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中国北斗,“导航”百姓生活

作者:邹维荣 韩阜业 吴朋飞   来源:解放军报  

中国北斗“导航”百姓生活

邹维荣 韩阜业 吴朋飞

今年初夏,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在会上宣布:目前,北斗已形成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已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

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北斗系统逐渐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们也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中国北斗与百姓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北斗农业,精耕细作浸润“丰收田”

黑龙江省,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开垦北大荒时,人们挥着镐头一点一点地‘丈量’土地,没有卫星导航,在茫茫黑土地上走直线都是一个难题。到后来,才渐渐从人力作业过渡到有导航指挥的大型机械化作业。”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场长彭荣君说,以前没有北斗系统,只能使用定位精度在10米左右的GPS,难以满足精准农业的要求,而且还存在安全问题。

农忙时节,人手紧、任务重,不少农机手需要加班加点连续作业。“容易因疲劳而导致反应迟钝或判断失误。”彭荣君说,轻则造成农机手操作不达标,重则造成农机事故。

“操作不达标”,指的是农机手没有按照直线行驶、播种或者收割,会造成种子、粮食和燃油的浪费。一旦返工就会耽误农时,如果再遇恶劣天气,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造成农机事故”则更为可怕。农机手夜间加班,在微弱的光线下谨慎地往前行驶,倘若前方路面不平,或者有沟壑,来不及反应,就会造成农机侧翻或者掉进沟壑。

自从在农机上加装了北斗系统,以上问题迎刃而解。北斗无人驾驶、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监管等一系列新兴技术,让起垄播种、土地深松、作物收割、秸秆还田等农业生产工序充满了现代科技的魅力,节省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实践证明,与传统农机相比,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依托智能技术保障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单台农机日均作业量较人工驾驶多出30%,作业后的条田接行准确,播行端直,精度可达2.5厘米,同时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舒适化操作。

目前,北斗农业应用已不再局限于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北京、辽宁、山西、湖北、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逐渐享受到北斗系统带来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的便捷。

北斗交通,智能高效创造“安全线”

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创新、独立建设并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4月,国内超过62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道路运输安全水平。

除此之外,北斗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也是五花八门:物流电商平台与北斗对接、北斗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诞生、北斗高精度定位在车辆后视镜上也得到了应用,就连今年5月刚刚完成真机试飞的新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也少不了北斗系统的影子。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成功应用了“北斗导航室内外定位系统”,实现了装卸车辆在室内外工作的连续跟踪定位。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行李托运开始就将实现行李的实时共享和精准定位,每辆行李车上都将配备一套北斗导航定位设备,可准确定位行李车。几万平方米的分拣大厅里有400多辆行李车,北斗系统可助力这些车辆更有序、更高效。旅客可更快拿到自己的行李,并大幅减少行李丢失的情况。

此外,我国建造的首条智能高铁线路——京张高铁的智能动车组也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高精度定位技术还被用于京张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对沿线桥梁、隧道、钢轨、路基等实行高精度、24小时全天候的自动化监测,可大幅降低巡检的成本与难度。

北斗救灾,通信定位送出“定心丸”

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上报灾情,对各级政府迅速开展减灾救灾指挥调度尤为重要。

然而,在一些基层城乡社区和西部偏远地区,基础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灾情报送困难。此外,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地面通信网络往往随之中断,突发灾情和灾区救助需求无法及时上报。

“在这种情况下,北斗系统在灾害区域就成了受灾群众的‘保护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元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因为北斗系统有一个独门绝活:短报文通信功能。

什么是“短报文”?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北斗卫星可实现双向通信。用户可在没有通信信号覆盖的地区,如海洋、沙漠中,发送120个字的信息和自己的定位。有人将其比喻为“用卫星传播的定位微博”。杨元喜说:“北斗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把通信和导航很好融合起来的系统。”

目前,我国已建成部、省、市(县)3级平台,实现6级业务应用,推广北斗终端超过4.5万台。受灾地区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可及时上报灾害位置、突发灾害信息及灾区救助信息。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北斗终端进行救灾物资的查询管理和监控,大幅提升了全国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水平。

2018年9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杨元喜介绍,在这两颗卫星上,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

未来,北斗系统将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共同组成全球中轨搜救系统,同时提供反向链路,极大提升搜救能力和效率。

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其搜救功能也对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简而言之,中国北斗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守护神”,也可为全球遇险人员提供“中国守护”,更好地保障全球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杨元喜说,如果全球用户在接收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的同时,也接收北斗信号,导航盲区就会大量减少。可以想象,如果多系统共用,对所有用户都会带来好处。(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韩阜业 通讯员 吴朋飞)



//www.syxtk.com/wzzx/llyd/jj/2019-08-01/5791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