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郝贵生:评《唯物主义终于寿终正寝》一文:你搞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了没有?

作者:郝贵生   来源:新民学社  

评《唯物主义终于寿终正寝》一文:你搞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了没有?

郝贵生

摘要只有真正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的内心和头脑中,具有、提高识别和批判形形色色错误思潮和假马克思主义的骗子的能力,具有指导实践的实际能力,才能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才能创立真正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0.jpg

近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后,网上和微信中流传着一篇署名“天瓶云水”的文章《唯物主义终于寿终正寝》(以下简称“寿”文),借口《意见》中只字没有提“唯物主义”概念,主观武断说,“唯物主义”被中共中央抛弃了。而且给“唯物主义”罗织几大罪名。如唯物主义“是反科学的”,是“反传统文化的”,它让中国人变成“贪婪动物”、“弱肉强食的狼”、“文明世界的野蛮民族”,唯物主义是一种“斗争哲学”、“不讲道理”、“霸道”等等罪名。因此他做出结论,唯物主义“终于寿终正寝”。该文确实迷惑了相当多的人,甚至一些学过和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人也受到极大影响,不仅怀疑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概念的科学性,而且发展到自觉不自觉地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其它基本原理。

在左派队伍内部,也有个别同志不理解“唯物主义”,甚至把“唯物主义”看做反动的东西。笔者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有必要阐述“唯物主义”概念的发展过程,特别是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科学含义。帮助一些认识模糊的同志了解“唯物主义”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寿”文强加在“唯物主义”概念上的种种不实之词和罪名必须给予迎头痛击和严厉的批判。

一、“唯物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

“唯物主义”是从西方文化中翻译过来的概念。它直接翻译应该是“物质主义”。因此讲清楚“唯物主义”概念的发展过程和科学含义,就必须从“物质”这个概念讲起。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关于语言文字的起源中都有“物”、“物质”、“事物”的概念,其直接的含义就是人们生活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于是把这些东西都统统称之为“物”、“物质”,把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与物关联的事情、事件等称之为“事物”。随着人类实践活动深度和范围的扩大,每个人看见和感觉到的“物”、“物质”数量上都在增加和扩大,同时也深化对“物质”的认识。他们开始时思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有没有“源”和“共同本质”,后发展到思考周围的万事万物有没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本质。每个人的生活条件、范围、环境、地位不同,必然对共同的起源和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回答不同。有些人把周围事物的源和本质归结为“物”、“事物”本身,那么这种物究竟是什么物,认识也不同。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水、土、火等。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说也是同类思维方法。还有的人看到一些“物”、“事物”是在人们观念、思想支配下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本身的直接产物,如生产工具,自然界本身没有,而是在观念作用于物后的产物。久而久之,就认为周围一切“物”、“事物”都是观念、思想的产物,或者说,思想、观念就是这些物的共同起源、本质。还有些人讲不清楚究竟什么是起源、本质。于是就主观猜测,所有这些“物”、“事物”背后有一个神秘的东西在支配它们。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东西就起名“神”,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给这个“神”起的名字不完全相同。那么这几种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法用什么名称称呼呢于是人们就把第一种主张物质是起源、本质的观点和思维方法称之为“物质主义”,把第二种第三种观点称之为“思想主义”、“理想主义”。实际上是在“物质”、“思想”概念之后加上“主义”的后缀,如英文中物质是“Material”,而物质主义是“materialism”思想是“ideal”,思想主义是“idealism”。中文如果翻译成“物质主义”、“思想主义”,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不像哲学概念,没有玄学、“形而上”的味道,且极容易错误理解。于是中国的翻译者就不是采取直译而是采取意译的方法,把“物质主义”、“理想主义”翻译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同样是唯物主义,对唯物主义中的“物质”理解不同,哲学史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区分为朴素唯物主义(如中国古代的元气说、五行说,古希腊时期的的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称旧唯物主义如英国的培根、洛克、霍布斯、法国的爱尔维修、拉美特利、狄德罗、霍尔巴赫、德国的费尔巴哈等)。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科学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最大限度汲取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其中就包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的使用。但马克思主义使用“物质”和“唯物主义”概念时,又批判了其中的糟粕性,赋予其新的含义。使这两个概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第一,严格从哲学意义上使用“物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大量使用“物质”、“唯物主义”,但与朴素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概念有本质不同。恩格斯谈到物质概念时,一再强调哲学上的物质与生活中的实物不同,物质是具体实物的总和,而不是具体实物本身。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而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恩格斯1886年谈到,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源的,就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物质是本原的,就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特别强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用语没有任何别的含义,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否则就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恩格斯这里是有所指的。一个是指费尔巴哈本身。按照“唯物主义”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含义,费尔巴哈就是一个典型的唯物主义者。但当时有些人借口物质包含有具体实物的含义就把“唯物主义”理解为是吃喝玩乐的物质享受的含义。但费尔巴哈却不能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理解“唯物主义”,而为了与享受主义的所谓“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就干脆放弃“唯物主义”概念,这显然是错误的。同时恩格斯还批判丹麦哲学家施达克。施达克在费尔巴哈受到一些人的非议、诽谤而站出来竭力维护费尔巴哈声誉无疑是正确的。但施达克认为费尔巴哈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哲学家,而不是追求眼前绳头小利的人,于是也反对把费尔巴哈称之为“唯物主义”,而称之为“唯心主义”哲学家,这显然也是错误的。恩格斯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总之,对‘美好世界’的信仰”,而“施达克在这里向那种由于教士的多年诽谤而流传下来的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庸人偏见作了不可饶恕的让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232页)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有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的既相互联系但又不相同的特殊含义。

从世界观意义上讲,是说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的本来面目,都可以从自然界和世界本身得到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不依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意识也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远和持续的发展过程证明的。

从认识论意义上说,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从物到感觉到思想,而不是从思想、感觉到物。认识的本质是能动的反映论而不是先验论。

从方法论意义上讲,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研究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性。而不是从观念、从书本教条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中国语言的表述。

从历史观上讲,是说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也存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性因素。“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不是指自然物,而是指“社会存在”。而“社会存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性因素。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应用,但不能归结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没有真正找到历史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物质性因素。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变革。

640.jpg

三、“唯物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唯物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概念。没有“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学说的逻辑起点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由此才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以及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有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才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全部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辩证法的源是物质世界本身,而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人们应用辩证法的目的是客观地认识世界,用列宁的话说是“考察的客观性”,用毛泽东的话就是做到“实事求是”。有了世界观意义的“唯物主义”,才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才有马克思主义的从物到感觉到思想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才有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的观点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发现了历史领域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性因素。这种物质性因素不是旧唯物主义的具体自然物和自然属性,而是人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同时包括地位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试图用自然物和人的自然生理属性解释历史,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了历史发展也存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这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里就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又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的主体出发,论证了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和创造者。

第三,马克思主义正是依据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深入具体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和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从社会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本身的经济运行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四,马克思主义正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所以才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科学社会主义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同时就理论形式也表现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各种原则的发展。“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没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就绝对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我们完全可以说,“唯物主义”观点渗透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观点之中。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根基。否定和歪曲了“唯物主义”,就是从根本上否定和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就是抽掉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根基”。

640 (1).jpg

四、“寿”文批判“唯物主义”是真正的“不讲道理”和“霸道”

第一,“寿”文借口《意见》没有出现“唯物主义”概念,主观推论出《意见》抛弃了“唯物主义”,这完全是一种诡辩。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太多了。不可能一个文件或文章、著作中没有出现某一个概念和原理,就主观断定作者抛弃了这一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好像一个卧床病人一天没有下地用腿走路,于是就主观武断这个病人没有“腿”。如此荒谬的逻辑推出来的结论能是正确的吗

第二,“寿”文把“唯物主义”与“科学”对立起来,表明作者对“科学”的完全无知。“寿”文认为唯物主义是“反科学”的。那么什么是“科学”呢《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注意:这里使用的“反映”和“客观规律”概念不正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最基本的观点吗!这就说明“唯物主义”与“科学”完全是统一的。离开了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根本解释不清“科学”的内在含义。由此表明作者的知识素质何等低劣。如此水平还露脸评价马克思主义真是无耻之极。

第三,“寿”文把“唯物主义”看做“反传统文化的”,表明作者丝毫没有分析的能力。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就是指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任何文化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其中必然既有糟粕性内容,也有精华性内容。就哲学方面既有唯心主义内容,也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唯物主义确实与传统文化中的唯心主义是对立的,但不是与整个传统文化对立。同时,唯心主义与唯心主义学说不能划等号,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学说也不能划等号。我们批判唯心主义,但对唯心主义学说的合理因素也要批判继承。我们肯定唯物主义,但唯物主义学说中也有糟粕性内容,也要抛弃掉,总之是要辩证分析。“寿”文这里实质是捏造一个“唯心主义与传统文化完全划等号”的虚假前提,既然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因此唯物主义就是反对“传统文化”。作者这里完全不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客观事实,不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以主观唯心主义的方法进行推理,显然又是一种荒谬的逻辑推理。

第四,“寿”文认为唯物主义让中国人变成“贪婪动物”、“弱肉强食的狼”、“文明世界的野蛮民族”更是胡搅蛮缠。“寿”这里之所以做出这一结论。根本错误是对“唯物主义”做了错误解读。笔者前面已经指出,19世纪的欧洲已经存在对“唯物主义”歪曲的解读。就是把“唯物主义”解读为吃喝玩乐、自私自利。“寿”文也是这样解读的。如果这里理解,唯物主义有可能使人变成作者说的那种结果。但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唯物主义”的本来含义。“寿”文这里实质是指人本性自私论。它与“唯物主义”的含义完全不同,“寿”文玩弄的是一种偷换概念的错误。

第五,“寿”文攻击唯物主义是一种“斗争哲学”。这一点让“寿”文确实说对了。近些年来主流媒体的歪曲宣传,“斗争哲学”完全变成了胡斗乱斗的贬义词。其实,“斗争哲学”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马克思说过,辩证法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批判、革命就是斗争。毛主席说过,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但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有它的科学含义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斗争”也有它科学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就是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统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矛盾的斗争性的斗争内容、范围、方式、方法都要受到它所处的同一性的制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斗争性”的科学含义。而“寿”文攻击共产党人的斗争哲学“不讲道理”、“霸道”,这完全是污蔑、诽谤。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讲辩证法必须讲唯物主义,讲矛盾的斗争性更要讲唯物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确确实实也就是斗争哲学。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物质和精神两大现象的对立,就一定会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和思维方式的对立。唯物主义就永远要同唯心主义斗争下去。“寿”文这里实际假定一个荒谬的大前提即“斗争哲学”是荒谬的。然后提出小前提,唯物主义是“斗争哲学”,因此唯物主义也是荒谬的。纯粹按照形式逻辑三段论方法,这个推理是正确的。但形式逻辑规定,大小前提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推论的结果就绝对不能保证是正确的。

因此,“寿”文全篇都在批判“唯物主义”,不仅对“科学”的含义无知,对哲学史知识、对“传统文化”知识,对“斗争哲学”也是无知。同时始终在与“唯物主义”斗争,而且这种“斗争”才是真正的“不讲道理”,是诡辩,是逻辑混乱,是真正的“霸道”。

五、“寿”文现象说明了什么

“寿”文虽然没有在国家正式媒体和主流网站发表,但在某些个别网站、微信中发表且迅速传播。笔者就从不同的微信群中收到这篇短文。看来其影响确实之大。辩证法认为,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寿”文及其影响是个别,但这种个别包含一般。那么“寿”文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说明了思想理论界反马克思主义的现象仍然极其猖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从建党开始,就始终存在否定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近些年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马克思主义几乎所有的基本原理不同程度地都受到质疑、否定和歪曲。尤其是阶级斗争理论最为严重,但其它原理也同样受到质疑、否定和歪曲。“寿”文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由于“唯物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根基地位,因此否定攻击“唯物主义”就是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企图改旗易帜的表现。就是企图用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取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如“寿”文所说:“突破唯物主义的禁锢对于中国党和政府来说的确是太难了,直接否定显然不合适,但不突破又不行”。其文中举到的实例不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抛弃唯物主义作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吗《意见》多处提到,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十八大政治报告及其通过的党章,以及习近平一系列讲话都多次重申党的这一指导思想。“寿”文发表该文,表面上是解读《意见》,实际是借歪曲《意见》为否定马克思主义和改旗易帜摇旗呐喊。

640 (2).jpg

第二,说明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仍然极其尖锐激烈。毛泽东1957年在《正处》及多次讲话中,社会主义始终存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近些年来这种斗争更是极其尖锐激烈。当今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儒家文化的泛滥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突出表现。攻击和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兜售早已经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彻底批判的各种剥削阶级观念和修正主义思潮,达到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时期。“寿”文的出现,本身就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国内外反动势力竭力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斗争哲学”。其实所有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的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事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斗争,而且变换多种途径、手段、方法。他们批判、攻击“斗争哲学”,实质是要求真正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放弃对他们的斗争,做他们的奴隶和受他们的摆布。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识别他们的阴谋诡计,绝对不能停止对他们的斗争。

第三,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某些人的识别和批判能力极其微弱甚至完全丧失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在面临各种错误思潮泛滥和侵入党的机体时,就应该站出来对其进行坚决的斗争。但有那么一些所谓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却放弃了这种斗争,让这些错误思潮任其泛滥,甚至同流合污。毛泽东1951年在谈到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如像武训),具体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如像《武训传》及其他关于武训的著作),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则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一些共产党员自称已经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7页)毛泽东对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和领导干部的状况揭露得太准确了。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领导干部的这种状况比毛泽东时代严重千百倍。作为中共中央最高学府的中共中央党校的马克思主义队伍中出现如此之多的反党现象不是对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最好诠释吗“寿”文的出现恰恰是这种现象的又一突出表现。但这种状况至今没有引起最高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不重视和研究这种状况,不在批判中学习和研究,如何加强和深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呢

第四,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任务极其艰巨、繁重、伟大。尽管所有的大学公共政治课中都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实际效果非常之差。《寿》文的出现也说明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最基本的原理“唯物主义”就受到质疑、歪曲和否定,更不可能理解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能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其它基本原理。所以当各种社会错误思潮和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理论骗子大行其道时,必然缴械投降。这就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及各级领导提出一个极其艰巨、伟大、繁重的历史任务,就是如何结合当今形势和人们的思想状况做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宣传工作。马克思主义一产生就是面向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毛泽东当年曾说过,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同理,今天也应该让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课堂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只有真正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的内心和头脑中,具有、提高识别和批判形形色色错误思潮和假马克思主义的骗子的能力,具有指导实践的实际能力,才能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才能创立真正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7-06-07/4451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