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王伟光: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作者:王伟光   来源:求是  

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王伟光

核心要点: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指导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一直都在指导着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发展,为人类实践和思想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南,并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的丰富发展,获得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70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由屈辱、落后到逐步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中国先进分子找到并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工人运动的生动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完备、最严整的科学真理体系;其理论品格蕴含着强大的自我革命力量,在同世界工人运动和人类解放实践创造性结合的过程中,既发挥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力量,又彰显了持久的内生创造力量,不断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攀登马克思主义的高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一、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总结人类文明成果和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经验,深刻揭示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规律,创立了博大精深、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全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个伟大革命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任何剥削阶级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上。

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思想革命是根本立场上的伟大革命。立场问题是一个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决定着思想理论的根本立足点和发展方向。1844年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旗帜鲜明地强调,新哲学和无产阶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类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1845年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提出: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的思想体系,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立场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指导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这样的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无情地批判现存的一切,同一切旧的观念、制度进行彻底的决裂,建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并用这种思想来引领全人类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批判和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对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指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得到了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思想革命是基本观点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的最高结晶,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共同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真理体系,包括一系列科学的基本观点,全面系统地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其中,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内容就是被恩格斯称之为“两个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最根本的观点。唯物史观是人类思想史上全新的历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做了深刻阐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客观必然趋势做了全面分析,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问题提供了根本看法,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人及人类社会,推进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锐利思想武器。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洞察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这两大学说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上升到科学,明确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道路和发展目标,引起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思想革命是科学方法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彻底地改造了头脚倒置的唯心辩证法,把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结合起来,完成了辩证法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创立了最彻底、最完备的辩证法形态——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既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又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成为指导人们处理一切问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包含着理论性与实践性、真理性与创新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理论张力,这种理论张力促使它必然要不断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以实现自身的理论完整性,不断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展现其真理价值并获得当代形态,不断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其改造世界的目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依据。

理论完整性与实践指向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是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必然以完整的理论形态而存在。马克思主义以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是具有严密逻辑性和完整系统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的理论观点都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深刻的学术理论性。马克思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只有结合实践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实现自身的目的和使命。在创立新世界观之始,马克思就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同工人阶级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实践向理论、理论向实践的飞跃。

理论完整性和实践指向性二者的高度结合,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在同各国工人阶级实践的结合过程中,一方面发挥自己的伟大指导力量改造世界,一方面探索解决实践问题的答案,在实践中产生新观点,丰富和发展自身,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基本路径。

科学真理性与开放发展性的内在张力。马克思主义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制高点上,吸收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实践的最高成果,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是完整独立的真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是指导人们行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总体趋势;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条件、实现途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封闭的“最终真理”,而是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实践发展而发展的开放性真理,在开放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把理论同现实结合起来,抓住特定时代的主要矛盾和特征,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原理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过时。但是,马克思主义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创新自己的理论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科学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时俱进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把二者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世界普遍性与民族具体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普遍原理具有一般性价值和世界历史性意义。毛泽东多次讲到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观察和分析事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离开具体特点而教条主义地套用马克思主义词句,就会最终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尊重各国的具体特点,在同各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以民族化的形式存在和发展。毛泽东特别强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普遍性,能够运用到各个国家和民族当中,成为普遍性的行动指南。但是,因为存在着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特殊差别,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不能自以为是地要求消除多样性、差别性和特殊性,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民族具体特点的结合中发挥其真理性力量。普遍性和具体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包含的两个不可分割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要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一直都在指导着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发展,为人类实践和思想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南,并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的丰富发展,获得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同工人阶级解放运动紧密关联。1848年革命期间,马克思、恩格斯把新创立的世界观运用到革命实践当中,成为革命实践的重要思想指导。1864年,他们领导创立了第一国际,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展开,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期间,他们全力投入到指导巴黎公社的运动中,深刻地总结巴黎公社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巴黎公社的原则,为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参照。19世纪80年代后期,恩格斯领导创立了第二国际,领导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时期的国际工人运动,掀起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又一次高潮。马克思主义在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科学指导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地吸收实践经验和同时代思想理论的最新成果,在理论形态上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完整。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运用和发展体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之时,马克思主义在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形成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列宁在批判主观社会学、“合法马克思主义”、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经验批判主义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和深刻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他在批判第二国际的过程中,领导创建了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他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他明确指出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政权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他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立了“一国胜利论”,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心开花理论”,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上升到制度实践,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成功运用、发展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辉煌一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70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由屈辱、落后到逐步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中国先进分子找到并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后,就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经过艰苦曲折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核心问题上,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民族特点、历史文化、时代特点等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伟大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迅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使命,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社会革命。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之时,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选择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国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最先进思想成果,它在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真理力量。



//www.syxtk.com/wzzx/llyd/zx/2018-05-03/5015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