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鹿野:决定雄安新区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作者:鹿  野   来源:察网  

决定雄安新区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鹿 

有的朋友看到我这个题目可能会松一口气:可算是不再批沈志华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座了,早看烦了!也有的朋友看到我这个题目可能会觉得奇怪:你怎么不批沈志华了?不要着急,关于这方面我已经想好了四篇评论文章。“七评”主要写沈志华怎样用谣言吹捧国民党,“八评”主要写沈志华怎样用谣言攻击新中国外交,“九评”主要写沈志华以初中生担任大学终身教授的发迹史,“十评”主要写沈志华通过垄断档案来编造历史的方法。为了防止朋友们阅读疲劳,以后将会和其他的一些文章穿插发布。当然,如果朋友们不愿意看我也可以不写,如果要是朋友们还有关于批判沈志华特别是其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座的其他想法也可以提出来。总之,一切按朋友们留言的想法办。

接下来言归正传,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沈志华,重要的事情多的很。比如说,前几天中央公布的关于雄安新区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划时代性质的历史事件。有些人提出质疑,认为雄安新区无非是又一波推动房地产的浪潮而已;有一些人高度评价,认为其的确堪称千年大计。笔者也想简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为什么要建立雄安新区?

现在网上流行着对新区的攻击,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雄安新区失败论。比如说,有些人宣称“雄安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有了第一个无产业基础、无地理位置优势、无市场环境支撑、无对外开放要素集聚的具有最高行政背景的新区。未来的雄安,一定是鼎全国之力相助,由行政力量而不是市场机制来配置各种资源,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创新示范区’……曹妃甸、还有两江新区、滨海新区、海南国际岛等等,失败是不少的,深圳、浦东这样的奇迹是难以发生的。”其实,这些人所定的成败的标准就是要把雄安新区建成像深圳、浦东这样的大城市才算是成功,其他的就是失败。

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一种成败标准其实是不合理的,至少不能作为反对雄安新区的依据。因为反对雄安新区有一个逻辑前提应该是,建立雄安新区不如不建立好。如果要是建立雄安新区以后,无论是对雄安来说,还是对北京来说都比不建立好的话,那么即使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果,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建立新区失败了,甚至进一步推出不应该建立新区。因此,在讨论该不该建立新区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设想一下,如果不建立新区会怎样,建立新区没搞好会怎样。

首先看一下北京,北京市在2000年的时候总人口有1364万人,而在2015年的时候总人口增加到了2171万人,大约增长了60%。一般认为,北京市的人口承载力上限大约有2300万左右。如果要是不向周边扩展以疏散北京人口的话,那么大约在2020年左右,总人口就会达到极限。其实,仅就当前来看,北京市的人口已经呈现出明显过多的迹象,房价居高不下,交通拥堵严重,进一步发展已经举步维艰。

再看一下雄安,雄安大体也就是革命老区白洋淀。在环京津一带大体处于中等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总体来看和北京落差极大。又兼之毗邻北京,因此其人力物力向北京流动的趋向是难以遏制的,这也不利于雄安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设立雄安新区,对北京来说是缓解人口压力的必备之举,而对于雄安来说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必需。即使其没有达到预想的发展目标,对于两地来说都至少要比不建立新区强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什么理由反对建立新区呢?就算真的像某些人所攻击的,有可能变成一个炒房团的新乐园。那么,炒房团炒新区的房子成功了,也总比他们把资金投到炒北京的房子上,进一步推高北京房价强吧?如果要是他们失败了,你们平日里不就对他们颇为不满,难道不应该乐见其成吗?你只要不去那买房,不参加炒房团,又怎么会损失到你的头上呢?所以,某些人反对甚至攻击雄安新区的设立,其实是没有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的。

第二,雄安新区最大的危险是什么?

但是,即使设立新区的最坏结果也比不设立强,我们也不能说就此高枕无忧了。因为设立新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疏散北京市人口,发展革命老区的举措,而被上升到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高度。因此,如果要是真正达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一预想的目标,那么所面临的困难与危险还是不少的。

最大的困难与危险就是,就笔者所看到的很多网上的设想来看,仍然是把雄安新区与深圳浦东相提并论,企图将其建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中心。特别是,很多专家极力突出雄安与北京之间的联系,意图让雄安成为大北京市的一部分,类似于浦东与浦西之间的关系。

然而事实上,深圳与浦东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算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仅就城市发展的模式创新来看,则很难说是成功的。因为其并没有能够大幅度缓解大城市病,甚至本身也成为了大城市病的一部分。深圳从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千万人口的巨大都会,经济发展堪称奇迹,但是城市的规划与经营是比较混乱的。浦东要稍微好一些,最初的规划是城区紧贴着黄浦江边,后来改为团块穿插布局,使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拥堵。但是总的来看,在城市模式创新上也不是很成功的。

而且,雄安的情况又与深圳与浦东有很大区别。深圳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依托于香港,但是是独立的建设一座新的大城市,与香港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城市与新区之间的联系。而浦东与浦西老城区之间仅仅隔着一条黄浦江,地理位置是紧邻的。因此,一些人即使居住在浦东然后去浦西上班,或者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会太长,至少不会超过人的生理极限。但是,现在的一些专家们却极力鼓吹所谓的半小时环京津经济地带,宣称雄安与北京之间的经济有多么便利。似乎是大有让人在雄安买房住,然后去北京上班的意思。笔者可以断言,这种想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雄安与北京之间的距离还是太远了些。

所谓半小时的距离,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设想,包括像买票、等车、下车后步行甚至车辆停靠车站等等时间均不算在内。因此,实际上在大城市里的交通时间要远远超过专家们的设想。比如说,笔者曾经在北京西站下车,然后去看通州的一个朋友。从买地铁的票到抵达朋友家,一共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然而在某些专家的设想里,北京与通州之间的距离连十分钟都不到。因此,如果要是在雄安买房,在北京上班的话,很有可能上下班均需要34个小时的交通时间,这已经超出了人体的承受极限。

在这里边,笔者想附带介绍一下两种城市新区建设的思路。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路,即建成一个钟摆式的城市。也就是白天的时候上班在城市的中心区,晚上住在郊区的新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建设城市的时候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因此导致城市中心区的地价房价过高,普通劳动者无法承受,所以只好通过增加交通成本来转嫁这一矛盾。另一种是苏联开创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城市建设思路,也就是每一个新区或者卫星城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个独立的城市,甚至城市本身的一个社区也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基本上由单位进行福利分房,分房的地方就是工作单位附近,所以几乎不需要交通成本。当然,这些社区之间以及新区和老城区之间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比如说,苏联在莫斯科附近建立起了很多科技与军工等方面的新城,但是新城里边的人居住与工作都是毕生在新城里,只是偶尔有事才去莫斯科中心区。同时,这些新城又和莫斯科老城区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产业集群。

因此,今天沈志华对为代表的一些人猛烈的抨击朝鲜吹捧韩国,宣称韩国的GDP是朝鲜的几十倍。应该说,这种说法本身的确是事实,虽然朝鲜在八十年代以前经济状况好于韩国,但是由于苏联解体失去了外部经济依托,所以现在朝鲜经济的困难的确很大。不过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单纯以城市宜居程度来看,朝鲜恐怕要比韩国强的多。因为,韩国的GDP大概有一半是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拉动的,而朝鲜是免费分配住房,一般不计入GDP。将近两年来,汉城的人口出现了下降,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买不起房。很大一部分韩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人,要么住在汉城的半地下室里,要么在汉城周边的京畿道其他城市住,然后到汉城上班,单单上下班就需要两个多小时。而朝鲜的平壤仍然沿袭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建设思路,即由工作单位在其附近的地方免费分配给员工住房,一般来说上下班散散步,十来分钟就到了。单就这个方面来说,汉城人恐怕是要比平壤过得糟糕得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仅就城市规划与建设而言,的确存在着一种盲目模仿西方建设思路的倾向。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鼓励单位剥离相关职工生活的事业,这就导致城市房价过高,居住区和工作单位距离过远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病在中国也日益严重了。雄安新区如果是真的做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为中国的城市建设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克注意克服这方面的弊病。

第三,怎样搞好雄安新区?

通过上面的分析,搞好雄安新区的关键也就很清楚了。这是必须要吸收传统上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建设的一些经验,不能把雄安新区仅仅规划成了一个在北京买不起房的人的远郊居住区,应该努力使新区成为一个于北京有密切联系的,同时又是独立的城市。新区里边儿既要有居住区,也要有工商业等产业工作区,同时,诸如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也应该一起跟上。只有让新区具备起独立发展的能力,才能够真正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并且促进新区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苏联与朝鲜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建设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完全依赖于国家力量导致城市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不得不通过户籍等政策限制人口向中心大城市的迁移。而且,中国与过去的苏联和现在的朝鲜国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不再是单一的公有制,而是私人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把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把公有制和私人的积极性同时调动起来,使得新区建设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确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而且在此基础上,新区建设还应该为未来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经验,最终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除西方国家的城市病,实现建设工作与居住一体化新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道路。或许,正是在这个层面上,雄安新区才能称得上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具体对雄安新区自身而言,还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制定产业规划。笔者个人认为,就目前公布的规划来看,设想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问题主要是过于理想化,把未来新区的发展命脉主要寄托于高科技产业上。其实,单纯以新区目前的产业基础和区位环境来看,其很难在高科技产业方面与北京老城区相竞争。因此笔者认为,新区一方面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也不应该丢掉传统产业。特别是当地一些环境污染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新区前期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何处理好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白洋淀保护的关系,是新区建设面临的第二个考验。

最后,笔者个人有一个想法,就是感觉雄安新区的名字起得不太好。首先,这个名字有点儿太生僻了,缺乏一种品牌效应。笔者听到新闻的时候,在地图上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白洋淀。其次,这个名字是用两个县的名字简单叠加,缺乏一种文化传承。而文化传承带来的乡土亲切感,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一种软实力。同时,新区涉及三个县,而名字只涵盖了两个县,把容城县丢了,有可能导致县域之间的矛盾。

因此,笔者建议把雄安新区改名为白洋淀新区。一提起白洋淀,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想到孙犁的名篇《荷花淀》、《芦花荡》。这个名字既能够给予新区强大的品牌效应,又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既带有抗日战争起遗留下来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又象征着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既说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帮助老区人民发展,又代表着21世纪新的环境下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新思路。改个新名字不用花费任何成本就能够获得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www.syxtk.com/wzzx/llyd/jj/2017-04-09/4353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