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美国经济危机、美元霸权与中国周边紧张局势 |
|
作者:杨斌
来源:红色文化网
|
|
美国经济危机、美元霸权与中国周边紧张局势
杨 斌
[内容提要]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考察了美国经济危机走势和中国周边出现紧张局势的深层原因。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对二次经济探底危险,这充分说明美国并未进入平稳的经济复苏,美国无法容忍滥发货币政策导致美元霸权衰落,在奥巴马访华后随即采取一系列措施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为朝韩冲突、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推波助澜,蓄意加剧中国周边地区紧张局势以遏制中国崛起,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和国防安全构成全面挑战。
一、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并面临着再次恶化危险 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显现扑朔迷离的复杂态势,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历的历次经济周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历次经济衰退持续的时间较短,实施宽松货币财政刺激政策后一般经济复苏平稳,大约仅仅需要17个月就业水平就能恢复到衰退前水平。但是,这次美国经济复苏显得跌宕起伏、疲软乏力。2009年底以来,美国似乎进入了较快的经济复苏,主流媒体不断报道乐观的消息。但是好景不长,种种坏消息很快又接踵而至。美国权威机构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发布的每周经济先行指数,2010年5月底以来由正变负并呈现自由落体式下滑,6月4日下降为-3.6%,7月2日下降为-8.3%,7月30日下降为-10.3%。值得指出,美国以前的历次经济周期波动中,只有当国民经济已经或即将陷入衰退时,经济先行指数才会下降到如此低的水平。美国经济重新出现愁云密布的形势,导致奥巴马总统的民意支持率不断下滑,美国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丧失了众议院多数席位,这表明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效果不佳并遭受重挫。 自从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早在2007年夏季和2008年春季,美国官方就多次宣布经济复苏。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经济复苏持续时间不长,各种经济指标出现短暂改善后再次恶化,2008年底进一步升级为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由此可见,美国官方宣扬的所谓复苏并不是无可争议的平稳、强劲的经济复苏,而是巨资救市和泡沫崩溃两种力量相互碰撞的震荡状态,表现为呈现上升和下降的相互矛盾经济指标同时存在,某些经济指标出现忽而回升忽而下降的反复震荡;某些经济指标出现创纪录的深度下跌之后,自然出现降速降幅放缓和同前期相比环比增长的现象。这种经济指标的反弹甚至在深度衰退时也会出现,如2009年2月日本外贸出口创纪录大幅度下降了49.4%,第一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15.4%,也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此后日本经济和外贸出口同比降幅放缓甚至出现环比增长。如2009年第一季度,欧盟16个成员国经济普遍大幅度下降,第二季度有些国家经济降幅收窄甚至出现环比增长,特别明显的恰恰是第一季度降幅最大的国家,但反弹后,增长指标又再次出现大幅度下跌。 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依然未进入平稳的经济复苏,而是延续着忽而回升忽而下降的反复震荡。2010年6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一度反弹后再次深度下跌,下降了15.6%,从62.7大幅度下跌至52.9。美国新增消费信贷的数额也出现急剧下跌,跌幅超过上次经济衰退的两倍以上,创下了60年来的最大跌幅,反映出消费者缺少信心扩大借贷消费,而银行对消费者的还贷能力极为担忧。2010年底,市场因感恩节、圣诞节进入销售旺季,美国消费者信心再次出现明显改善。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制造业因订单大幅度减少陷入深度衰退,商业主要依靠消耗存货满足市场需求。2010年上半年,随着商业为补充库存增加订单,美国进口和工业生产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而进入5月份耐用消费品订单再次出现下降。2010年6月,美国各州的工业生产也普遍下滑。美国主流媒体时而宣扬经济复苏的乐观消息,时而散布二次探底的悲观情绪,深入考察美国经济这种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就会发现这次美国经济危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美国政府虽然采取了力度空前的刺激措施,但是,经济依然疲软乏力并未进入平稳的复苏,某些指标如消费信贷甚至出现数十年来创纪录下跌,反映出美国经济随时面临着再次深度下滑的危险。 2010年8月,美国劳工部宣布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到50万人,创下年内新高并反映出新增失业人数正不断扩大。2010年12月3日,美国劳工部发表的报告称,美国的失业率11月有所上升,失业率增加了0.2个百分点,进一步上升到9.8%。2010年以来,美国私营领域的新增就业人数月均不到10万人,其中六月份仅为微不足道的1.6万多人。从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始终深陷长期失业不断恶化的困境,失业人口中有高达46.2%为长期失业,人均失业时间达到了创纪录的35.2周,相当于美国过去五次经济衰退的三倍以上,创下了60年来长期失业的最糟糕记录。以前在正常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新增就业人数每月经常达到数10万人,但是,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在增加就业方面疲软乏力,显示出这次危机具有同一般经济周期截然不同的新特点。1970年,美国发生经济衰退期间,恢复到衰退前的就业水平仅仅耗费了18个月时间。但是,这次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经造成了8400万人失业,倘若美国依照现在的缓慢速度增加就业,至少需要17年才能恢复到经济衰退前的就业水平,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10倍以上,这说明美国经济距离真正康复仍遥遥无期。 这次危机具有的一个新特点是失业率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不协调,由于美国虚拟投机经济膨胀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严重掺水,失业率才是更好反映实体经济状况的经济指标。美国大萧条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曾多次恢复增长,但是,人们根据失业率居高不下判断衰退延续了10年之久。美国政府宣布2009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呈现较大幅增长,似乎意味着美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并进入复苏阶段。但是,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更多反映虚拟经济而非实体经济状况,2009年第四季度美国的失业人数仍在持续攀升,美国劳工部发布的10月份就业报告显示失业率突破1 0%。尽管美国政府宣布2010年第一季度失业率出现了下降,但是,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矛盾和差距。2010年1月份,美国372个城市中有363个城市的失业人数上升,美国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的27个城市之中,几乎所有城市的失业呈现恶化而仅有一个城市好转,这个城市恰好属于加利福尼亚失业最严重的城市,其失业率刚刚攀上27.3%的高峰后才出现小幅回落。据美国某些媒体分析,美国失业率下降同众多失业者丧失领取失业救济资格,长期失业人口丧失信心并不再寻找工作有很大关系。2010年6月26日,由于美国国会的延长失业救济期限的法案未获通过,美国有120万失业工人丧失了领取失业救济的资格,同时美国劳工部宣布上周新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达到47万人,反映出同政府宣扬的经济复苏不协调的恶化就业状况。 2010年8月,美联储宣布正酝酿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和失业形势恶化的危险。这一事实充分说明美国并未进入平稳的经济复苏,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很不理想,不得不冒着引起投资者恐慌情绪和美元信誉危机的风险,推出这一明知将会遭到世界各国强烈反对的政策。但是,美国显然无法容忍滥发货币政策导致美元霸权衰落,因为这将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基础。同时,美国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凭借强大的国家调控能力的优势,较好克服危机冲击恢复增长与美国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在奥巴马访华后随即采取一系列措施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包括为朝韩冲突、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推波助澜,甚至派遣航空母舰到黄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蓄意加剧中国周边地区紧张局势以遏制中国崛起。2001年,美国陷入网络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衰退,曾通过伊拉克战争实施军事凯恩斯主义措施挽救危机,这次美国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网络泡沫后的衰退,美国将转嫁经济危机的目标瞄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意味着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和国防安全构成全面挑战。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当前美国经济危机 中国采取正确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策略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方法分析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和未来走势。倘若中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预测、判断全球危机走势,充分认识到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美欧政府采取的巨资救市办法是用新的债务泡沫挽救旧的债务泡沫,就可以清楚看出美欧政府采取的救市措施无法挽救危机,暂时缓和危机症状并推迟新危机爆发的能力也越来越差,就不会轻易相信美欧政府和媒体宣扬的经济复苏迹象,就能采取正确的内外兼顾的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策略。美国金融家索罗斯认为当前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1929年大萧条,主要原因在于各种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超过了1929年。1929年大萧条时美国未偿付债务的总额是GDP的160%,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时美国未偿付债务的总额是GDP的365%,而且随着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陷入困境将会上升到500%,倘若考虑到金融衍生品未偿付债务总额还将会大幅度扩大10多倍,这就意味着美国蓄积的经济危机能量远远超过大萧条时期,正处于一个随时可能喷发的巨大债务泡沫火山口之上。 当前美国官方宣布恢复增长丝毫不值得人们乐观并放松警惕,2008年头两季度美国公布经济增长统计数据良好。但是,9月份次贷及相关金融衍生品债务泡沫破裂,雷曼、美林等著名金融机构在债务重压下相继垮台,美国经济也随之转眼从增长良好变成了严重经济衰退,说明经济增长在巨大债务泡沫打击下不堪一击。事后,美国统计局修改数据称2007年第四季度经济其实已经陷入衰退,原来发布经济增长良好的统计数据是为掩盖贝尔斯登垮台后的严峻形势,促使人们相信政府救市之后经济和金融市场已经恢复正常,安抚国内外投资者放心购买华尔街金融机构大量抛售的有毒资产。由此可见,美国官方即使宣布经济恢复正常增长,也丝毫不能改变巨大债务泡沫利剑悬顶下的危险局面。1929年大萧条时期,美联储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当前危机中美联储奉行截然相反的“直升机撒钱”滥发货币政策,注入数万亿美元巨资仍然无法挽救经济衰退的困境,充分说明当前危机的严重程度实质上超过了1929年大萧条。美国官方和主流媒体竭力宣扬的所谓“经济复苏嫩芽”,其实不过是许多指标创纪录下跌后的降速放缓现象。 深入考察一下网络泡沫破灭后美国的强劲经济复苏,就会发现美国媒体广为吹嘘持续数年的经济繁荣,其实也不过是虚假的次贷及相关金融衍生品泡沫膨胀。从广泛欺瞒世人的眩目繁荣到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充分揭示了泡沫性经济复苏、繁荣的不可持续性。倘若人们充分认识到2004-2007年美国经济复苏和繁荣的泡沫性质,认识到美国利用债务泡沫缓解危机并促进复苏的本质,认识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或许就不会购买巨额的美国两房债券和银行股票、债券,或许就不会过于迷恋美国次贷繁荣带来的出口需求激增,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过于依赖于美欧出口市场,从而避免遭受巨大的金融资产损失和出口需求锐减的冲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网络泡沫破灭后的经济复苏是虚假的次贷繁荣,导致了美国巨大消费泡沫和全球贸易严重失衡。但是,渴望增长的中国却受到全球贸易繁荣的引诱,这一时期发展重点恰恰选择在最不平衡领域,因而在美国消费泡沫破灭后必将面临痛苦的长期调整。 格林斯潘承认资本主义无法节制自己的贪欲,总想不断追求放纵贪欲自由甚至不顾自我毁灭的危险。由于私有制不能自我克制且尽情放纵贪欲,在当代金融创新提供了新型剥削手段的条件下,可以催生高杠杆金融衍生品泡沫的无限制膨胀,就可能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在同以前相比较短的时间内积蓄巨大能量,酿成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甚至危及资本主义生存基础。当代金融垄断资本就像无法自我节制的赌徒,进行金融衍生品赌博时完全丧失了自我控制能力,这就意味着本次危机与以前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具有摧毁西方乃至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巨大能量,证明了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垂死性或过渡性论述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次危机也说明金融衍生品泡沫对实体经济的巨大破坏,正日益瓦解着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并促使其面临日益深刻的垂死、过渡过程的生存挑战。列宁在论述垄断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过渡的资本主义时,还指出垂死性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会很快灭亡,尽管私有制关系已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但它可能因各种人为因素拖延继续生存下去,“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西方社会改良时期推行严格限制金融投机的监管政策,超出了凯恩斯主张的宏观货币财政政策范围,更多是迫于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的强大压力,借鉴了马列主义关于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理论。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经济周期缓和非但不能证明马列主义理论失效,反而恰恰证明了马列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说明马列主义具有影响现实和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强大生命力。但即使在西方国家实行社会改良的时期,美国金融财团也始终渴望回到甚至比大萧条前更少管制的资本主义,花旗银行的老板沃特•瑞斯顿为恢复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竭力支持哈耶克、弗里德曼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这表明金融垄断财团始终将社会改良视为被迫采取的权宜之计,始终竭力支持新自由主义以求恢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社会改良并不代表西方资本主义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美国作为拥有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会坐视金融和经济危机侵蚀其国际地位,帝国主义在逐渐衰亡的垂死过渡时期将拼命挣扎甚至变得更加危险,1929年大萧条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就说明了这一点。2008年爆发的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严重削弱了美国的整体经济军事实力,给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带来了严重挑战。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1.4万亿元,挽救金融危机的代价猛增限制了美国在全球的庞大军事开支。美联储滥发货币挽救危机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美元霸权面临着比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更为严重的挑战,迫使美国正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挽救其全球霸权。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曾准确预见次贷危机,他称现在美国整个国家的运作方式已经沦为骗局之国,政府、企业和银行都采取类似麦道夫的庞氏骗局,依靠不断制造绚丽的资产泡沫吸引并掠夺全世界的财富。 三、警惕美国加剧朝韩紧张局势维护美元霸权 2010年8月,美联储宣布即将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引起了世界舆论的轩然大波并遭到了一致谴责,美国滥发货币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普遍恐慌,美元指数出现了持续不断的下滑态势。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G20峰会上,美国滥发美元政策成为各国强烈抨击的众矢之的。笔者曾撰文指出美国不会容忍为其带来巨大利益的美元霸权走向衰落,必然采取特殊措施阻止美联储滥发美元政策导致的美元危机,甚至在全球各地策划金融战争和制造国际紧张局势。国际形势的发展证实了笔者的分析判断,似乎已经风平浪静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骤然波澜再起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爱尔兰债务危机继希腊之后被暴露出来,甚至出现了扩大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等国的蔓延态势。朝鲜半岛一度缓和的紧张局势也骤然升温,美韩连续在敏感区域内举行军事演习,2010年11月23日发生了朝韩在延平岛交火和伤亡的事件。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刺激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美元指数迅速反弹并且短短数日后一度突破了80关口。美国在朝鲜发射卫星和试验核弹后也相对克制,仅仅威胁经济制裁而没有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威慑,原因是朝鲜不像伊拉克、伊朗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美国缺乏足够的经济利益动机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而且朝鲜拥有核武器后军事冲突的代价太大。但是,倘若通过精心策划的挑衅事件制造紧张局势,美国可一箭双雕获得多方面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刺激投资者避险情绪扭转美元急剧下跌的态势,既能够继续滥发美元又能维护美元购买力和美元霸权,即可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扭转国际舆论高度关注美国滥发美元的不利形势,将舆论焦点从抨击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上转移开来;有利于军火工业综合体争取国防预算和订单,向亚洲国家扩大军火销售获取巨额利润;在局势不失控条件下制造借口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将航空母舰开到中国周边进行战略性侦查和威慑。倘若美韩对朝鲜施压是为了促进局势稳定,完全可以在更为安全的海域展示军事威慑力量,也可以延续美国经常使用的经济制裁手段,完全没有必要在朝鲜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在双方有争议的海域举行实弹军事演习,甚至在俄罗斯强烈呼吁暂停演习后继续坚持实弹射击,致使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到干钧一发的危险关头。 美国历来将美元霸权视为维护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关键,为此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包括蓄意制造危机甚至发动战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战略家恩道尔撰写的《石油战争》披露,1973年,美国政府、金融、能源巨头联合伊朗、沙特等中东盟友,蓄意制造石油危机推动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暴涨了400%,促使石油贸易对美元需求猛增并挽救了美元衰败。1973年石油危机期间担任沙特石油部长的亚马尼王子,称《石油战争》一书“讲述了1973年石油价格发生变动的真相”,证实了恩道尔关于美国策划隐蔽经济战争分析的正确性。美国指挥北约发动的入侵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战争,也有力扭转了欧元诞生导致的美元不断衰落危机。2009年底,美元一度出现了急剧下滑的衰败危机,随后不久就爆发了迪拜房地产和金融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后来也闹得沸沸扬扬,2010年第一季度扩大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有效打击了国际竞争对手并维护了美元霸权,将一度威胁美元霸权的欧元经济拖入了困难重重的境地。近来国际媒体暴露出的大量证据表明,美国其实是迪拜危机和希腊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高盛财团直接参与了培育房地产和债务泡沫膨胀,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选择在关键时机引爆了危机。2010年3月26日发生了韩国“天安号”沉没事件,由此引发的国际紧张局势也在客观上有利于挽救美元危机。 人们深入考察一下就会发现时间上耐人寻味的巧合,2010年第1季度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恰好有第一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有韩国的天安号潜艇沉没事件,2010年第4季度韩国首尔峰会前后,正当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滥发美元引发国际投资者恐慌和美元危机之时,发生了第二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有韩国在美国支持下实弹演习引发的延坪岛事件。正当世界各国担忧美国滥发美元引发货币战争之时,美国为挽救美元危机和转移国际舆论的注意力,再次将欧元作为发动隐蔽金融战争打击对象。美韩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所射出的实弹,其实很可能也是为配合美国隐蔽金融战争发射的。 2011年,美韩宣布将连续举行10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很可能在军演过程中发生类似天安号和延平岛的突发事件,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随时可能再次骤然升温。美国不会约束金融垄断资本贪婪本性停止滥发美元,很可能制造更大的国际动荡和战争危险维护美元霸权。倘若人们不能认清巧合事件背后美国转嫁危机的图谋,还可能有第三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第三次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同时发生的巧合。2011年美元面临着比2010年更为危险的衰落态势,美国金融评级机构再次调低了希腊的债务信誉评级,暗中准备制造第三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世界各国人民应睁大眼睛提高警惕,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防止朝鲜半岛反复出现不幸的巧合,特别是美元更为危急的形势可能驱使美国铤而走险制造战争冲突。 四、坚持马列主义,从战略高度考察中国周边紧张局势 列宁曾做出了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的著名论断,他指出,帝国主义战争,即争夺世界霸权、争夺银行资本的市场和扼杀弱小民族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列宁所处的时代,西方列强拥有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因而优先选择运用坚船利炮发动征服弱小民族的战争。但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场遭受惨重失败,美国发现通过军事手段发动战争的代价越来越大,而掠夺财富和攫取垄断利润的收益正日益缩小,国际局势变化迫使美国进行了战争手段和形式的创新,采取更加隐蔽的政策武器和战争形式攻击国际对手。越战失败后尼克松提出放弃“冷战遏制”战略,转向运用政治经济手段进行谋攻的“缓和”战略,将经济贸易不是作为礼物而是作为武器,基辛格也提出通过能源、粮食和货币来控制世界格局,以扭转当时美国经济军事霸权全面衰落的局面。这种帝国主义在不利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战争形式变化,一方面说明垄断资本和帝国主义的贪婪本性没有改变,另一方面说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失效,而且仍然具有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强大生命力。帝国主义采取新的伪装掩盖掠夺财富的战争,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变化进行理论创新以揭露其伪装。 笔者的新著《美国隐蔽经济金融战争》坚持以列宁的金融垄断资本理论为指导,认为“当前美国金融垄断财团具有一定程度的人为操控危机的能力,能够通过借贷杠杆、金融衍生品和宏观货币政策,蓄意制造各种经济泡沫的膨胀并控制泡沫引爆过程,能够暂时缓解、推迟危机并促使其合并成更大的危机。这样就能将具有巨大破坏威力的危机作为武器,有选择地定向攻击国际对手以谋求世界霸权寻租利益,掠夺各国广大民众财富并通过各种途径转嫁危机损失”,“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出发,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当然更不应该回避研究在世界格局改变的条件下,金融资本操纵国家运用欺诈手段进行的金融战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客观考察垄断资本贪婪所诱发的种种道德风险,包括运用暴力手段发动战争谋求世界霸权,通过欺诈谋略掠夺财富并攻击国际对手等等,为中国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 从新型经济金融战争的战略高度分析国际局势变化,就能洞察朝韩冲突、欧洲债务危机背后隐藏的美国金融霸权谋略。中国不仅应在外交上抗议美国航母在黄海军事演习,还应抨击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损害所有亚洲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制造国际紧张局势挽救滥发美元导致的美元衰败危机,促使亚洲国家加强合作不让美国能够在鹬蚌相争中渔人得利。美国一方面鼓励韩国在敏感区域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另一方面施压中国管束朝鲜意在挑拨离间中朝关系,中国应巧避美国圈套并通过外交、经济筹码鼓励各方保持克制。朝鲜遭受美国全面封锁对军事挑衅极为敏感,中国应通过加强全面合作让朝鲜有足够的安全感,促使朝鲜认清、揭露美国挑衅背后隐藏的金融霸权图谋,采取更加稳妥的经济军事措施回应美国挑衅,展现反击能力的同时避免加剧紧张局势正中美国下怀。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希拉里认为布什的新保守主义政策,过于片面强调依靠“硬实力”致使美国形象严重受损。希拉里提出美国应依靠“巧实力”来恢复全球主导地位,就是要通过灵巧运用可由美国支配的所有政策工具,包括外交、经济、政治等政策筹码配合军事实力实现其图谋。希拉里公然在国际会议上插手、干涉中国南海事务,极力挑拨离间中国同越南、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同宿敌越南举行海上联合军演,不顾核扩散危险出尔反尔扬言向越南出售核反应堆。美国还以朝韩冲突为借口在黄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将航空母舰开至中国大门口并直接威胁中国腹地,中日围绕“钓鱼岛”的争端背后也隐藏着美国暗中支持、怂恿,这些事实充分展现了美国“巧实力”战略旨在遏制中国的“软战争”本质。 美国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推波助澜,只能暂时缓解美元危机并将严重威胁全球经济稳定,原因是美国并未因刺激经济计划出现真正的经济复苏,巨额银行有毒资产和社会失业等深层次矛盾依然非常严重,驱使其采取金融战争和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等特殊手段转嫁危机。当前美国不断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还仅仅是加剧紧张局势遏制中国崛起,但是,由于这次美国金融和经济危机具有摧毁性能量,一旦美国因危机持续深化、升级面临着生存危险时,美国也可能铤而走险将紧张局势升级为战争。中国应坚持马列主义,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层矛盾,从战略高度洞察美国加剧国际紧张局势背后的经济动机和霸权谋略,及早采取舆论、外交、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反制措施,未雨绸缪预防战争危险并将其消除在酝酿、积聚阶段。中国应敢于指出并促使世界各国认清美国挽救经济危机政策的失误,共同施压美国停止滥发美元挽救天文数字的金融衍生品有毒资产,将资金主要用于刺激实体经济和解决民众就业,这样才能避免美元危机不断升级威胁美国民众财富和各国外汇储备,防止危机升级迫使美国右翼和军工垄断财团寻找战争借口,转嫁危机损失并破坏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发展国际环境。 五、中国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应树立新国家安全观 美国重视通过隐蔽金融经济战争谋求全球霸权,美国政府和国会均设有专门负责经济安全的机构,里根执政时期由总统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了具有策划隐蔽经济战争能力的“国家安全规划组”,统一调动中情局和政府外交、经济部门力量,实施了通过隐蔽经济战加速苏联解体的秘密战略。美国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一系列反应措施,也展现了军事、舆论、外交、经济、金融领域的配合。当前,美国正将策划隐蔽经济战争的主要目标转向中国,值得引起中国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应成立由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坚持马克思主义,从战略高度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金融安全,纠正某些部门将美国金融垄断财团视为中性金融机构的错误观念,统一领导、协调政府各部门和安全部门的力量,谨慎审查有关金融改革、汇率政策和金融部门的重大人事任命,防止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干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战略利益,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对中国形成的各种威胁,防止全球危机外来冲击与国内不稳定因素发生共振,为国际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趁机利用以阻止中国崛起。中国面对美国霸权谋略战争进行综合性颠覆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树立一种新国防观和新国家安全观,建立一种新的“大国防”和捍卫国家安全的构架,有效抵御和反击美国在舆论、经济、金融等领域的谋略战争。苏联拥有实力雄厚的国防军队和国家安全部门,在国内革命战争和卫国战争中功勋卓著,但是,面对美国策划的秘密战略却几乎束手无策,因为,美国运用了新型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攻心战政策武器,超出了传统国防部门和国家安全部门的关注和管辖范围。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涉外、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某些干部,缺乏对美国经济文化渗透的警惕,不熟悉其谋求霸权的战略动机行为,很容易为美国有意散布的烟幕所蒙蔽。不少政企领导干部不了解美国统治阶层的思维方式,不熟悉支配其决策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国某些经济界、金融界的人士,盲目崇拜西方新自由主义的金融理论,主张中国金融改革应效仿美欧模式坚定不移地推行金融自由化,却对列宁的金融垄断资本和帝国主义理论公开表示轻视态度。美国一方面滥发美元、操纵汇率并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另一方面却不断攻击中国操纵汇率造成了美国失业困难,甚至美国盟友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批评美国实行双重标准,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同时却自己滥发美元人为操纵汇率。但是,中国金融界人士却表示理解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未能进行有力的反击,还声称外汇管理准则是“在商言商”只考虑经济收益,抛弃了马列主义强调政治与经济因素密切联系的科学理论,无视美国将经济金融政策作为国际战略工具的严酷现实。 由于受到“华盛顿共识”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的误导,中国有关方面完全忽视了美国金融泡沫趋于破灭的大量迹象和预警,甚至在危机迹象日趋明显后还大量购买两房债券,花费巨资收购濒临破产的美国投行、基金的股份,蒙受了--假如坚持马列主义,认清金融垄断资本的本质,重视国内外关于美国经济金融战争的研究成果,吸取拉美推行新自由主义教训--完全能够避免的不必要损失。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强调当今世界仍然处于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关于垄断资本和帝国主义的理论并未过时。由于陈云坚持马列主义,具有国际战略眼光,能够高瞻远瞩洞察美元霸权的本质和不断贬值的风险,才能在20世纪70年代用外汇储备购买数百吨黄金,现在这些黄金储备的价值已经增长了数十倍之多,同抛弃马列主义,无视美国谋划经济金融战争的现实,盲目购买美国两房债券、有毒资产造成的损失形成了鲜明对比。 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扩大对西方开放时曾指出:“现在一个新的时期到来了。他们在战争中已经失败了,现在要在经济方面作战了。这一点我们完全懂得。我们从来也没有幻想我们打完仗,和平就会到来,社会主义牛犊和资本主义豺狼就要互相拥抱了。没有这样想。你们要在经济方面同我们作战,这是一大进步。”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放弃军事干涉政策,并不意味着同西方的对抗和战争威胁消失,而是战争从军事领域转移到了经济贸易领域,这是由垄断资本和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的,但是,这同军事侵略相比较毕竟是一大进步。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对同西方经济交往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到同西方经贸往来除了有互利双赢的一面,还潜藏着西方利用经济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危险,这样才能利用对外开放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国家,而不被西方策划经济领域的战争所击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实行社会改良政策缓和了经济周期波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冷战遏制”战略转向“缓和”战略,展现友好姿态扩大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往来,有人认为这些现象证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了。其实,西方研究冷战史的著名学者也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实行社会改良是因为受到了生存威胁,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像一把枪一样顶住了西方国家的后背,迫使西方推行违反垄断资本贪婪本性的一系列社会改良,采取同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截然相反的国有化和金融管制化政策,资本主义才改善数百年的一贯野蛮形象出现了罕见的“黄金时期”。美国在越战惨败后放弃了“冷战遏制”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交往,更是因为世界人民利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有力武器,弥补军事装备的不足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美国发现通过军事手段发动战争的代价越来越大,而掠夺财富和攫取垄断利润的收益正日益缩小。这些历史事实非但没有证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过时,反而证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具有改变历史进程的强大生命力。西方愿意扩大经贸往来并非意味着战争威胁消失,而是国际局势变化迫使西方进行了战争手段和形式的创新,采取更加隐蔽的政策武器和战争形式攻击国际对手。 六、中国应联合世界各国共同制衡美元霸权 当前,中国应继承并发展列宁的垄断资本和帝国主义理论,清醒地认识到战争正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金融领域,才能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展壮大自己并立于不败之地。中国面对美国全球霸权的一系列军事、舆论、经济金融等领域攻势,也应在军事武器之外开发一系列舆论、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武器,扭转被动局面反守为攻制衡美国全球霸权的软肋。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派遣胡宗南隐蔽陈兵陕甘宁边区,准备采取制造皖南事变的办法向延安发动进攻,中共中央在作好军事准备的同时发动了揭露蒋介石的舆论攻势,迫使蒋介石的战略图谋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破产。当前中国舆论界也应揭露美国为了维护美元霸权,通过策划金融战争和制造国际紧张局势,来转嫁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滥发美元导致的美元霸权危机,联合世界各国抵制美国金融垄断财团的损人利己政策。中国必须反守为攻才能根本改变被动挨打局面,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占有各国财富的关键,主动联合世界各国积极推进各种替代美元霸权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军事霸权对世界稳定的威胁。 美国是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却频频指责中国,中国虽然坚决反驳并申辩却难以改变被动局面,但是,2009年,中国提出建立超主权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主张,直接打中了美国利用美元霸权转嫁危机代价的要害,立刻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并扭转了被动局面。2009年3月30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中国的建议将美国推向了被告席,迫使美国放弃傲慢指责别国的态度处于被动辩解的地位。尽管国际上不断有学者主张建立新型国际储备货币,但中国提出这一主张具有前所未有的国际影响力,这充分说明中国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09年1月,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曾称奥巴马认为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美国将通过各种外交手段施压中国改变汇率政策。但是,2009年3月,中国提出建立超主权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主张后,盖特纳立即通过多种沟通渠道向中方询问并表示担忧,其紧张之态仿佛唯恐美元是坏账累累的银行即将遭人挤兑,这种压力促使盖特纳改变态度公开承认中国并未操纵汇率。但是,在美国放松汇率指责并频频表示友好后,中国没有继续积极推进建立新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进程。美国在安抚中国并等待经济复苏减轻不利舆论压力后,又再次在奥巴马访华后发动了一系列战略攻势,包括向台湾地区出售军火将反导系统延伸至中国大门口,在中国周边地区不断制造国际紧张局势,出动航空母舰在黄海和南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暗中纵容、支持日本右翼在“钓鱼岛”的挑衅行为,极力挑拨离间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不断以强硬姿态提出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指责,甚至挥舞征收全面关税大棒使中国再次陷入被威胁境地,还积极对欧盟国家、巴西、东南亚、印度开展游说活动,企图联合这些国家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并且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孤立中国施压人民币升值。 巴西、东南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是美元霸权的受害者,这些国家都曾积极支持中国建立新型国际货币的主张。但是,中国没有掌握主动权积极联合这些国家反对美元霸权,推动建立新型国际货币制衡美国滥发美元操纵汇率的行为,因此,美国反而有机可乘拉拢这些美元霸权受害国家反对中国。中国必须敢于挺身而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形成反对美元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才能促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中国的立场,迫使美国拉拢这些国家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企图遭到失败。韩国、日本也是美元霸权的受害者,但是,它们由于军事同盟关系不敢公开指责美国。中国应扩大同韩国、日本的双边货币互换和贸易结算,促使韩国、日本摆脱对美元和美国市场的依赖,认清并敢于抵制美国挑拨离间亚洲国家关系。 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是美国依靠美元霸权滥发货币占有各国财富,因此,美国同世界上九十多个国家存在着贸易逆差,其他国家货币即使升值大幅度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也不会影响美国依靠成本近乎为零的美元弥补财政、贸易赤字。世界各国解决同美国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办法,开展国际合作建立不依赖美元的国际贸易清算体系,并最终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新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动摇美元霸权从而削弱美国的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威胁。 中国提出的建立新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不能仅仅作为长期目标,而应看作争取在较短时期内付诸实施的现实目标,以应对滥发美元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动荡和通胀压力的紧迫威胁。考虑到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内拥有一票否决权,中国应争取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新型国际储备货币。联合国委托斯蒂格利茨等著名学者组成的独立专家小组,也认为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系统简单易行,而且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和国际贸易失衡等问题,建议联合国各成员国的领导人尽快展开讨论、磋商。 中国应加快推进建立新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进程,联合俄罗斯、印度、巴西、印尼等支持中国主张的国家,商议先行建立一种过渡性的新型超主权国际货币,用于多边的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计价、结算,以后逐渐扩大适用范围并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逐步形成联合国范围内众多国家加入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新型的国际储备货币应采取灵活、自愿的原则,不排斥使用美元、欧元等现有的国际储备货币,而是同美元、欧元形成互补的良性竞争关系,同时也不排斥双边货币互换和长期贸易、投资协定。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美国及受其控制的盟国的反对阻力,另一方面可以让众多的新兴国家获得有力的谈判筹码,施加现实压力迫使美国在发行货币方面更加谨慎行事,切实有效地反击美国施压中国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战攻势,形成国际压力有效制约美国滥发货币和操纵汇率的恶劣行为。 当前考虑到众多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和外汇储备减少的困难,中国应大力推动不依赖美元的双边长期协定贸易,扩大实践证明卓有成效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促使双方获得充足的低成本外汇开展贸易投资活动,开展长期工业化计划和结构调整方面的深层合作,同双方扩大市场抵御金融危机的刺激计划紧密挂钩,促进新兴国家的投资需求和能源、原料供应能力,促使双方都能获得廉价充裕的工业品和能源、原料供应。当前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尚未完全摆脱疲软状态,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大银行信贷刺激出口的效果有限,企业普遍反映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长期稳定的出口订单。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中苏的长期贸易投资协议,就是双边协议贸易促进工业化蓬勃发展的成功范例。未来即使建立新型国际储备货币之后仍应保留双边协议贸易,以利于节制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并维护币值稳定。中国广泛开展不依赖美元的双边长期协定贸易,并且同各国的经济刺激和长期发展计划建立密切联系,能够推动有利于外贸、外汇平衡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还可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国际地缘战略利益,支援朝鲜、巴基斯坦、中亚和其他缺少美元外汇的国家稳定经济,有利于维护周边国家的社会稳定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阻止分裂、恐怖势力渗透和美国扩张势力范围。 广大发展中国家应积极推进南南货币合作和区域货币合作,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建立不依赖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体系,双方中央银行依据可调整固定汇率互换足够数量的货币,以确保双方在不采用美元计价和结算的情况下,双方的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活动也能正常进行。这样能防止汇率自由浮动引发的外汇投机和汇率操纵,减少双方为赚取和持有美元付出的代价和风险,防止双方贸易投资活动遭受美元汇率大起大落的干扰,避免美元危机深化造成国际贸易萎缩和本国财产损失。中国已经同俄罗斯、阿根廷等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实践证明这一做法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广大发展中国家还应将双边货币互换发展为多边货币合作,形成多国参与的不依赖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体系,为多国协商建立新型过渡性国际储备货币打下基础。同一地区的多个国家开展区域性货币合作,共同出资建立区域性货币基金和区域性银行机构,也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双边、多边和区域性货币合作,能够防止国际金融资本操纵美元汇率制造金融危机,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陷入困境,限制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无偿占有别国的财富和资源,巩固、扩大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霸权。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79期,摘自2011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研究》)
|
| |
//www.syxtk.com/wzzx/llyd/jj/2013-05-02/191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