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延安,毛主席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今天的人们一直都还在进行思考。对于历朝历代的兴衰,到底要有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其中存在的难题。毛主席说,我们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民主。不过,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当年的窑洞对,似乎还没有来得及讨论,那就是为什么一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其内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当年上历史课的时候,总有这么一个印象,即在一个封建王朝走向衰败的时候,都有一个土地大量集中在豪强手里的情况。这就是说,一方面,农民陷入极端贫困的状态之中,而另一方面,土地豪强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从而造成国家内贫富出现极度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时期反复上演。这种极度两极分化就有可能导致农民起义或者农民的战争。这些起义与战争就造成这个王朝最终的终结。这种反复性就体现了某种周期性的规律。
晚清末年,在帝国主义侵略、剥削和压迫之下,中国人民极度贫困,但是,某些为帝国主义效劳的买办,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即大批的土地所有者,却都富得流油。这就导致处于极度贫困的劳动者,连生存都难以为继,怎么可能还有什么生产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动荡不可避免,革命的爆发不可避免。
西方帝国主义的历史也在揭示着同样的规律。一代又一代霸权国家,在他们对殖民地统治的晚期,一方面,这些宗主国的统治阶级从殖民地搜刮来的财富急剧积累,而殖民地人民的生活极工贫苦。这样的贫富两极分化也使得帝国主义的霸权国家无法继续统治下去了。他们的衰落就是一种必然。这其中虽然未必是因为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起来反抗和斗争,殖民地的宗主国因为摊子铺得太大,国家力不从心,但又不肯缩小这个摊子,不愿意做出任何放弃,最终却导致霸权的衰落。
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因为那里的高级干部,长期以来利用手里的职权,以及那些他们所享有的特权,也使得他们手里的财富迅速超过大批普通的劳动者。广大劳动者对这些特权阶层的人们,积怨极深。享有特权的人们什么都能得到,而普通百姓什么都很短缺。如果这种情况在这些国家长期存在下去,那里的群众怎么可能不怨声载道?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得到稳定和发展?苏联的解体与东欧的剧变,原因都在他们的内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的爆发,不仅有外部势力的煽风点火,主要还是国家内部贫富不均,矛盾重重。
今天的美国,也在朝着这个趋势发展。特别是在全球金融风暴之后,美国大批中产阶级破产、衰落,而即使是在疫情期间,美国富人的财富还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占领华尔街的运动中,运动的参与者说那些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富人只占有美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而他们这些只占有全部财产百分之一的人们,是美国总人口中的百分之九十九。这样的两极分化怎么可能不造成今天美国的乱象?美国贫富之间的分裂必然导致美国国家的分裂。
对中国来说,要避免发生这样的问题,必须坚持走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唯一解决问题的道路,也是唯一避开风险的道路。或者也可以说,这是我们跳出在“窑洞对”所提出的周期律的一个主要的办法和措施。虽然我们已经确定了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政策,但是在具体措施的操作方面,我们做的速度还不够快,有些做法还没有完全到位。有些地方甚至并不积极。这些都是对我们国家未来长治久安的一个巨大的隐患。
在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我们需要鼓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是一旦已经有相当一些人开始富裕起来之后,那么实现共同富裕就是我们必须要紧跟上来的任务。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甚至动作迟缓,就可能让已经富裕起来的人更快地积累他们的财富,从而导致大多数人,特别是底层的劳动者很难看到富裕起来的希望。这就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可以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避免所谓兴衰周期律的重要基础。各方面都要非常重视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工作。我们一方面要把我们的蛋糕做得更大,另一方面还要把我们做好的蛋糕在分配上要更加公平。不能允许少数人总能拿到蛋糕的大头,而大多数人只能拿到蛋糕的零头。这样的现象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实现共同富裕,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下功夫、花力气去做到做好。首先,在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要适当加大必要的力度,对于发展国有企业(央企)、地方国有企业、乡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我们需要在当前的基础上,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还要注意在城市中发展集体经济,补足以往在这个方面的短板。现在城市人口的就业,除了在一些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之外,还有一些人愿意自主创业。但除此之外,也需要把更多的闲散劳动力组织起来,这就需要城市集体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另外,在民营非公有制企业方面,我们也要做一些因势利导和积极引导方面的工作。要遵循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同时也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向那些优秀的、照顾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民营企业学习,特别是注意让企业的赢利与所得在更大的范围内让企业中的劳动者得到更多的利益。这其中可以做到给予劳动者发放一定比例的企业股份,在不损害企业成本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等。
与此同时,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与发展中,关注与其他不同体制企业的协同与合作。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酝酿建立新型的合作经营实体,创立和完善一种新型的公有制经济。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还要对某些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巨额财富的行为进行坚决地打击。对于官员的贪腐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尽全力没收他们的非法所得。对于某些通过非法行为谋利的企业家,也要予以坚决地打击,没收他们全部的非法所得,而且要通过媒体公之于众。在这方面,我们还应该启动对个人收入的高额累进税的征收,以及对巨额遗产的遗产税的征收。这对减少贫富差距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实现共同富裕,还能对加强民族的凝聚力产生很大的力量和促进作用。贫富差距如果极度扩大,民族的认同力就会下降,民族的凝聚力就有可能被削弱。而实现共同富裕,或者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有可能得到加强。这对民族的团结,对于国家力量的增强都是绝对有积极意义的。
从某种角度上说,实现共同富裕刻不容缓,各级党政机关和组织都需要有一种紧迫感。如果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贫富差距,特别是两极分化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不得安宁,就会出现动荡,这是非常危险的。纵观中外历史和今天,资本主义只能带来贫富差距的扩大,只是加剧两极分化,这都是导致资本主义走向覆灭的必然。中国既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牢牢把握好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和目标,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更不能走向倒退。倒退绝对没有出路。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只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更是保障社会主义的中国不断稳固、不断强大的必要条件,是保障社会主义中国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味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