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习近平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工人阶级立场、人民立场、党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我们正确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结合具体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是把工人阶级立场和人民立场高度统一起来的典范。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把共产党人立场、工人阶级立场、人民立场统一起来,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指明了方向。坚持人民立场,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推进自我革命。坚持人民立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坚持人民立场”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坚持人民立场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立场?怎样坚持人民立场?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讨论。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正确理解什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关系党的命运的重大问题。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第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为“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毛泽东强调,“要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应用了它去深刻地、科学地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出它的发展规律”。为了在全党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1941年8月1日)。他说:“现在我们党的中央做了决定,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的历史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每一个问题根据详细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引出理论性的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要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他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在多种不同场合,无论是讲全体党员的学习,讲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还是讲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全国党校工作,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围绕这一基本要求从多方面作了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他说:“领导干部要结合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读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多读、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什么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呢?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了明确概括,《决议》在把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概括为六个组成部分作了全面阐述后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立场、马克思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方法各自都有其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同时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科学著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实践活动之中。
在从整体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章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别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学习、研究这些论述精神,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本文着重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视角进行讨论。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
毛泽东明确提出并阐述了“立场问题”。他说:“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中国共产党人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工人阶级立场、人民立场、党的立场。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立场同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立场、人民立场、共产党人的立场是同一个东西。它们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立场是一个社会范畴,是同社会关系不可分的。自从劳动使猿变成人,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由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以及基于生产关系的其他各种关系构成的。每一个现实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历史上一定社会关系体系中,不同的个人、集团处于不同地位。立场是由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习近平说:“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变化、发展的。个人的立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而确立起来的,是在起初被给定的社会条件下由其能动的实践决定的,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每一代人开始历史活动时,都生活在并非由自己选择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关系之中,在这种社会条件制约下从事实践活动,又通过实践改变社会,也改变自己的社会关系,维护或改变自己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形成自己的立场。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实践和认识主体,所以立场具有社会性和主体性。
自从原始公有制解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阶级关系就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人们的立场集中表现为阶级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诞生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新世界观之初就认识到,“德国解放的实际的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他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几乎与此同时,恩格斯通过在英国曼彻斯特的深入调查研究,认识了无产阶级。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的不断增长上。”
工人阶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是工人阶级从自在的阶级成长为自为的阶级的标志。
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是随着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不可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工业的进步和资产阶级自身发展的要求使资产阶级“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同时“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资产阶级社会中一部分已经提高到能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的思想家转到工人阶级方面来了。随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同时创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代表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透彻而鲜明地阐述了新的世界观。这一“伟大著作”的发表是一个“伟大事件”,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工人政党同时问世的标志,是“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犹如壮丽的日出,用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人类求解放的道路。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可以这样简单地来表达: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
没有工人阶级这个阶级基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还不是一个认识到自身历史地位、历史使命的自为的阶级。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以科学理论形态鲜明地表达出来的工人阶级立场,同时是自觉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民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立场。
三、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人民立场”。他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他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立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
《宣言》阐明了两个关系,一个是工人阶级同人民的关系,一个是共产党人同工人阶级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一,对于工人阶级同人民的关系,《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与过去一切运动的根本区别表明,唯有无产阶级才是与绝大多数人在根本利益上一致因而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阶级。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因为,“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宣言》蕴含着人民包含不同阶级、工人阶级是人民的一部分的思想。《宣言》中说:“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这一论述从工人阶级特有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品质指出了工人阶级同人民中其他阶级、阶层的区别。其二,《宣言》提出并回答了“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指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地方在于,“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在无产阶级斗争的各个阶段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共产党人在理论上“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实践中成为“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列宁提出的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的理论,进一步明确指出了群众与阶级、阶级与政党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我们正确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结合具体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奠定了理论基础。立场问题的实质,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站在哪一边、以什么为立足点的问题。人民立场、工人阶级立场、共产党人立场之间的关系,是由人民、工人阶级、共产党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决定的。工人阶级,也只有工人阶级,能够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工人阶级同人民中其他阶级、阶层的区别表明,并非人民中任何一个阶级或阶层都一定能代表全体人民,并非人民中任何阶级或阶层的立场都能代表“人民立场”,只有工人阶级立场才是代表全体人民的“人民立场”。共产党人同工人阶级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表明,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才能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自觉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整体的、根本的利益,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工人阶级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进步最有觉悟和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但是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毛泽东在1957年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他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把工人阶级立场和人民立场高度统一起来的典范。
共产党、工人阶级和人民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体现在我国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和党章关于中国共产党根本性质的规定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些规定是我们坚持人民立场同工人阶级立场、党的立场相统一的根本依据。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立场是人民的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作出概括,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基本特征。他指出:“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想体系,都是一定阶级在思想上的代表人物站在本阶级的立场、反映本阶级的利益和愿望而创立的。不同思想体系的区别,首先就在于其创立者的立场不同。马克思主义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创立的理论,正是这一点使它同此前社会上一切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区别开来了。创立者的立场不同,理论服务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它不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是为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实现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习近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立场。在《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宣言》。他强调《宣言》阐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重申并论述了这些基本原理。他指出,《宣言》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宣言》提出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等重要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开创性、突破性意义;《宣言》深刻揭示了奴隶社会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言》 “毫不掩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旗帜鲜明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一边,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伟大作用,把无产阶级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学习这篇讲话,可以深刻体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立场,体悟到习近平“人民立场”思想鲜明的阶级性和深刻内涵。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任何离开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去解读“人民立场”,把人民立场同工人阶级立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对习近平“人民立场”思想的曲解。
习近平阐明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批评了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的观点。他说:“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坚持党性,才能有明确的立场,才能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坚持人民性,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地指出:“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习近平特别强调,“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他回顾总结党长期奋斗的历史,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坚持人民立场的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把共产党人立场、工人阶级立场、人民立场统一起来,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指明了方向。
四、怎样才能坚持人民立场?
习近平既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的明确要求,又阐明了怎样坚持人民立场。这里就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使命、坚持自我革命等几个重要思想与坚持人民立场的关系谈谈学习体会。
1.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立场不是抽象的原则、空洞的口号,必须时时、处处体现在实际行动之中。毛泽东在论述“为什么人”的问题时说:“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坚持人民立场,既要解决好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又要解决好如何服务的问题。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人民立场、服务人民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思想把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去服务、为什么目标奋斗联系起来,把为人民服务具体化了。如果说共产党人的根本目的和奋斗目标,就是为了人类解放,向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前进,那么,在各个历史阶段,在自己各方面的工作中,也要把具体目标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统一起来,那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不就是细致入微地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思想,是习近平深切体悟现阶段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要求而提出来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呼声的回应。“以人民为中心”在这里已经呼之欲出了。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深入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指出,人民需要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习近平的论述,从文艺的创作主体、表现的主体、接受主体、成果评判主体等各方面阐明了文艺工作如何“以人民为中心”,把文艺如何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具体化了。
如果说文艺工作“以人民为中心”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个方面的工作,那么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把“以人民为中心”提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思想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阐述了如何从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等方面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用“8个明确”的思想观点和“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分别从指导思想层面和行动纲领层面作出概括和阐述。“8个明确”中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4个坚持”的第二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贯穿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成为共产党人在各项工作中站稳人民立场的指南。
2.坚持人民立场,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党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面对这个问题提出的治本之策。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向全党同志提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他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出了8个方面的要求。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不忘初心使命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的大会主题,开头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8个大字。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概括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2019年5月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作出部署,到2020年1月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发表讲话进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抓住各个重要环节,亲自领导这场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重大成果,使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全党全国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鲜明体现了人民立场。初心,就是当初出发的目的和目标,就是为了谁、向着什么目标出发。如果说《宣言》宣示了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初心,那么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所承载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个纲领提出:“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实行社会革命”。这些纲领清楚地显示了党从出发之日起就鲜明地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人民立场上,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向着实现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目标前进,所表达的正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目的和目标。回顾建党100年来的历史,对照党的十九大通过的现行党章关于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规定可以看到,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改变。“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这个初心、恒心,“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是“以百姓心为心”,就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才能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立场,必须推进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他要求“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深入推进自我革命,对坚持人民立场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如前所述,立场具有主体性,立场的形成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确立鲜明、坚定的人民立场,不能不经过自觉的努力。如果说无产者组织成为一个阶级,形成自己鲜明的立场,不仅经过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长期社会实践,而且要靠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教育、武装,那么就个人而言,确立和站稳人民立场也必须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对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确立正确的立场作过深入阐述。他说,最广大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但是许多同志的立足点还是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方面,他们灵魂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要彻底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毛泽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文艺工作者。他说,自己是个学生出身的人,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战士在一起了,“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人民立场并不等同于人民中任意一个阶级或阶层的立场。身为人民中的一员,并非一定就站稳了正确的立场。要彻底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还要经过自觉努力。其途径,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是学习社会。毛泽东还从哲学思想的高度提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申毛泽东的重要观点,阐述了今天的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强调,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这些论述指明了,在新时代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仍然要靠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他强调,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党内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要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洗涤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不断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自我革命”的要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勇于自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他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提出并阐发了“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思想。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定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用党的建设推进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既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这是党的一大创举。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以“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为题进行集体学习。他指出,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严重的问题不是存在问题,而是不愿不敢直面问题,不想去解决问题。”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只有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才能不忘党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五、坚持立场观点方法相统一
坚持人民立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统一起来。
人们总是站在一定的立场去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观点的。立场决定观点,观点体现立场。人们要认识社会和包括社会在内的作为整体的客观世界,从根本上说,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才能形成科学的观点。毛泽东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这种歪曲和限制,体现了立场对于观点的决定和制约。恩格斯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而马克思的历史观“一开始就是面向工人阶级的”。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才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我们只有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总体而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这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在内的完备而严谨的科学体系。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哲学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不同场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可以是指包括各个组成部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也可以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这是两个完全统一又有所不同的概念,体现着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必须坚持构成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各部分、各方面的观点。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些由马克思创立又由后继者们不断丰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真理,以及指导人民遵循客观规律认识、改造世界的原则,通常被称为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思想、理论、学说、理念、观点或某种“观”等。
习近平紧密联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对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极为广泛而深入的阐述。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学习辩证唯物主义,阐述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学习《宣言》,对《宣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纲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主义精神作出全面概括和论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从9个方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他还提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在各种不同场合,习近平提出和阐述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道德观、新闻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大局观、角色观等。
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最根本的是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所以是“总开关”,是因为这些根本观点决定了人的一生为什么目标奋斗、为什么人谋利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是共产主义世界观。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导向,践行党的宗旨。习近平也把理想信念称为“总开关”,他在党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习近平关于“总开关”的这两种表述,实质上讲的是同一个问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人民根本利益终生奋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恒心。这个“总开关”是坚持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为远大理想奋斗、为人民谋幸福,必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所以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各方面的观点统一起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运用它去指导实践,观点就转化为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作为世界观,它揭示了包括人们自身活动在内的统一的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作为方法论,它指导我们遵循这些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毛泽东说:“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方法,是人们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方式、办法、途径、思路、程序等。不管人们是否自觉,方法来自观点,是观点的运用和体现。一种观点,如果不转化为方法运用到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去,就成了无意义的空谈。一种方法,如果不以一定的观点为依据,就是无根据的任性而为或无稽之谈。观点离开了方法,或方法离开了观点,都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坚持观点和方法的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统一起来,高度重视并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分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每一条都是把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结合在一起,并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实践展开的,体现了立场、观点和方法之间统一不可分的关系。
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是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揭示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所以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为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奠定了哲学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作了深入阐述。他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他还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应该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要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任何工作中,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
习近平总书记从多方面阐述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他强调,要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相互区别、各有其丰富的内容,又是一个统一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贯穿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时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由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既是立场,又是观点,也是方法,是一个统一整体。
确立马克思主义立场,学懂马克思主义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是立场决定观点、立场和观点决定方法的基础上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不是单向作用的过程。立场不正确,就不能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观点,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对于通过自觉努力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又是必不可少的。不懂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就不能真正站稳人民立场。站稳立场、学懂理论,必须通过社会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实践过程,也是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观点、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立场问题。解决好立场问题,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对于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解决好立场问题,又离不开对理论观点的学习和运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学懂马克思主义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落实到实际运用中去。
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决议》”)把100年来党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其中的第二个“坚持人民至上”集中表达并深刻阐述了我们党鲜明的人民立场。第三个《决议》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第三个《决议》阐明了党和人民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揭露、批判了破坏党同人民关系的观点和企图,明确指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殊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隔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只要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一定能在党的领导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
作者简介:田心铭(1947-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80)。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