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国庆阅兵猜想与美国退出东欧反导

作者:宋晓军   来源:红色文化网  

    从昨天晚上10点30分美国国防部长宣布调整在东欧部署的地基中段拦截导弹的计划后,就接受了几家电视媒体的采访。其中有一些话肯定不能在电视上说,今天早晨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打电话约我中午采访此事,我说俄罗斯用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导弹、向伊朗和叙利亚出售防空导弹等强硬手段,迫使美国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暂时放弃了威胁俄罗斯安全利益的波兰和捷克反导部署,可中国军方在8月26~27日与美国军方进行海上安全磋商机制时要求美国逐渐减少并最终取消在南中国海专属经济区的侦察活动时,却遭到了美方的坚定的拒绝。很显然,美国认为中国在南海的安全利益与美国安全理发生冲突时是不可商量的,那么中国怎么象俄罗斯那样迫使美国放弃在我南海专属经济区的侦察活动呢?抛售手中的美国债券?在朝鲜和伊朗核问题上不予美国配合?这显然要评估中国在南海的安全利益是否大于上述手段造成的损失?那么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安全利益有多大呢?我觉得在电视中一时说不清楚,不过刚好在这周三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上我的专栏里我写了一篇文章,下面贴在这里(另附上我在今年4月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一篇文章):

                               国庆阅兵猜想与南中国海

    “这次国庆大阅兵有没有‘东风-41’陆基洲际导弹和‘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参加呢?”这是最近10多天来我听到的有关国庆阅兵话题最多的提问。每当我回问提问者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时,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西方媒体很关心这两型洲际导弹在国庆阅兵上的亮相。这样的回答让我想到了半个月前中美两国军方在北京举行海上安全磋商机制专门会议期间,当中国军方要求美方军舰和军机减少直至取消在中国南海的专属经济区活动时,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苏珊•史蒂文森(Susan Stevenson)说的一句话:“我们的政策没有变。”而这恰恰与上述两型备受关注的中国洲际导弹有关。
    冷战结束后,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洲际导弹美国导弹防御局于1998年与波音公司及几家分包商签署的16亿美元合同。对于这份搭建拦截射程在5000公里以上洲际导弹的“地基中段拦截系统”(GMD),国会在技术可行性上一直存有争议,但是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雷声和科学轨道公司等公司坚持游说国会继续投资进行试验。从1999年到2002年小布什政府撕毁了1972年与苏联签署的“反导协议”期间,(GMD)共试验了7次,其中5次成功。为此2002年12月17日小布什下令军方开始在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部署GMD,并要求在2004年底达到初步作战能力。简单地说,GMD的作用是当俄罗斯和中国的陆基、海基洲际导弹发射后,由预警卫星通报给部署在导弹弹道上的捕捉雷达,雷达锁定目标后将射击诸元传输给在格里利堡和范登堡发射井内的拦截导弹,拦截导弹被三级助推火箭升空后发射出一个动能弹头(EKV),用来撞击在大气层外已经脱离助推火箭沿着惯性弹道飞行的洲际导弹弹头。
    小布什政府之所以在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急于在上述两地部署GMD,是因为俄罗斯与中国的陆基、核潜艇发射的洲际导弹都要走以北极至中国西北方向为起点向西发射的弹道,这样美国一旦在占地250平方公里的格里利堡和占地125平方公里的范登堡分别部署100枚和50枚拦截导弹,就可以大大抵消俄、中的战略核力量的威力。这就等于向俄、中发出了一种威慑信息:在美国将北约推至俄罗斯家门口时及美国支持台湾“独立”时,俄、中在与美国博弈时就需要重新评估双方的实力,进而影响决策者的政治意志和决心。事实上,当时刚好也是北约东扩和“台独”困扰着俄罗斯与中国大陆的时候。那么俄罗斯与中国怎么办呢?俄罗斯由于没有办法改变发射地点,所以只好选择了发展陆基的白杨-M洲际导弹和整合潜艇发射的洲际导弹,以寻求突破美国在上述两地部署的弹道导弹拦截网。前者采用的是弹头机动技术,即在洲际导弹弹头脱离助推火箭后并不按照惯性弹道飞行,而是通过弹头上的一个小火箭发动机进行机动飞行,这样就可以规避GMD对其的拦截,比如为了应对美国在2004年底在格里利堡和范登堡部署10枚GMD的拦截导弹,俄罗斯在2004年底部署了10枚井射“白杨-M”洲际导弹;后者可以利用北冰洋特殊的地理环境抵近美国本土缩短发射距离以突破GMD的拦截,比如2006年在美国加大对GMD投资部署力度后,俄罗斯在当年9月利用核潜艇将射程10000公里的“轻舟”洲际导弹压低弹道只打了2600公里(GMD的预警拦截时间大致为30分钟,而“轻舟”压低弹道缩短1/4射程后的飞行时间仅有10~15分钟)。
    中国与俄罗斯不同的地方在于地缘上濒临南中国海的广阔海域,可以作为发射潜射洲际导弹绕过格里利堡和范登堡GMD覆盖范围的发射区和待机区。因此美国军方就一直盯着中国大陆是否在发展据说有弹头机动能力的“东风-41”陆基洲际导弹或者可以部署在南中国海第二代核潜艇上的“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终止了2010财年部署GMD的拨款,但是在美国军方的坚持下,用于寻歼战略核潜艇的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仍得到了足够的拨款以每年2艘的速度建造。也就是说,美国仍然要在南中国海抑制中国可能发展的、可绕过GMD发射的海基战略核力量。

    由此可以推出一个有意思的假设:万一这次中国国庆阅兵没有亮出“巨浪-2”而是陆基洲际导弹“东风-41”呢,那美国会不会因为在经济上有求于中国而让其军舰军机离开我们在南中国海的专属经济区呢?原载2009年第35期《三联生活周刊》)

                     中、美建造核潜艇的“时间差”

     伦敦G20峰会召开的前一天晚上,在美国密苏里州最大的城市——圣路易斯的特鲁里街广场酒店,美国海军第7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SSN-779被正式命名为“密苏里号”。第二天,当中美首脑在伦敦进行举世瞩目的会晤时,同一天出版的《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美国国防部认为:2009年或2010年中国在“晋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上配备了“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后,将获得更加不寻常、更加灵活的战略打击力量。那么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与中国的“晋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有什么关系呢?
    “针对所预测的2020年时中国的潜艇兵力规模,美国届时保持48艘攻击核潜艇是不能满足需要的。”这是2007年11月美国国防、外交事务、防御及贸易专家罗纳德•奥罗克(O"Rourke, Ronald)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的一段。这份题为《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兵力水平与采购速度——背景及向国会提出的问题》的报告认为,为了应对威胁美国海军应该加快目前惟一还在生产的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的采购数量。报告通过论证认为:从2020~2033年这14年期间,美国攻击型核潜艇的兵力规模要低于48艘,最低的两年——2028~2029年为40艘。为此报告呼吁国会增加预算,至少从2009财年开始至2011财年将每年采购艘1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改为每年采购2艘,这样才能刚刚满足应付威胁的需要。2008年12月22日,美国海军与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公司签订了未来5年采购8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合同,合同金额规定的140亿美元与“报告”中建议的从2009年开始追加拨款数额基本吻合。
    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对抗强度最大、投入最多的就是核武器之间的抗衡。当时美国认为,陆基井射洲际导弹在核战争中的生存概率仅为4~6%,陆基机动洲际导弹生存概率为30~40%,空基核弹生存概率为50~60%,海基洲际导弹生存概率为90%,为此美国开始大力发展战略导弹核潜艇。但在苏联上世纪60~70年代拼命发展海基核力量的形势下,美国开始大力发展攻击型核潜艇,在全球的大洋深处跟踪监视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以降低苏联海基核力量的生存概率。为此,美国从1972~1992年期间,建造了62艘可在北冰洋下巡航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并设计了性能更好、价格更昂贵的后续艇——“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1990年美元单价30亿,仅建造3艘)。苏联解体后不到2个月,美国就终止了“海狼级”核潜艇在建造,而单价20亿美元左右的“弗吉尼亚级”就现身了。一开始,为了减少成本,“弗吉尼亚级”在设计上摆脱了冷战时美国对核潜艇“高航速、大深度、声隐身”原则的前两项,设计水下最高航速为28节、最大下潜深度为240米(“洛杉矶级”为33节、450米,“海狼级”为35节、600米),但最终考虑俄罗斯和中国尚存有海基核打击能力,还是将“弗吉尼亚级”的最高水下航速设计为34节,最大下潜深度为448米。但为了兼顾执行对陆打击任务,艇上加装了射程为25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筒,同时在设计注重了浅海作战性能(目前已有5艘服役)。2001年后,美国认为中国经过20年停滞后重新启动了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造计划,加之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一方面将60%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布在太平洋方向(20年前为15%),一方面游说美国国会加快建造攻击型核潜艇的拨款。2008年,美国将太平洋方向的攻击型核潜艇部署的数量增加为30艘(占总数56.6%),同时加紧了对中国可能部署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南中国海的情报收集。
    按照英国的《简氏战舰年鉴》公布的数字,从2007~2013年,中国将有4艘“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服役,这正是美国海军建议在“洛杉矶级”核潜艇陆续退役后,加快“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建造速度的真正原因。现在的问题是,2008年12月22日美国海军与潜艇制造商签订的加快采购“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140亿美元的合同并未得到国会的批准,同时在奥巴马政府可能要裁减开支的67项武器采购项目中,亦有“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如果美国为了弥补中、美核潜艇建造的“时间差”,进而实现降低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生存概率的目标,看来只有印美元了。而这对于拥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
    注: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到了要增强海军的核反击能力。(原载2009年第13期《三联生活周刊》)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3-05-02/1260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