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拿共产党没办法的日本人

作者:理纯   来源:红色文化网  

  编者按:《党外人士看党的伟大》,是2013年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作者理纯致力于公益性社会活动,是“走进崇高”沙漠绿化发起人,先后动员近两千名志愿者为浑善达克沙漠和张北地区义务植树100万株。作为一位党外人士,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识有其独特的视角,值得一读。本网从今天起择其精华部分予以连载,敬祈网友关注。

  第六章 拿共产党没办法的日本人

  西安事变的发生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军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通过扣留蒋介石的方式,迫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结束了中国之前的十年内战。

  有人说,西安事变之时的1936年底,共产党部队只有几万人,蒋介石准备进攻陕北的军队有三十万,是西安事变使蒋介石停止了对陕北苏区的进攻,使共产党起死回生。实际上这种理论只能是一种想像,在淞沪战役中用几十万军队却无法将3000多日本兵赶下海的国民党想要战胜长征之后的共产党部队还真是不知胜在何方。对共产党来说,陕北不是江西,当年的江西四面都是敌人,但陕北却是进可攻,退可向北转移,加之有人民的拥戴和掩护,甚至危机时可以撤到边境线上生存,更何况在那易于藏兵的陕北大山沟地形更能发挥共产党的用兵特长。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就是在陕北用几万军队击败了7倍于己的国民党号称最精锐的胡宗南部队。

  西安事变实现了国内和平,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之后中国共产党部队直接投入到了对日本军的战斗。

  接受改编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西安事变之后的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就红军的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七七事变之后国共双方达成协议。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从9月11日起,第八路军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但习惯上还称八路军。八路军下辖3个师: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全军共4.5万人。改编后,主力开赴华北前线作战。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还成立八路军后留守兵团,由萧劲光统一负责指挥。国民党军的东北军原115师、120师和129师之前都是被红军完全歼灭的部队,蒋介石将这几个番号给共产党部队也可见其心态之复杂。

  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10月12日,将红军长征时留在湘、赣、闽、浙、鄂、豫、皖、粤八省的让蒋介石最头痛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后又移至皖南岩寺,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1938年1月新四军总部从武汉移驻南昌,2月部队开始集结整编,全军1.03万人,编为4个支队。整编结束后,新四军开赴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

  国民党的迅速溃退

  “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在华北基本战略战术的原则是“迂回”。也就是说采取纵深穿插,两翼迂回包抄的方法,迅速攻占若干战略要点,威胁国民党军侧后退路,逼其正面混乱,从而摧毁国民党军的军事防线,避免用阵地对垒、正面强攻平推的方式与国民党军逐地争夺。

  南口战役期间,国民党对日的战线还是一个整体形态,国人对国民党军坚持华北抗战还寄有很大希望。但不料国民党军溃败得如此迅速。八路军开始奉命防守蔚县,但在八路军开进途中蔚县失守。9月12日,国民党又命八路军进击由蔚县向涞源进犯之敌,结果又是命令刚刚发出,涞源已经被日军攻占。形势如此多变使八路军更改作战计划都来不及。

  下面是一位名叫戴润生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的老八路对当年国民党溃兵的回忆:“国民党的部队纪律很差,说起来也是好笑,当兵的三五成群,根本无人带领,有的挑着背包行装,有的拿着从老百姓家里抢来的鸡鸭,嘴里唱着小调,只顾着朝后方逃跑;当官的赶着毛驴,驮着箱笼带着姨太太也是争先恐后,一片溃不成军的景象。他们还向我们散布失败情绪,嘲笑我们去送死,对此,我们一笑了之。”

  115师平型关设伏

  日军第5师团攻占河北省阳原、蔚县后,日军察知雁门关国民党军队的工事坚固,于是集中力量专攻雁门关南面的平型关,企图突破平型关后进入山西。9月20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攻占平型关的前哨阵地——灵丘。

  山西的山地丘陵地形极为复杂,尽管日军将战线推向了前方,但很难迅速在占领地实施控制手段。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预判日军的进军路线及视察相关地形后,在敌军的缝隙中迅速实现了穿插。由于115师的战术动作非常果断坚决,再加上人员战斗经验的丰富使整个部队的行动根本没有被日方察觉,24日夜八路军冒着整夜的大雨,悄无声息地埋伏在平型关东北数十公里处的灵丘和平型关的必经之路——关沟峡谷上。

  25日晨,让林彪没有想到的是,日军两个部队同时进入了伏击圈。一个是由西向东从平型关返回灵丘搭载有日军正规部队的“新庄自动车队”一部,进入伏击圈的另一支日军部队是携带大批弹药、衣物、粮食等物资,反方向从灵丘向平型关前线支援的步兵第21联队的辎重部队,115师一下子网住了两条大鱼。

  日军不知八路军如此英勇

  由于贪生怕死的国民党军队不敢与日军正面交锋,往往不战而败,因而使日军作战非常顺利。骄横的日本兵更加不可一世,甚至在平型关遇上115师伏击之前都未派尖兵。平型关战斗打响之后,日军不明白溃不成军的晋军何以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凶猛。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此时遭遇的不是国民党部队,而是共产党八路军,而八路军是一支不怕牺牲,经历了雪山草地锤打的军队,而且115 师还是这支共产党的主力。

  从八路军方面的描述看,乘坐汽车的日军部队同辎重兵不同,是武器也比较好的精兵,他们不仅枪法很准,而且擅长拼刺刀。这批日军依托汽车为掩体进行顽强的抵抗,甚至向八路军发动了数次反冲锋,八路军的损失主要是由这批日军造成的,同时日军伤兵也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根据日军突围人员的形容:八路军的作战与国民党军不同,他们子弹不多,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打出三枪就冲锋。因此与日军很快进入白刃战。日方资料写道:“八路军在五公里的峡谷里将日军团团包围,不断攻击,经过一天的恶战,日军全军覆没。”最终在白刃战中进入伏击圈的日军被全歼。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 余人,毁敌汽车75辆,大车200余辆, 缴获九二式野炮1门,轻重机枪20多挺,步枪1000余支,掷弹筒20多个,战马53匹,以及大量军用食品和军用物资。这一战,其一歼灭了日军的辎重队,使平型关前线日军的补给受到重大影响,其二重创了日军的摩托化部队,使日军的运输增援等能力之后大大减弱。同时,之前日军与国民党军交战中阵亡最高的军官仅为中尉,而平型关战死的日军军官是两个中佐。遗憾的是这一战没有抓到日军俘虏,从中也可见日本军之强悍。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在于它是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大胜。此战之前,国民党军队没有任何一战可以让日军“全灭”,但共产党一上战场就是胜利。平型关战役从战略上,则是给了中国军民极大的鼓励,让全国军民眼前一亮,相信日军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平型关大捷不仅告诉人们共产党同国民党不一样,树立了八路军的勇敢形象,也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让我们再重温八路军那首著名军歌:“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抗日初期,华北的国民党军队逃跑一空,八路军奉命挺进敌后作战。人数和装备都有限,初期只能进行支队性质作战的八路军,却将在华北,主要在山西的游击战争打得有声有色。在华北敌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部队就像卡在敌人咽喉中的一根硬刺,被侵华日军视为心腹大患。因此,“北围五台”与“中夺武汉”被同时并列在日军第3期作战计划中。共产党北方局在抗击日军的同时,也迅速在日军的地盘上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这些未来的根据地都是从日军手里夺回来的。在之后的徐州会战中,蒋介石还令八路军115师进入山东,从山东敌后对日军进行打击。

  应该说,作为一支人数不多的孤军在敌后生存是很危险的,光是如何对部队进行一般补给都是大问题,当时的蒋介石也不认为共产党军队可以在日军占领区能够生存,有学者分析称:当时国民党将共产党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逼到敌后去的目的也是想要借助日军的刀来消灭共产党。但这次蒋介石又想错了,共产党不但在敌后没被消灭,还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并在日军的地盘上壮大了。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当八路军在华北搞得日军鸡犬不宁的时候,南方的共产党新四军也完成了整训。1938年毛泽东给新四军发出了《关于新四军应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日军占领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美国现代著名记者兼政治评论家西奥多•怀特那时在中国,他对正朝着江南开进的新四军无比惊诧,就这样一支仅有两千人的队伍,几乎没有武器,其中有2 /5的战士只有3颗手榴弹:1/5的战士肩上背的只是原始武器——大刀;那些有枪的,也大都是笨拙的“单打一”。怀特不相信这样的部队能够打胜仗,称此举是“忘我的冒险,不可思议的奇迹”。

  怀特只是看到的没有装备的新四军,他不知道的是这批新四军先遣队个个游击队员出身,他们之前所参加的战斗几乎全是以劣势对优势,他们赖以制胜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胆量和自己铁的身躯,他们最不怕、最拿手的就是肉搏战。

  突然间,在日本军统治的江南冒出一支名为新四军的军队。仅仅一个月,这支军队把平静了半年的江南扰得火车不通,汽车不通,据点被端,车站被烧,调防的车队和官兵被袭击。在自己的卧榻之旁如此嚣张,这是日本军不能容忍的。

  越打越强的共产党新四军

  至1938年底,新四军在半年内共进行大小战斗234次,歼日伪军3252人,俘日军36人,俘伪军613人,缴获日伪军步、马枪1539支,轻、重机关枪36挺。

  为了贯彻执行党的关于新四军进一步向东发展的方针,1939年5月初,新四军叶飞团与无锡、江阴等地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游击队合编为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江抗在黄土塘、浒墅关取得战斗胜利后,部队继续东进,直逼上海近郊。7月下旬袭击了日军的虹桥机场,江抗部队在与驻守机场的日军边激战,边迅速点燃停在机场的4架飞机,然后安全撤出战斗。第二天,上海租界的报纸纷纷报道“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的新闻,这一消息轰动了上海,轰动了世界,带来了人们的传颂,带来了新四军更高威望。之后,许多优秀工人和青年学生纷纷加入新四军,为江南游击战的广泛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初进东路时“江抗”的部队仅仅不足700人,之后迅速发展到6000人,手里的破烂武器换成了一色的“三八式”、“捷克式”。每个班都装备了轻机枪,每个连都有重机枪,除此之外,运向军部、茅山1支队的轻重武器源源不断。到1940年毛泽东“五四指示”两周年的日子,新四军由10000人发展到了60000人。

  共产党防止了几百万伪军的产生

  日本军非常重视所占地区的日伪政权的建设,因为在占领区日伪政权的建设无论从物质还是从兵源上都会给前线带来巨大的帮助。“七七”事变中,对国民党29军进攻的部队中,就有来自东北满洲国伪政权的大量伪军,相对于只顾自己的国民党军,这些在日本军训练下的部分伪军还真表现了较强的战斗力。

  由于共产党在敌后的积极活动,日伪的基层政权根本无法顺利建立,伪军数量无法迅速上升,1938年时,中国东北以外的伪军数量仅仅约为78000人。1937与1938两年间,在华北100余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八路军活动地区达到70%,没有哪一县是在日军完全统治之下,并且收复了县城198座,在乡镇更是发动广大群众组成了成千上万支游击队打击基层日伪政权。同时共产党惩治汉奸的刀也很利,对铁杆汉奸绝不手软,除奸行动使部分动摇分子不敢给日本人卖命。

  随着1940年汪精卫投降日本在南京建立伪政府后,在日本占领区的庞大人口中组织几百万,甚至近千万伪军是有可能的。正是共产党的敌后功勋,使这种可能没有变为现实。

  拯救国民党重庆的百团大战

  1940年6月16日,宜昌会战结束,日军攻克了进入四川的门户宜昌。宜昌距国民党的陪都重庆只有480公里,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宜昌会战之后,乘胜的日军做出了3路进攻重庆,灭亡蒋介石政权的计划。

  8月8 日,朱德、彭德怀、左权签署了《战役行动命令》,实际共出动105个团。1940年8月 20日至12 月的下旬,八路军在华北5000里的战线上,对日军展开大规模的破袭战。我们可以看看从8 月20日到12月5 日的3 个半月中八路军总部宣布了“百团大战”的战果:百团大战中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2200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5942支,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2座。同时八路军也伤亡了17000人。

  “百团大战”使日军遭受重大损失,日军不得不“要对华北进行再认识。”同时,日本军改变了计划,决定将准备用于进攻重庆的精锐17师团和33师团调往华北对付共产党,实际上,如果百团大战再晚几个月等候日军攻打重庆之时出击,就会使日军首尾不能两全。1941年日军开始了对八路军疯狂的进攻和扫荡,华北战场进入了最残酷的时期。

  扫荡中让日军震惊的八路军顽强战力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集中了几乎所有可以集中的力量开始对华北共产党根据地进行扫荡。之前日军在与国民党作战中,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规模最大的如长沙、随枣会战,投入兵力仅为四五万人,多数会战投入兵力只有两三万人。而在日军对八路军分区一级的扫荡作战,投入兵力至少都在一万五千人以上。这样的作战有上百次之多。而投入五六万以上兵力的扫荡作战也有将近二十次。1941年扫荡晋察冀动用了八十多个大队十多万人。数千人规模的扫荡更是数不胜数。而且这些战役除日军外还要加上相当规模的伪军。为了保持对共产党扫荡的频度,日军华北部队每个士兵平均每年连续作战三百天以上,可以说疲于奔命,而华中方面针对国民党的部队很多年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仗。尽管共产党武器比日伪军差得多,但华北共产党的人数同日伪军却差不多,从战斗中日方投入的兵力来看,共产党反扫荡中打的仗的规模一点都不比国民党军所谓的会战小。

  残酷的扫荡之中,共产党遭受了损失,1941年八路军部队产生了减员,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牺牲。但日军倾全力的扫荡却消灭不了八路军,共产党人表现出了令日军震惊的强大战力。

  国民党对共产党敌后战术的模仿

  看到共产党在敌后的成功战绩,国民党也开始向共产党学习,撤退时在敌后留下一定数量的部队。国民党曾经在日军占领区建立两大战区,冀察战区和苏鲁战区。但国民党人就是学不会,共产党的根据地越打越大,而国民党的敌后地盘却越来越小。国民党的敌后部队只要与日军战斗就溃不成军,整个抗战中,几乎看不到国民党敌后部队有任何战绩。1942年人数不多的山东日军利用国民党军113师叛变的机会,发动攻势,没有几个月就将山东国民党正规军主力赶到了微山湖西,之后国民党军再没有回来过,这样的敌后真空地带最后还是由共产党来进行了填补,否则敌伪基层政权一旦建立稳固,就会给整个抗日带来负面影响。

  实际上,不光国民党在向共产党学习,日本人也在向共产党学习。日军59师团长藤田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根据一些用正规战的打法对付游击战,是愚蠢的,应以游击战对游击战, 不妨向新四军模仿一些灵活机动, 出没无常的战术。

  国民党可以学到共产党的用兵方式,但绝对学不到本质。国民党学不到的是共产党部队的无私无畏的精神和领袖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依靠自己双手的共产党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得到了大量的国际援助。无数的美援物资从空中,从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运向国民党重庆,而共产党的主要装备则是完全来自于缴获。有人误认为,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很多苏联武器。实际上,苏联对八路军的军火支援非常有限,倒是大量史料说明苏联给国民党军队提供了大量的坦克和飞机。

  实际上,共产党在艰难的敌后没有来自于外面的援助,真正可以依靠的是日军占领区根据地人民的拼死支持,日军占领区反倒成为了共产党的补给地。同时共产党部队自己也在进行粮食的生产和武器装备的研制。

  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简陋条件下,完全靠自己研制了掷弹筒,从而可以更好地击毁对方的机枪阵地,同时,八路军用自己的土办法研制生产了大量的地雷用于对付日军,其中有既节省金属又无法被地雷探测器发现的石雷;有下面放炸药上面放手榴弹,炸药爆炸就会将手榴弹弹出的跳雷;还有用跳雷原理,将手榴弹换为山炮炮弹的反坦克雷……

  面对共产党日军毫无办法

  在1942至1943年相持阶段的斗争中,日军很快发现八路军越来越难对付了。集中兵力下去讨伐,八路军根本不和日军硬碰硬,对日军的抵抗顽强而有章法。八路军通过坚壁清野使扫荡的日军补给困难,通过不断阻击、袭击、伏击日军并配合坚决的狙击战、地雷战,使日军进展非常迟缓,行动日益艰难。日军很难发现八路军大部队的踪影,八路隐藏于人民之中,看不见又无处不在。同时八路军只要抓住机会就是一击,你打他是找不到,他打你时忽然就到了你的面前,你想甩还甩不开。几个回合下来,日军大感头疼。为了巩固后方,日军在华北建了18000多个据点,30000个碉堡,如果按照一个据点守一个排计算,日本对付共产党要需近百万军队。实际上也正是如此,1945年日军对付共产党最多时达到75万,伪军100万,即使如此,日军还是被八路军收拾。1944年18000个据点被共产党拔掉了5000多个,1945年又打掉5000多个,同时八路军的人数还越打越多。虽说八路军没攻占几个县城,但日军基本只能龟缩在城里,出了城完全就是八路军的天下。

  根据日方有关人员回忆,因为对八路军毫无办法,作战又打得太苦,驻扎在馆陶的日军中甚至产生了少有的厌战和对上级不满的情绪。

  敌伪对八路军勇敢的描述

  朱德在1945年4月25日的中国共产党七大上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中,曾引用了当时伪《中国青年》杂志上《八路军怪魔的游击战争》一文对八路军的描述:“不用枪,只肉搏,见到了对方的机关枪,那可红了眼,他们常硬着头皮冲上去……如果命令一下,干起来,向敌人冲去,即使‘光荣’的躯干倒在地下,也不要紧。后面的马上实行‘同志爱’,保护这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遗体,也要保护这枪,使用绳子把它拉下火线,先是你拿枪,我解子弹,然后再把尸体背回去……在攻碉堡的时候,是使用肉弹。在攻城夺堡的时候,没有飞机,没有大炮,就索性搬出几千年几百年前的方法来,几个木梯接到一起,多少个勇士扛着梯子,拥到碉堡根底,很快竖立起来。他们穿枪林、冒弹雨的爬上去,死的伤的掉下来,后面的又接着爬上去……”

  的确直到1945年,总数超过90万人的八路军也只有37万支枪,每支枪平均不足20发子弹。相信在这篇描述中,那些带头爬云梯的进攻者中一定不乏共产党的指挥员,共产党人正是用自己的身躯带来了与日本军较量的胜利。这是对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中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描述,是共产党军队永远的骄傲!

  压倒武士道的长征精神

  “冲向高山,让尸骸填满沟壑;走向大海,让浮尸飘满洋面,为天皇捐躯,视死如归。”在近现代世界军歌中,很少见到日军这样血淋淋的军歌。日军确实是一支世界公认的凶悍强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说,日军同国民党军正规军作战时以3000多人的一个联队足以击溃对方10000人的一个师,击溃杂牌军一个师只需1000人的一个大队。日本军真是强悍,国民党白崇禧设下的每一个口袋,日军都毫不犹豫地钻进去,并将每一个口袋扯得粉碎。

  但是,同样是冈村宁次也曾说,消灭了共产党的抗大,就是消灭了边区的一半。甚至说宁可“用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用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冈村宁次深深地知道共产党军同国民党军完全不一样。实际上,冈村宁次说对了一半,抗大的干部的确是共产党的精华,而那些经过长征考验的老红军战士更体现了共产党人战胜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正是凭着压倒日本武士道的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共产党人才得以取得对日军战斗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不包括抗联,仅八路军牺牲的团以上干部达640多人,新四军牺牲的团以上干部还有300多人。共产党人在民族存亡关头,如此之多的高级指挥员用他们的牺牲,证明了中国人的优秀。相信梁启超如果多活几十年看到共产党的勇敢和对日战绩,就会更加“肃然,流连而不能去”了。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4-04-21/2573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