的战略思想改为长期作战。

2月23日,为解决志愿军后勤供给问题,中央火速做出了一系列增援前线的决定:补充西线部队的五万新兵和7000名老兵立即日夜兼程赶赴朝鲜:补充东线第19兵团的四万多兵员和三个师的苏式装备,也迅速开赴朝鲜:第二轮入朝部队第3、第19兵团,迅速完成参战准备开往朝鲜:空军到朝鲜加紧抢修机场(因美军飞机轰炸,最终没有修成);炮兵立刻派出一个高炮师、一个战防炮师、三个火箭炮团和两个榴弹炮团入朝:从苏联援助的5500辆汽车中,分给志愿军4000辆:周恩来甚至亲自动手,在国内掀起了制作炒面的全民运动,以解决志愿军的熟食供应……

在第四次战役激战正酣之时,志愿军统帅彭德怀回国必然是有绝对的必要性,一是说服毛泽东重新修正了战争的指导战略思想,二是为志愿军争取到了国内的全力支援。特别是专门成立了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由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兼任志愿军后勤部司令。应该说,这些加强后勤的举措对于后来的阵地战及第五次战役都具有极大意义。

麦克阿瑟被撤职的真正原因

第四次战役后期,“联合国军”总司令兼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突然被撤职。麦克阿瑟是美军著名将领,是美军中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少将和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在二战中担任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在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力排众议坚定地领导组织了一举扭转战局的仁川登陆,更使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但在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竟然是在广播中听到了自己被撤职的消息,而不是先接到军方的正式通知,以这样近乎于羞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要说麦克阿瑟被撤职的原因,通常都认为是他所指挥的“联合国军”在和志愿军作战中接连失败。其实,真正的原因一是,麦克阿瑟自恃资格老、威望高,对杜鲁门总统极不尊重。1950年10月,杜鲁门希望就朝鲜形势听取麦克阿瑟的意见,麦克阿瑟居然以前线战事正紧为由不愿回国汇报,于是,杜鲁门只好屈尊从美国赶到威克岛和麦克阿瑟会谈。杜鲁门的飞机着陆后,直到杜鲁门走下舷梯,麦克阿瑟将军才走下吉普车,向总统迎去,而且没有向杜鲁门敬礼!会面过程中,麦克阿瑟取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再取出火柴,做好所有准备之后,他才问杜鲁门:“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这根本就不是真诚地征求意见,而完全是在假客套,何况杜鲁门是不抽烟的,但此情此景,如果杜鲁门说介意,就会显得粗鲁,杜鲁门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说:“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如此桀骜不驯、目中无人,换了任何一个领导都难以接受。可以说,威克岛之行,就已经在杜鲁门心中狠狠地扎上了一根刺。

第二个原因,是麦克阿瑟的观点与美国政府的国家战略发生了严重分歧,更严重的是麦克阿瑟还故意将这种分歧公布出来。先是1950年底,新闻界指责麦克阿瑟指挥下的军事失利时,麦克阿瑟否认促使失败是他的草率行事,并谴责记者不负责任的报道使自己成了恶毒的宣传工具的牺牲品,接着通过报刊指责美国政府给了敌人在中国东北有了喘息的机会,从而束缚了他的手脚。麦克阿瑟的这些言行,使美国政府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也让杜鲁门非常恼火。为此,美国政府对朝鲜战场上所有指挥官和美驻外使馆发出指令:一、有关朝鲜战场情况的言论,书面材料和声明,不经国务院和白宫批准不得私自发表;二、务必谨慎小心,避免同新闻界就外交和军事政策方面的事务进行直接对话。其实,这项指令都是针对麦克阿瑟的。

1951年3月20日,美国政府通知麦克阿瑟寻求与中朝谈判。可是,麦克阿瑟拒绝和谈,并于3月24日公开发表声明,威胁要轰炸中国沿海和内地,甚至不惜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使美国政府和英法盟国都大为愤慨。杜鲁门最终不愿意再容忍麦克阿瑟的狂妄、傲慢和野心,下令剥夺了麦克阿瑟的全部军事指挥权。

志愿军退至三八线的用意

2月17日,也就是砥平里之战后的第二天,彭德怀和人民军前线司令部副司令官朴一禹,联名下达了志愿军和人民军全线转入运动防御的命令。彭德怀认为,在补充兵员和第二轮入朝部队到达前线之前,“联合国军”肯定会凭借装备优势,全力展开进攻。因此,决定采取以空间换时间,在南起汉江北岸、横城一线,北到三八线之间,部署三道防线,采取节节抗击的运动防御方法,每道防线争取坚持20至30天,这样总共争取两个月的时间,以掩护第二轮入朝部队开进和集结,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改善后方的运输条件,囤积粮食弹药等作战物资,以利尔后的作战。

2月18日,“联合国军”发起“屠夫行动”,目标直指汉江南岸的志愿军第一道防线。在这一线防御的志愿军第42军、66军,在粮食弹药非常匮乏、人员迭经苦战的情况下,依托野战工事,顽强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几乎每个连排阵地都要经过多次争夺,“联合国军”经过15天,直到3月6日才到达预定目标。

3月7日,“联合国军”紧接发起“撕裂者行动”,不过,这回李奇微将全线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在中线和东线发动主攻。3月15日,“联合国军”占领汉城,并于3月底全线进至三八线。随后于4月初发起“狂暴行动”,越过三八线,进攻铁原、金化、平康一线。志愿军采取阻击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使“联合国军”直到4月5日才越过三八线。

4月12日,志愿军确定了最后阻击线,为了下次战役便于出击,从17日开始主动后撤,从原来的节节抗击改为了诱敌深入,至21日,“联合国军”被遏制在开城、华川一线,第四次战役结束。

在战役最后阶段,志愿军之所以从三七线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节节抗击退回三八线,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线部队已经连续作战四个月之久,伤亡很大,粮食弹药消耗殆尽,继续坚守三七线必然要付出极大代价,而且战线延伸对于后勤的压力实在太大,事实上,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能维持到三八线附近地区,在当时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就是想坚守三七线也是不太现实,那么以空间换取第二轮部队入朝的时间,且战且退,自然是明智的选择。而之后的战争进程也证明了,即使在后来空军和高射炮部队陆续到位可以切实掩护后方交通的情况下,能保证维持部队在三八线地区的补给,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三八线地区才成为双方最终相持的战线,这不是由军事将领所决定的,而是由后勤补给的能力所决定的。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6-12-22/4173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