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罗世文:面对一切困难 高扬我们的旗帜

作者:刘万彬 陈  刚 江星谕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罗世文:面对一切困难 高扬我们的旗帜

 

刘万彬 陈  刚 江星谕

罗世文,字自元,号哲生,1904年8月生于四川威远县向义镇解放村。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青年团重庆地委书记、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宣传部长、省委军委书记、省委书记、《新华日报》成都分社社长等职。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不久,罗世文受到四川自贡“学生联合会”和“劳工神圣”之说的影响,将家乡观音滩创立的“读书会”改为“劳农读书会”,并从学校寄回《向导》《觉悟》等进步书刊,从而带动了一批热血青年参加革命。1924年,罗世文任青年团重庆地委书记,参与领导了这期间重庆的群众革命运动和当地党组织建立工作。1925年夏,党组织派罗世文赴苏联莫斯科留学深造。当得知重庆发生“三三一”惨案和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消息后,他义愤填膺,积极参加了由中共旅莫支部组织的声援活动。1928年底回国后,罗世文即到川军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当代理旅长搞兵运,与旷继勋等一起领导了1929年蓬溪县大石桥起义,继后转战西充、南部、达县等地,沿途发动群众打土豪,深得人心。

1930年,四川军阀发动了一系列的“剿共”行动,省委主要负责人相继被捕、牺牲。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罗世文对革命信仰毫不动摇,对革命仍充满信心。1931年他被任命为四川省委书记,当时四川各地党组织遭到极大破坏,但罗世文仍以顽强的意志创办了《四川晓报》《转变》旬刊以及编著了《列宁主义研究》一书,作为四川党团组织学习之参考读本。

“九一八”事变后,罗世文一方面在《四川晓报》上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国民党投降卖国政策;另一方面出色地领导了川东游击队的战斗,南部升钟地区和梁山、南岳场的农民起义,以及德阳孝泉的士兵暴动,有力地配合了工农红军与敌人正面作战。“七七”事变爆发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约见了罗世文,决定派他作为中共代表,回四川与刘湘、邓锡侯等会见,并把毛泽东的信函交给刘湘,希望刘、邓等人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四川的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3月,为破坏中共地方组织,同时打击四川实力派,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抢米事件”,诬蔑共产党鼓动“饥民”抢米、妄图暴动。他们趁乱破坏共产党组织,镇压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危急情况下,罗世文组织疏散转移暴露的共产党员,并不顾个人安危决定继续留下来坚持工作。由于叛徒出卖,罗世文被事先埋伏的特务逮捕,被秘密关入重庆歌乐山白公馆看守所、贵州息烽监狱和重庆渣滓洞监狱,前后长达6年之久。在狱中,罗世文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革命者的气节,以各种方式坚持与敌人进行斗争,还秘密建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

其实,在被捕前一个月,罗世文已意识到自身处境危险,想提前为老母亲准备棺木,但又苦于经济拮据,无钱购买。罗世文妻子发现了他的心思,便说,此事交自己办理,可以想办法向朋友借,让他放心……虽然日子十分清苦,但罗世文从未动过“用组织经费”的念头。后他把积攒下的一万元经费,辗转交到了自己的同志宋绮云手上。

1946年8月,罗世文殉难前,在一本俄文书籍扉页上写下了给党组织的绝笔书:据说将押往南京,也许凶多吉少!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老宋处尚留有一万元,望兄等分用。心绪尚宁,望你们保重、奋斗。18日,在重庆歌乐山松林坡上,罗世文被国民党特务枪杀,年仅42岁。就义前,罗世文面对歌乐山连绵的群峰,苍翠的松林,高声朗诵了在内心孕育已久的诗句: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

罗世文面对反动派、刽子手,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无畏、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作者刘万彬 陈刚 江星谕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纪委监委)



//www.syxtk.com/wzzx/gsyz/hqpp/2019-03-17/5558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