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甘阳简评“谢张之争”(旧文)

作者:甘阳   来源:红色文化网  

甘阳简评“谢张之争”
目前中共党内左右两派都主张政治改革特别是党内政治改革,这当然是好事。但遗憾的是,双方的语言都有文革语言的味道,都有党内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传统思维方式。
======

首先很高兴 谢韬 先生与 杜导正 先生能到香港大学来,让大家有机会作交流。我个人以前对共产党内部的思想争论不太了解,这次因为要作评论才看了 谢 先生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以及相关文章,也算是一个补课机会。以下我就简单评论一下谢韬与张勤德之间的这场争论,因为谢韬的文章主要是批判张勤德的《庸俗发展观是"百病之根"》一文,而谢韬发表《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后,张又发表了《民主社会主义的九大罪状——兼议关于开好十七大的几个焦点问题》,响应谢文。我并不了解张勤德是谁,但谢韬文章只引用了张勤德的文章作为目前中共党内左派的代表,而张勤德文章也把谢韬作为党内右派的代表,因此两人的争论可以看成是目前中共党内左右之争在十七大之前白热化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谢韬文章引起很大反应的背景。我以为只有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看,才能了 解谢 先生的文章,也才能了解目前中共党内左右两派的争论。
争夺胡温新政解释权
我的初步看法是,中共党内这场最新的左右之争,是从中共十六大胡温上台以后开始,而在十七大召开之前愈演愈烈。这个争论的实质首先是双方争夺对胡温新政的解释权。大家知道胡温上台以来有很多新的提法, 例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说法可以被不同地解释,从而服务于不同的政治目的。例如胡温提出"科学发展观",自然可以被理解为隐含着批评他们上台以前的发展观是不科学的,这正是张勤德的《庸俗发展观是"百病之根"》一文的意思,张所指的"庸俗发展观"正是相对"科学发展观"而言,亦即认为胡温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改革的反思,是要纠正"庸俗发展观"。但在谢韬看来,张勤德对胡温新政的这种解释有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之嫌,因此谢韬感到忧心忡忡,说"党内左派要发动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夺权,改变中央内政和外交的路线"。反过来,张勤德则认为谢韬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实际是要把中共引上前苏联共产党的灭亡之路,因为戈巴卓夫就是以提出"民主社会主义"而导致苏共和苏联瓦解的,因此他认为谢韬等人就是中共党内的"戈派"(戈巴卓夫派)。我个人感觉,"谢韬-张勤德之争"的背景之一可能是最近中共内部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亡国的教训》。
析"庸俗发展观"
我们这里有必要看一下张勤德所谓"庸俗发展观"是什么意思,因为现在对谢韬文章的报道似乎都不了解谢韬文章本来是批判张勤德的,这就无法了解谢文的针对性,也无法了解党内左右之争到底在争什么。从张勤德文章看,他对邓小平改革是认同的,强调说"改革作为任务,作为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而他所谓"庸俗发展观"似乎主要是指江泽民时代,特别是江时代后期。他的《庸俗发展观是"百病之根"》一文开头说,"中共十六大以前的八、九年"亦即胡温上台以前的"八、九年时间"是中国改革的"大灾之年",这个提法的潜台词显然是说,江泽民执政十三年时间的前期仍以邓小平主导,但邓小平淡出而江泽民全面主政的八、九年时期是"大灾之年"。也因此,张勤德这个文章据说在大多数内地网站都被删除,也就是不奇怪的了,他这个文章显然也不可能在中共正式刊物上发表。相比较之下,谢韬文章特别强调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改革乃完全一致,强调胡锦涛并没有改变江时代的改革方向,因此可以在党内杂志《炎黄春秋》上正式发表。这大概表明,中共党内现在是党内右派比较得势,而党内左派则基本比较边缘化。但从谢韬文章的忧心忡仲看,他显然仍然很担心党内左派夺权的可能性,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仍然要回到张勤德的文章看,他们到底提出了什么问题,让 谢韬 先生等如此担心。
简单讲,张勤德文章提出的实际是现在中国社会普遍感到的对改革往何处去的焦虑,张文引用内地网上流传非常广的一个帖子说:"如果医改的结果是老百姓看不起病,教改的结果是老百姓的子女上不起学,房改的结果是老百姓买不起房,企业改革的结果是老百姓没了饭碗,那还要改革干啥?这样的改革只能是少数人享受了改革的成果,大多数人的血汗养肥了少数老板。"这个说法和感受,当然是我们所有人现在都非常了解,也是内地老百姓非常普遍的情绪。张勤德的文章认为,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江泽民后期的改革不是"科学发展观",而是"庸俗发展观",他指出这种"庸俗发展观"主导的经济发展有如下九大特点:
一、是社会成本最高的一种发展。他引用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中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在生产力以及卫生保健方面大约损失一千七百亿美元。"
二、是整体效益最差的一种发展。他引用《中国现代化报告二○ ○ 五》指出,中国"全员劳动生产力、能源使用效率、人均国际贸易、农业劳动力比重、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等六个指标仍排名世界第八十以后"。
三、是泡沫水份最多的一种发展,他引用国家统计局长李德水说,"全国省级统计数40据就有百分之三十九以上的水分"。
四、是欠内债外债最多的一种发展,引用《改革内参》说中国是"全球最高的不良贷款水平"。
五、是贫富差距拉得最大的一种发展,引用联合国开发署数字说"中国目前基尼系数为百分之零点四五"。
六、是对外商外资依赖性最大的一种发展,"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为全世界之最。
七、是受国际垄断资本剥削最重的一种发展,引用《中国工商时报》报道说中国出口的利润是"外国人拿走了百分之九十二,中国最多拿到百分之八"。
八、是腐败最严重的一种发展:"官方统计的一九九九︱二○○一年十类腐败经济损失达到GDP总量的百分之十四点五至十四点九"。
九、是留下隐患最多最大的一种发展,引用温铁军说现在"一年大的群体性事件就有六万件左右"。
张勤德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是大家这些年早已耳熟能详的事了,很少有人会否认这些问题的存在。张的特点是认为所有这些问题是因为中共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出了问题,因此他大谈要认真落实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彻底纠正"庸俗发展观",要用胡温的"人本主义"(社会主义)来纠正"物本主义"(资本主义)。而这里的关键在他看来是要进行"党内民主改革",因为在他看来,"庸俗发展观"导致中共党内现在是用"精英民主否定人民民主,搞乱了党的组织路线",结果是有"四种人"在中共党内最得势:腐败分子、官僚政客、既得利益者、资改派。他认为这"四种人"正在阻碍胡温新政,其特点就是他们特别反对要对改革进行反思,强调胡温只要"照前人既定的做",而张则要指出,胡温的发展观有别于江时代。可以认为,张勤德这样的文章是想影响中共十七大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正因为如此,才让 谢韬 先生觉得是"党内左派要夺权",从而发表了《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这篇文章批判张勤德,其目的自然同样是要影响中共十七大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
谢韬理论令人费解
但谢文并没有正面响应张文提出的任何具体问题,而是把所有问题归结为中共是否要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谢 先生的很多说法实在不是很容易懂,他提出的主要论点似乎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 马克思主义正统就是民主社会主义。
第二, 冷战结束表明马克思主义正统也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得了胜利。
第三, 不但欧洲全是民主社会主义,而且美国现在也走上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民主社会主义把美国赤化了"!
第四, 苏共垮台和苏联瓦解就是因为没有走"民主社会主义"。
第五,中共没有在苏东欧剧变中垮台,就是因为邓小平改革实际就是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只不过"为了避免修正主义之嫌,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在江泽民主持下,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而"胡锦涛主政……标志中国踏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谢韬 先生这一系列断言都非常令人费解,不过我理解他的真正目的实际是要说,如果张勤德等党内左派得势,那么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的中国"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就会中断倒退,如果这样,那么中共就会像苏共那样因为没有走民主社会主义而垮台。但谢韬的说法实在很难自圆其说,说苏联垮台是因为苏共没有搞"民主社会主义"当然是站不住的,众所周知戈巴卓夫改革的旗号正是"民主社会主义",而戈巴卓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当然要比谢韬的说法要更系统,更精致,更有理论,唯一的问题是戈巴卓夫这个"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能拯救苏共和苏联,而恰恰导致苏共和苏联的全盘瓦解。 谢韬 先生现在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这个"救"的意思应该是希望中国能避免苏联那样的全盘瓦解,如果这样,那么他就应该说明他的"民主社会主义"与戈巴卓夫的"民主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比戈巴卓夫更高明的地方。至于说马克思主义就是瑞典社会民主主义,说美国也是民主社会主义等等,我想没有什么人会当真,我就不评论了。
政治改革并不具体
外界报道谢文给人印象其主要论点是主张"政治改革",但我看了 谢 先生发表在《炎黄春秋》上的这篇文章,发现全文对政治改革其实只有一句非常笼统的老生常谈即"政治体制改革再也不能拖延了",《明报月刊》广告上说谢韬主张"党内三权分立"等等事实上并不见于《炎黄春秋》文章。(编按:谢韬主张"党内三权分立",见《民主社会主义与模式与中国前途》的网上完整原文《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原句为,"由绝对排斥到结合实际地探索三权分立的实现形式,这是政治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突破。")与此相比,张勤德文章提出的党内左派对政治改革的主张似乎比谢韬的主张更激进、更迫切,而且也更具体。张勤德强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推进平民民主,反对以精英民主否定平民民主,反对"戈派"像苏联的同行那样由以权谋私发展到以国谋私,为了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而让绝大多数人陷入灾难之中"。为此他提出九条党内政治改革措施,以及七条党外政治改革措施。张提出的党外政治改革特别强调要恢复宪法上"罢工"的权利,以及人民上访的权利等等,而他提出的党内政治改革要求则包括: 各级党的代表大会,都要大幅增加第一线普通党员代表的比例,要切实使党代会代表的选举进一步民主化。应在部分地方、单位试行有指导的党代表竞选制;试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扩大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重大问题比如十七大报告草稿,即使不像越南共产党那样交由全国人民讨论,至少应交党内县团级干部(包括离退休干部)讨论;各级领导干部包括中央领导人,都要带头公布家庭财产;对各级领导干部包括省部级,都要采取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有普通党员参加的民主测评,及时撤换不称职者,等等。
正统地位之争毫无必要
总的来看,目前中共党内左右两派都主张政治改革特别是党内政治改革,这当然是好事。但遗憾的是,双方的语言都有文革语言的味道,都有党内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传统思维方式,同时双方都力图争得马克思主义正统地位。我个人以为,中共党内政治改革的第一条就应该是不要再争夺马克思主义正统,要争唯一"正统"的话,就会又趋向党内残酷斗争的老路。此外,为了争夺这种意识形态正统,往往导致不顾学理和事实,例如把美国、欧洲和中国,都说成是走向瑞典化民主社会主义,这只能把一切都搞得毫无必要的混乱。我希望,中共党内的思想争论能够正常化、学术化,不要再采取那种极其老套的大引马克思、恩格斯语录来证明自己是正统的做法,例如谢韬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引用恩格斯语录来证明恩格斯晚年已经放弃了共产主义,这实在毫无必要,因为即使恩格斯晚年仍然相信共产主义,我们也可以很简单说,邓小平比恩格斯高明多了,中国改革早已不需要恩格斯来指导,唯一需要的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  



//www.syxtk.com/wzzx/llyd/zx/2013-05-02/1614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