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就“饿死3600万”与《炎黄春秋》编辑部“商榷”

作者:侯峰   来源:环球视野  

  原编者按:本文系旅美文化和战略研究学者侯峰发来的稿件,稿件中作者实录了与《炎黄春秋》编辑部的多回商榷,起因是作者投给《炎黄春秋》编辑部的《大跃进饿死几千万值得商榷》一文。本站刊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每到毛泽东诞辰,海内外某些媒体就会掀起一轮攻击毛泽东的高潮,其中大跃进和文革是他们常攻击的切入点。其中《炎黄春秋》副总编杨继绳《墓碑》的“大跃进饿死3600万”更是被西方传媒不断热炒。2013.12.31笔者写了一篇《大跃进饿死几千万值得商榷》的文章投给了《炎黄春秋》编辑部,不想却引发了一场和《炎黄春秋》编辑部的“商榷”。

  笔者文章的要点是:经历过大跃进年代的许多人都还活着,如果大跃进时期真是饿死了3600万,互联网时代,必会有无数的人为死去的亲友鸣不平。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包括父母子女、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至少有20个紧密的社会关系,农村更是谁家婚丧大事至少全村,甚至邻村人都知道。那么饿死3600万乘以20减去交叉因素,全国至少应该有数亿人有生离死别的痛苦记忆。这数亿人中至少数千万人还活着吧,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谁能堵住这数千万人的口吗?就算有几百万人以个人家庭的亲历为“饿死了3600万”背书,那就有统计意义了。然而无论笔者遍访民间,还是观察网络有关大跃进饿死数千万人的讨论和回帖,笔者没有发现一人称自己家人或认识的人在大跃进年代饿死了,虽然笔者的接触范围有限,但这也足以否定数亿人有过生离死别悲惨记忆的假定。不用统计学角度证明,仅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也不难判断“饿死3600万”是别有用心的文人通过文字游戏搞出的“历史”,《炎黄春秋》不经核实就刊登并帮助辩护这种诽谤文章如果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是要吃官司的。

  然而《炎黄春秋》编辑部不这么认为,它的一贯做法是拿大跃进年代饿死过人的不实史料来证明“饿死3600万”。不过最令《炎黄春秋》编辑部难堪的是,它所举证饿死3600万的互联网证据中所有回帖里竟也没有一人称他家那个年代饿死过人或见过饿死人,可见即使信谣者也都是以讹传讹。

  《炎黄春秋》编辑部不厌其烦地用大跃进饿死过人的“历史”证据为“饿死3600万”背书,指责笔者不懂史学,缺乏学术素养,从而引发笔者和《炎黄春秋》编辑部的数回合的“商榷”。自认为学术素养甚高的《炎黄春秋》编辑部终于在科学和事实面前、在每个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面前不得不表面上与“饿死3600万”划清界限。下边是笔者和《炎黄春秋》编辑部就“饿死3600万”商榷的实录。

  第一回

  2013.12.31笔者投稿《大跃进饿死几千万值得商榷》通过电子邮件寄给《炎黄春秋》编辑部(下边简称“炎编”)。

  2014.1.5炎编(《炎黄春秋》编辑部当值编辑,以下简称“炎编”)回函:

  “了解历史,不是靠猜测,而是靠证据。建议您去研究研究那个年代的社会控制。至于饿死多少人,那几年发生了怎样的悲剧,附件是一份国内的公开出版物(见正文68-69页),是经过官方审查的,1960年死亡率高达383.2‰,平均10个人死4个人,一个五口之家死2个人,您可以将这和纳粹时期或抗日时期比比,也可以和中外历史上任何您认为最残酷的事件相比,看看历史上有无此种情形。”,并附上一份县志的影印件为证。

  炎编显示出一副证据在手、真理在手大无畏气派。特别是炎编关于纳粹时期或抗日时期对比 大跃进时期(就像人间天堂的意味)令我十分震惊。

  第二回

  2014.1.6笔者再去函:

  “既如此,你们何不让见证者说话?活人说话难道不比数据更有说服力吗?是的,那个年代控制很严,现在还严吗?如果严的话,你们的刊物早就没了,是事实吧。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没有死绝吧,为什么不让他们站出来说话呢?起码让你们县志提到的死了383.2‰的未亡人出来作证吧。如果有统计意义的人证,在事实面前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我的文章就是号召“人证”们都站出来,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你们是一个崇尚民主自由的刊物,不至于和你们观点不同的文章就不敢登吧。希望看到百家争鸣的局面。”

  2014.1.7炎编:

  “您要求让幸存者作证,问题是所有的幸存者只能说自己的事,那只能证实其当时所在地发生了饥荒,而大饥荒在各地发生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那要调查多少人,才能证实您想否定的没有饿死三千万人的结论?如果官方主持修纂的县志提供的材料都不承认是事实,那幸存者所说的不是更可以不承认是事实吗?至于说到让见证者说话,已经有不少见证者想说出真相,但国内都不能出版,这是事实。另外,调查饿死人的事中国民间并非没有人在作,已经有人准备建立网站,发动全国各地知情者提供死亡者真实姓名,像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或德国、美国把战死或历史事件受害者的名单收集起来,以纪念那些不幸者。而我刊也刊发过对一个生产队的死亡情况调查(见附件,作者是当地地方志的副主编),有名有姓,如果还不承认是事实,可以去当地调查。至于说到让见证者说话,已经有不少知情者、见证者想说出真相,但国内都不能出版,这是事实(原文如此)。

  我刊以求实存真为宗旨,提倡学术争鸣,但版面有限,争鸣也要有一定的学术层次,要掌握准确的事实,或在学理上探讨,不刊登在事实和学理上占不住脚的文章,不存在“观点不同的文章就不敢登”的问题。”

  第三回

  2014.1.9笔者:

  “1.“那要调查多少人,才能证实您想否定的没有饿死三千万人的结论?” 你这话应该问的是杨继绳副社长和《炎黄春秋》,你们应该调查多少人才能断言饿死三千万人的结论。不加核实,你们就敢刊登饿死3600万的文章,你们胆子也忒大了,如果此事发生在美国,你们早被一纸诉状告上法庭。《炎黄春秋》真的该庆幸中国的法治不健全。你知道吗?你在指证别人饿死3600万,那么你就需要提供证据,法庭会向你们要证据,而不是向中国政府或其他第三方要证据。奉劝《炎黄春秋》好好准备证据吧,杨继绳副社长和《炎黄春秋》有举证的义务,法庭和任何一个读者有质证的权力,而不是相反。如果《炎黄春秋》不愿单独为杨继绳背书,就应该发表对饿死3600万质疑的文章。

  2.“而我刊也刊发过对一个生产队的死亡情况调查(见附件,作者是当地地方志的副主编),有名有姓,如果还不承认是事实,可以去当地调查。” 同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刊物,应该是你们刊物核实以后再发表。不知道你学过统计学没有。拿出几十人的证据就敢说死了3600万,你不觉得你们的学问做得太不认真了吗?。大跃进年代有人饿死没有异议,即使今天,美国也有人饿死。但是说饿死了3600万,你自己瓣着指头数,看多少年你能数过来。请扪心自问,那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3600万鲜活的生命,就被你们数字游戏一下就没有了?

  3.“如果官方主持修纂的县志提供的材料都不承认是事实,那幸存者所说的不是更可以不承认是事实吗?”。好吧,如果你认为“官方主持修纂的县志提供的材料”是事实,那么你就该采纳所有“官方主持修纂的县志提供的材料”作为你的统计依据,而不是只选择对你有用的县志,这才具有统计价值。恐怕你也知道,哪个年代什么都能放卫星,县志放卫星的恐怕也不在少数,如果把他们合在一起平均一下,结果可想而知。你真的相信大跃进时期的统计数据吗?你真的相信亩产万斤粮吗?如果你相信了那时的统计数据,就不应该有人饿死,如果有人饿死了就不该相信那时的统计数据。而你们拿那时的人口统计数据片面解读当铁证来说事不是明显的自相矛盾吗?

  4.“我刊以求实存真为宗旨,提倡学术争鸣,但版面有限,争鸣也要有一定的学术层次,要掌握准确的事实,或在学理上探讨,不刊登在事实和学理上占不住脚的文章,不存在“观点不同的文章就不敢登”的问题。” “有一定的学术层次”就是基本的统计常识都不懂,用个别样板就敢放大到全国?“要掌握准确的事实”就是根据有疑问的统计数据和县志,不加核实,推论出饿死3600万吗?

  尊敬的主编先生。如果你们是公平公正的传媒,代表炎黄子孙的利益,你们就应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而不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炎黄春秋》就应该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气度,否则,不止辱没炎黄也辱没春秋。更和民主自由的精神背道而驰。”

  2014.1.9炎编:

  “前两次的回复,我出于尊重作者,没有说从你的文章看出你不懂史学,而只是说“了解历史,不是靠猜测,而是靠证据”,你的文章都是在猜测,而没有依据证据,而史学的基本要求就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为此,我给你提供了《淮滨县志》,县志是官方主持修纂的,且经过了官方审查,死亡数据只可能缩小,而不可能夸大,而县志提供的数据已经完全否定了你的猜测,那场大饥荒的惨烈,是超出人的想象的,在古今中外都是没有过的。我想你如果是有史学素养的学者,应该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了。没想到,你还是坚持要发表自己的文章,不发你的文章,就是不崇尚民主自由、不敢登观点不同的文章。你还坚持要活人证据,我已经告诉你这样的理由不成立,并为你提供了四川涪陵一个生产队的死亡档案,这就是你所想要的见证者提供的调查,而你又反过来说“基本的统计常识都不懂,用个别样板就敢放大到全国?”我是真不明白,你连基本的学术逻辑都不讲吗?你甚至还讲县志的人口死亡统计数据是放卫星,我想知道,你对50年代的历史有没有过基本的研究和了解?只要有基本的研究和了解,就不会说出这样完全没有依据、甚至缺乏常识的话,县志怎么编,人口死亡统计数据会不会放卫星,你应该先去了解情况再说,我就不给你列举材料了,作为一个有素养的学者,对学问要有基本的敬畏,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对自己没有深入研究的东西,不能信口胡说。看你的文章和来信,也可以看出你对大饥荒没有研究,你要在这个问题上发言,就得先有研究,尤其是要在公共媒体上发言,得先有深入的研究,没有研究就敢随便质疑别人,只能证明自己缺乏学术素养。

  杨继绳所说的“饿死3600万”,那是他个人的学术见解,个人学术活动是中国宪法保护的个人权利,个人学术见解有没有问题,要由学术界用学术方法来解决。你是不是中国公民?如果你是中国公民,可以依照中国法律去告他;如果你不是中国公民,而是美国公民,美国学者中认为饿死人比杨继绳的数据还高的也大有人大,你可以去告他们。总之,欢迎你用法律来解决学术问题。至于其他问题,恕无时间一一答复。”

  第四回

  2014.1.10笔者:

  “你并没有或不敢正面回答问题。”

  第一,从一个县的县志,即使那个县志记载的人都死了就可以推断全国死了3600万吗?你懂不懂什么叫统计意义。谁也没有否认大跃进饿死人,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饿死,但是说3年饿死3600万,这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不管是饥荒、战争、还是屠杀。“了解历史,不是靠猜测,而是靠证据”,似乎只有相信“饿死3600万”才是“了解历史”,才是“靠证据”。冒昧地估计你是学文科的,你知不知道3600万是个什么概念。

  第二,“你连基本的学术逻辑都不讲吗?”我真不懂你们的所谓学术逻辑,请看懂我的原文:“那么你就该采纳所有"官方主持修纂的县志提供的材料"作为你的统计依据,而不是只选择对你有用的县志,这才具有统计价值”。看懂了吗?给你补充一点统计学常识:如果你要采样县志作为统计依据,你就应该采集所有或随机抽样的县志数据作为你的统计依据而不是以精心挑选的一个或者几个县志作为依据,然后放大到全国。请问你的“学术逻辑”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几个所谓学者编造出来的历史“事实”,然后用那个“历史”做起点来逻辑推理一番吗?

  第三,不知道你是60后、70后、还是80后。请你回家问一下你家的老人,或者你所认识的老人,看他们有没有身边的亲人大跃进时期饿死了。希望你能够回答我这个不过分的问题。在此我先谢谢!谢谢!谢谢了!

  第四,“只能证明自己缺乏学术素养”这句话说的太准确了。作为一个刊物,(顺便问一下,你到底能不能代表《炎黄春秋》,)你们认为“ 杨继绳所说的“饿死3600万”,那是他个人的学术见解”“美国学者中认为饿死人比杨继绳的数据还高的也大有人大”,你们的意思是只要谁怎么“认为”一下,或者说“也大有人大”并且符合你们的胃口,不需要核实真伪,就符合你们的学术素养 ,这就是你们《炎黄春秋》的选稿标准吗?就是你们的“学术逻辑”吗?

  第五,请正式告诉我,你的上述言论是否代表《炎黄春秋》编辑部。”

  2014.1.10炎编:

  你的邮件中说:“哪个年代什么都能放卫星,县志放卫星的恐怕也不在少数”。我希望你给我提供哪怕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你说的“县志放卫星”是有依据的。如果你举不出来,那就说明我说的“只能证明自己缺乏学术素养”没错。请你务必举出一个例子给我,以便让我明白我所说的是错误的。

  你还要问“请你回家问一下你家的老人,或者你所认识的老人,看他们有没有身边的亲人大跃进时期饿死了”。这恰恰证明你对大饥荒根本缺乏了解:你自己身边没有人饿死就能说明其他地方的人没有饿死吗?我告诉你吧:据我的了解,大饥荒最严重的是安徽、四川、河南、贵州、甘肃、青海、广西等省,而北京、上海饿死的人很少,如果你是北京人或上海人,你的周围没有饿死人,“你所认识的老人”中也没有人能告诉你“身边的亲人大跃进时期饿死了”,你就能证明安徽、四川、河南、贵州、甘肃、青海、广西等省没有大量饿死人了吗?你连大饥荒在地域上的非均衡性都不知道,还想以个人经验去推测,这难道不证明你缺乏研究和了解吗?

  我出于善意,给你提供《淮滨县志》做参考,而你却反过来说我“以精心挑选的一个或者几个县志作为依据,然后放大到全国”,甚至认为“难道就是几个所谓学者编造出来的历史‘事实’,然后用那个‘历史’做起点来逻辑推理一番”,还不止一次质问我“懂不懂什么叫统计意义”,要向我“补充一点统计学常识”。我看你还是自己先学学统计学吧。我可以告诉你,我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弄清历史真相,在国家图书馆查阅了很多地方志材料,《淮滨县志》不过是其中一本而已。你要写文章质疑别人,就应该先做研究,掌握比别人多的事实,这样才有可能比别人更了解历史真相,文章才有质量。你不去下工夫研究,写文章以个人经验猜测,然后就武断地认为“难道就是几个所谓学者编造出来的历史‘事实’,然后用那个‘历史’做起点来逻辑推理一番”,你自认为这是一个有素养的学者对待学问的方式吗?我没有必要再向你提供材料,我只能告诉你,我自己写关于历史问题的文章,都是先看大量史料,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认定事实到底是什么,再下结论,严格遵循“论从史出”的史学规范。关于大饥荒问题,我已经掌握了大量可靠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谁都可以在图书馆借阅,而避免杨继绳书中使用档案,但其他人因为没法看到档案,从而导致无法证实的缺陷。如果你真对历史真相感兴趣,那你就应该先去做研究,然后再来发言。地方志是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材料,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应该藏有许多中国的地方志,你如果是一个严谨求实的学者,就先去查阅材料。如果你不愿意花时间,我也可以指点你,在百度上搜索“广西地情网”,进入http://www.gxdqw.com/后可以查阅广西的地方志,看看广西大饥荒的情况,统计统计广西在大饥荒中有多少人非正常死亡,同时也看看大饥荒在广西的县份差异。如果你连这点工夫都不下,却仍然武断地以为别人都和你一样,用“几个所谓学者编造出来的历史‘事实’”“做起点来逻辑推理一番”,那就只能证明你不是真正想追究历史真相,也缺乏作为学者的基本学术素养!”

  第五回

  2014.1.11笔者:“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一.你能不能代表《炎黄春秋》?

  二.你们家到底有没有人饿死?

  三.你是如何从一个县志或几个县志就推断出全国饿死3600万的?

  大跃进不是古代史,不是近代史,是现代史。它的最大特点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还活着,都可以开口说话,因此历史的验证工作就容易多了。我文中讲过老百姓都知道的大道理,如果一个人死于非命,与他/她相关的至少20人会刻骨铭心,永世难忘,3600万惨遭饿死就意味着有数亿死亡见证者。让他们开口说话是最好的铁证,比任何所谓“历史”都有说服力。连这么点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你绕来绕去就是不敢面对,还奢谈什么学术,是不是有点太可笑了。历史都是人写的,但是你所强调的都是你所感兴趣的“历史”,而这些历史是不是“信史”还有待查证。查证的过程就包括人证物证,而不是你所说的“学术逻辑”。

  希望《炎黄春秋》和你们这样的学者不要掉在故纸堆里把自己绕糊涂了,请你们到“安徽、四川、河南、贵州、甘肃、青海、广西等省”你所谓死亡最多的地方去亲自查证,把你们的“历史”落实成信史,再来渲染,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媒体。让那些有过生离死别痛苦记忆的人开口说话比什么县志都有说服力。3600万饿死的冤魂,别说数亿,总可以找到3600万、360万知情者吧。如果有几百万人以个人家庭的亲历为你们背书,那就有统计意义了。

  希望你们这些学者有一点科学素养,不要老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数据到数据,拿你们认为有用的“历史记载”做一番文字游戏,然后就大言不惭地说那才是历史,别的都不是历史。从学术角度讲,《炎黄春秋》真的认为那些对你们有用的、你们查到的“历史”文字就是信史吗?如果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严谨的刊物,如果怀疑正史不可信,你就应该拿出可以验证的历史。

  请你仔细阅读我的文章,我是在激励你们去验证你们所说的“历史”。如果你真能把它落实成信史,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你们呢?

  就像你不承认官方历史一样,你如何让别人相信你们搜集到的“历史”就是信史?就你们几个人仅靠文字游戏就可以改变那一段历史吗?站在读者的立场,我们需要的是活生生的事实而不是文字游戏,甭管刊物的来头有多大,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

  请不要再找什么政府控制的借口。网络时代有人能封住别人的口吗?如果能,为什么就封不住《炎黄春秋》的口呢?

  是的,也许你生长在京上广,不食人间烟火,但是试想一下无数饿死过亲人的家属都得了健忘症吗?数亿人生离死别的惨痛记忆,如果真实存在的话,会掀起多大的滔天巨浪是任何政府能够封锁得了的吗?反过来讲,几亿人不可能都得了健忘症,那就是《炎黄春秋》、《纽约时报》这些帮助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传媒病了。得了什么病呢?”

  2014.1.17笔者:

  等了一个星期也没有等到你的答复。不想回答没有关系,只要我写的东西引起你思考就足够了。

  这两天我在想,其实你还年轻,不应该和那些行将就木的人搅和在一起羞辱自己的国家,羞辱自己的民族。如果你觉得有西方媒体支持就代表正义?那你就把自己带到死胡同里了。我们在海外看的很清楚,西方支持王丹、方励之、魏京生、赵紫阳的秘书鲍彤等,风光过一时,现在在海外也就靠施舍过日子,为了口饭吃,他们和台独、疆独、藏独搅和在一起,在华人圈里已经臭不可闻,名声扫地。

  诅咒自己的祖国,羞辱中国政府前几年很风光,许多人梦想着有朝一日中国颜色革命了,当一个美国扶持的“民选”总统。但是你只要认真想一下,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这种希望有多大。建议你,趁着年轻,趁着有人能帮你得到西方的好感,出国留学,改变一下生命的轨迹,学一门踏踏实实的本事,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反思一下自己的过去是必要的。

  还是那句话:大跃进饿死过人是肯定的,毛泽东共产党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硬要不顾事实、违背常理说饿死几千万,那就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算术问题,其用心可株。谢谢你和我讨论问题。

  2014.1.17炎编:

  “我看你上次的邮件已经完全否定史学,我觉得没什么可以再说了。史学是一门严肃的学问,而你对史学并不了解,却可以完全否定史学研究方法,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另外,你的问题也不需要回答,原因都在于你了解太少,你的疑问早就有人回答了,你不去看材料,还觉得自己很有理,我没有义务指点、回答。我尽最后一次义务:把在国家图书馆复印到的材料拍照给你。另外,你还说科学,我建议你先去看看波普尔的理论,再来评述一个家庭有没有死人与饿死三千万之间的逻辑关系。

  至于如何为人和为学,本人只追求公平正义,做学问脚踏实地。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对于那些面对以千万计的同胞(基本上都是最底层的农民)被饿死、被打死,而没有基本的同情和悲悯,对他们与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同样的生命权利没有基本的尊重,而到现在还为了维护某种僵化的观念而否认历史事实的做法,我不想再做评论,因为其人品之低下,已不值得去评论。一个读书人,如果面对同胞的苦难没有感同身受的痛楚,没有想着去为他们争取基本的权利,而自己逃避到国土之外,享受文明社会的好处,却还为专制辩解和辩护,对这类人我实在无话可说。言尽于此。”附曹树基:《大饥荒》 (1)-(3).JPG

  第六回

  2014.1.17笔者:

  请不要故弄玄虚,你真的知道什么叫史学吗?找来一两个人编的记叙文就叫史学吗,如果他们的数字经过考证属实,那也仅是那个地方的“信史”,你有什么依据就由此推而广之,断言全中国死了3600万?史学也是科学的一部分,你连基本的科学常识都没有,妄谈史学,真是笑话。

  我问你的三个问题你始终不敢正面回答,是心虚了还是理亏了呢?

  国家图书馆里的东西那是文献,不是历史,即使汉代国家史官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的东西也需要有考古文物、天象、碳十四、或其它文献佐证才可认定为信史,否则就是历史记载,不足为真凭实据。你在图书馆里找到一两篇片面的记载就认定是铁定的历史,有你这样做学问的吗?请问你是哪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受过起码的高等教育吗?你说你“本人只追求公平正义,做学问脚踏实地”,你连怎么做学问都不知道,如何脚踏实地?3600万人的生死你都能轻率武断地编造出来,你说你追求公平正义,你自己不觉得可笑吗?

  今天电视里谈论日本在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人共屠杀了3000多万亚洲人,其中屠杀2000多万中国人,这就包括我母亲的爷爷,至今仍有烈士纪念碑在村口矗立为证。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中国人,谁没有见过日本人杀中国人呢?那是活生生的历史。但是你们笔下所描述的比日本人的滔天罪行还要“滔天”的大跃进饿死3600万,死的比日本人屠杀的中国人还要多得多,怎么你家没有,我家没有,面向全球网上的回帖我没有见过一个人说他家有人饿死,你真的就不觉得奇怪吗?难道你们编造出饿死3600多万就是为日本人的罪孽脱罪吗?“因为其人品之低下,已不值得去评论。”这话用在你身上恰是量身定制。你有对中华民族的生命权利最基本的尊重吗?

  “而自己逃避到国土之外,享受文明社会的好处,却还为专制辩解和辩护,”这句话恰恰暴露了你们编造饿死3600万最原始的动因。为了反对“专制”,难道就可以随便编造历史,无所不用其极吗?这就是你们做学问的准则吗?

  至于我在哪里生活是我个人的选择,你是羡慕了还是嫉妒了?告诉你,地球上有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中国人历来就有出洋谋生的传统,但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是移民,和当地人民一起共同创造财富,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把当地的土族人杀光,霸占别人土地的殖民主义。中国是个人口稠密的国度,如果能有一半人能到海外谋生,本身就是为国分忧。更何况当祖国遭受日本人侵略的时候,有无数华侨出钱出力或回国抗战,但也有无数汪精卫的追随者,一天也没有出过国,照样当汉奸。

  你愿意在反对“专制”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没人能拦住你。不过请你记住我在上封邮件中给你的告诫。最迟20年后,你会对你自己的人生选择叹息的。”

  2014.1.18炎编:

  在国内象样一点的大学受过本科教育的人,都知道写论文前先要了解研究情况,掌握各方面的材料,这是最基本的学术素养。你在哪里受的教育?连这样的基本学术素养都不具备,在完全没有了解情况之前,就可以随便胡言乱语:我之前让你给我举一个“县志放卫星”的例子,你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举出来?这次,你又胡扯“面向全球网上的回帖我没有见过一个人说他家有人饿死”,你在网上看过多少材料?去看看这个网页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674269 然后告诉我是不是“没有见过一个人说他家有人饿死”? 再去看看这个网页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0_11/10/3059218_0.shtml 看看华人的骄傲——诺贝尔奖得主崔琦是怎么说的:“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 还需要我再举例子吗?自己不了解情况,就不要妄言!我想问你:你有追求历史真相,捍卫正义的良知吗?你要有这种良知,就先去看材料,这样基本的学术素养,你都不具备吗?还要我说多少遍? 再告诉你一个网页:http://view.news.qq.com/zt2012/snjh/index.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去看看,特别是其中关于安徽凤阳的情况,我再做一次善举,把该网页提到的《乡村三十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这本书的电子版发给你,去看看正文第193-203页,看看凤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喜欢拿抗日作对比,那你就去比一比凤阳在抗日时期和1959-1960年的老百姓的情况,再来说话。不要妄谈“对中华民族的生命权利最基本的尊重”,像你这样的人,对普通中国人被大量饿死、打死而仍然无动于衷,甚至还要为之辩护的人,什么时候对普通中国人的生命权利有过最基本的尊重?

  我没有义务回答你的所谓问题。此前已经说了:饿死3600万是杨继绳的个人学术观点。学术观点可以讨论,你有权利质疑。但要质疑别人,自己得有研究,要掌握比别人更多的材料,这样才有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质疑才有力量。这是不是做学问的基本逻辑?是不是做学问应该有的基本素养?你看过杨继绳的书没有?你看过杨继绳书中引用的档案材料没有?你对大饥荒做过系统研究没有?如果没有,你有什么能力质疑别人?杨继绳虽然是杂志社的副社长,但他的学术观点只代表他个人,在编辑部内讨论问题他也只有一票,而不代表杂志社,你连个人和单位的关系都分不清楚吗?你在哪里看到我说饿死3600万了?按照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我对谁的观点都只当他是一家之言,只有材料可靠、逻辑严谨的学术观点,我才会赞同和支持。如果你拿得出有分量的质疑文章,我完全可以支持你,把你的文章提交编辑部讨论,即使杨继绳反对(不要说他不会反对,而且要避嫌),他也只有一票,反对也无效。但以你目前的学术思维和对问题的了解,不客气地说,你完全没有能力讨论这个话题。所以,我有绝对的理由否决你的文章。我出于善意,一再给你提供材料和信息,这已经浪费我很多时间。此事到此为止。

  第七回

  2014.1.18笔者:

  你总算开始和3600万划清界限了,说明我这些天没有白白教育你。但是你还是没有直接回答我的三个问题。“县志放卫星”的例子太多了,放卫星本身就是大跃进的标志性用语,你如果不懂,可先问问你身边的老同事,他们都知道。你莫不是真的以为每个县都发射卫星了吧?

  “面向全球网上的回帖我没有见过一个人说他家有人饿死”这句话仍然成立,请看看你举的这个例子后边的跟贴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674269 有一个声称他们家饿死人的吗?

  告诉你我家就在河南,这篇文章上提到的事情我们70-80年代就知道了,和平年代由于人为失误饿死人让谁听说,都会十分痛心和难以接受的,不管饿死多少都应该受到天下人的谴责,这一点我和你之间应该没有异议,但是有饿死人就意味着饿死3600万吗?就意味着可以造谣吗?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毛泽东、中国政府大跃进犯了严重的错误,应该批判,应该反省。但是犯了多大的错误就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硬要把饿死3600万栽到人家头上是哪国的史学研究方法呢?我还真需要向你们编辑部讨教了。请你看清楚我的文章再和我辩论,不要再跟我争论有没有死人的问题,而是要拿出饿死3600万证据的问题。举一个村死了几十人,崔博士家都饿死了对于全国饿死3600万这个结论没有统计意义上的说服力,懂吗?跟你讨论问题怎么这么费劲,转了半天又转回来了。再次建议你恶补一下统计学概论。

  你觉得浪费时间了,我到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终于看清了你嘴里的罪恶滔天的“专制”政府竟能容忍你们随便造“专制”政府的谣。我早说过,这个专制政府真是太“专制”了,竟然容忍你们这样的刊物随便刊登撒出弥天大谎的文章而且不准质疑?这种造谣如果在美国,即便你有一千条学术理由,如果你拿不出证据,那就请你到法庭上说话。

  另外加问一句:杨继绳副社长饿死3600万的文章面世时间不短了,贵刊可曾刊登过与之观点不同的商榷文章?

  同样的问题笔者也去函问过标榜民主、人权、言论自由的《纽约时报》。《纽约时报》曾于2012年12月11日和2013年10月17日刊登了资深记者JONATHAN MIRSKY的《3600万中国人的墓碑》(“Unnatural Disaster”)和《纽约时报》记者Chris Buckley的《大跃进究竟饿死多少人?》(“Milder Accounts of Hardships Under Mao Arise as His Birthday Nears”) 充满导向性文章,但是从未见《纽约时报》刊登过质疑大跃进饿死几千万的文章。任何与《纽约时报》导向相左的文章,永远别想在《纽约时报》的版面上有言论自由的机会。《纽约时报》和《炎黄春秋》所践行的“政治正确”就是只要符合他们的意识形态主张就有造谣的言论自由,否则便没有商榷的权利。

  附:《就大跃进饿死3600万与杨继绳商榷》

  侯峰 发自美国凤凰城

  炎黄春秋杂志2013年第12期刊登了《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再答孙经先对《墓碑》的指责》。在此之前,纽约时报分别于2012年12月11日和2013年10月17日刊登过美国资深记者梅兆赞(JONATHAN MIRSKY)的《3600万中国人的墓碑》和《纽约时报》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的《大跃进究竟饿死多少人?》。《纽约时报》记者的结论是“大多数中外研究学者都估计,大跃进泡沫破裂后因饥饿和患病而死亡的人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个数字高达4500万”。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当算《3600万中国人的墓碑》引述“一名经验丰富的着名记者,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杨继绳的观点,“杨继绳在书中得出的结论是,从1958年到1962年,共有3600万中国人死于饥荒,还有4000万人应出生而没有出生,这意味着大饥荒使中国人口损失大约7600万”。一时间大跃进到底饿死几千万在海内外媒体的争相报道下,再度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笔者注意到杨继绳《墓碑》中例举了不少统计数据和县志之类的文献,似乎成了“饿死三千万”谁也无法否认的铁证。且不提孙经先《“饿死3600万”的重大谬误是怎样产生的?》已经逐条把杨继绳的证据批驳的体无完肤,仅凭常识也不难说明杨继绳“考证”出来的数字也太离谱了。

  事实上数字是死的,人是活的,纠缠那个年代的文字游戏还不如趁着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活着,建立活档案。大跃进是一段并不久远的历史,如果真是饿死了几千万,在这个互联网年代,几千万冤魂显然是隐瞒不住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一生中紧密接触者应该不下20人,正常人的生活圈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再加上祖父母辈,同事,同学,亲戚朋友少说也有20人,农村更是每家的婚丧大事至少全村、甚至邻村的人都知道。如果20人中有一人饿死,与其相关活着的人不会不知道,以此推算,饿死3600多万应该至少有数亿人对死亡事件刻骨铭心。既如此,杨继绳完全没有必要去挖那个年代掺过许多水份的统计数字,只需登高一呼,一定会响应无数。杨继绳走访过许多地方,应该能够罗列出有统计价值,众多的死亡见证者吧。

  知情的几亿人中至今应该还有几千万活着,其中不乏,包括他们自己或他们的后人移居海外,《炎黄春秋》和《纽约时报》等有相当影响力的媒体早已经籍此兴风作浪,按逻辑推理,在这个互联网年代“饿死3600万人”搞个几百万,几千万的见证应该不是难事。然而至今响应者寥寥,从统计的角度讲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1958年中国人口大约6亿,短短3年饿死了3600万。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这三年中饿死了。这么短时间如此大规模的死亡即使战争年代都难以想象。日本人从1931年入侵中国到1945年投降,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行的三光政策,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加上无数场战争,中國共有3500万人以上死傷,14年有2千多万中国人遭日本人屠杀,年均死亡200万左右。然而这比起杨继绳“大跃进饿死3600万”年平均死亡1200多万就显得不足道了。杨继绳创造出的3年饿死3600万的惊人数字就是要把大跃进诬陷成远比杀人如麻的日本人还凶残5-6倍“杀人机器”。如果事实如此,那些年中华大地上必是尸横遍野,白骨累累,到处都有死亡见证报道才对。想想3600多万人不可能瞬间人间蒸发,就算每年埋葬1200万人,至少有上亿人经历或目睹过那生离死别的悲惨过程,亿万中国人怎么就如此健忘呢?世界没有忘记,从1939年9月德国吞并波兰建立犹太集中营到1945年第三帝国覆没,臭名昭着的纳粹大屠杀包括饥饿、疾病、疲劳过度,极端的暴虐行为等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和有目的的集体枪杀掩埋,毒气处死然后再焚尸等共有500多万欧裔犹太人被纳粹德国杀死,年均死亡100万。

  纳粹暴行在全世界人们心中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而3600万生存能力极强的中国人,没有被关在集中营折磨,没有被人活埋、砍杀、枪杀、毒杀,难道都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里等死?自己把自己埋了没人知道,短短3年饿死了纳粹大屠杀7倍的人却没有留下痕迹和不可磨灭的伤痛?几亿的目击者集体失忆,甚至身在海外还三缄其口,只有杨继绳等少数学者发现这惊天的秘密?是中国人的记忆出了问题,还是这些学者们良心和标榜民主、人权、言论自由的《炎黄春秋》、《纽约时报》等这些媒体出了问题不是显而易见吗?

  作者为旅美文化和战略研究学者



//www.syxtk.com/wzzx/llyd/ls/2014-02-13/2480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