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找回精神意义上的“父亲”

作者:秦  明   来源:子夜呐喊  

找回精神意义上的“父亲”

  

  1950年10月25日,毛岸英刚刚过完28岁生日的第二天,就跟随几十万人民志愿军一起,跨国鸭绿江,踏上了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一个月后,毛岸英同志壮烈牺牲。

1.jpg

  在生前留下的日记里,岸英总是不断问自己:“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去朝鲜前,岸英当着父亲的面很正式地问起了这个问题,毛主席回答说:“等你回来,爸爸给你个答复。”不曾想,毛主席等来的竟是岸英牺牲的噩耗,自此天人永隔,生死相别离。

  毛主席明确拒绝了将岸英遗体运回国的提议,岸英并没有受到特殊照顾,而是与其他志愿军烈士一样,长眠于朝鲜的土地。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父亲却瞒着所有人,默默珍藏着儿子的遗物,直到这位父亲离去,人们才发现那只小箱子的“秘密”。

2.jpg

毛主席悄悄珍藏的毛岸英遗物

  “我做您的儿子合格吗?”——当听到岸英的这个问题后,不知道毛主席会不会产生“我这个父亲合格吗”这样的疑问。

  毛岸英被中国人民铭记、尊敬,固然因为他是十八万志愿军英烈的一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一个伟大的父亲;然而,这从私人利益角度来讲却完全不是什么“好事”。

  1922年,毛岸英出生于湖南长沙。毛岸英出生时,毛主席并没能守在产房陪着妻子,而是正在领导工人维权、和省府谈判。当有人通知“毛先生,您的妻子生了”时,他很开心,但依然没有走,因为他走了谈判很可能就要失败。直到省府妥协、同意工人的正当要求,他才飞一般低跑回妻子身边,抱起儿子,享受身为一个父亲的喜悦。

  作为建党初期少有的实干家,那时的毛主席没有片刻的机会沉浸于生子的幸福当中;而毛岸英一出生后,就不得不随母亲辗转于上海、广州、武汉,父子二人聚少离多;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随母亲及两个弟弟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再未见过父亲;8岁时,随母亲杨开慧一起被捕入狱;母亲遇害后,他又一度带着更加年幼的弟弟流落于上海的街头,直到1936年被送到莫斯科。

  1946年,在苏联反法西斯战场上立了战功的毛岸英终于回到了离别整整十年的祖国,见到了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对他的严格却到了苛刻的地步,父亲看不惯他脱离工农的“洋装洋气”,非要让他去“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于是他又去当农民、当工人,“劳动大学”一上就是多年。

  中央艰难地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定之后,父亲又第一个将儿子毛岸英送上了朝鲜战场。

  把毛岸英送上朝鲜战场意味着什么?只有完全不了解当时中美力量对比之悬殊、战争之残酷的猪狗们,才会相信小人们编造的“镀金”说。1951年3月,毛主席在与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讲道:“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同样作为毛主席子女的毛岸青、李敏、李讷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有7岁的李讷就被送进大食堂,跟成年的战士和百姓一样,连续多日靠黑豆充饥,营养不良;建国后,有一次卫士们擅作主张外出公务时擅自用公车接李讷放学,就被毛主席严厉批评;1969年,李敏被下放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又下放到河南遂平县莲花湖“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1970年,李讷也被下放到中办设在江西井冈山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即便是毛主席逝世以后,干部子弟们纷纷下海经商、发财致富了,毛主席的子女也因为父亲的严厉教导而始终安守清贫。

  按照私有制社会的价值观,毛主席的确不是一位“好父亲”,“好父亲”就该像蒋介石那样,为儿子蒋经国铺路,在重要岗位为儿子安插亲信、培植班底;抑或是像某些人那样,利用职权和影响,帮助子女发财致富。

  然而,谁又敢说毛主席不深爱着自己的子女呢?不深爱子女,会将儿子的遗物悄悄珍藏二十多年?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毛主席的晚年,竟没有一个子女能守候在他身边,但毛主席却无时无刻不在心底深深地思念着岸青、李敏和李讷。

  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个父亲:他明明很爱自己的子女,却把父爱深埋在心底,一个人默默承受丧子之痛,让仅有的三个子女离开自己身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他深爱自己的子女,但爱护的方式不是贪恋于天伦之乐,为子女谋私,而是比对待常人更加严厉地教育他们、要求他们,在他们的灵魂深处篆刻下深深的阶级之爱,让他们为阶级而生,为阶级而死。

  毛主席也丝毫不吝啬分享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爱。

  1961年10月底,江西省农垦厅文工团青年女演员邢韵声接到一封来信。她一看信封上那遒劲、稔熟的字体,就激动不已、幸福万分:是毛主席写来的。她急切地打开信:“小邢:我的好孩子……赞成你的计划,立即开始入学考试准备,温习功课。……盼来信!”信的落款竟是“父亲”!看到金子般的“父亲”两字,邢韵声的满眶热泪再也忍不住了……

  邢韵声的经历并非个例,对于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年轻战士、文员,百忙之中的毛主席会密切关心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努力教导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对于因为工作原因调离外地的年轻人,毛主席还总要抽空书信往来,关切他们的状况,一旦毛主席知道谁遇到了家庭困难,总是要慷慨地从个人工资和稿费里拿出钱进行资助。

  在新中国亿万青年人面前,毛主席所承担的也是“父亲”这样一个角色。虽然他从来没有自称“人民儿子”的矫情,但他也从来没有对人民群众有过一分一毫的“倨傲”,相反,他第一个喊出了“人民万岁”的口号;“父亲”的角色,对毛主席来讲,更多是一份诚挚的情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被他倾其一生灌注进了浓浓的阶级大爱。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父亲”的角色在文艺作品中便不断被丑化、抹黑。90年代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的傅明老人,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他有些手足无措,只能用一些宏大的政治、官场词汇谈论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成了被观众嘲笑的“可笑的父亲”,是保守、守旧的化身;前几年赵宝刚指导的电视剧《老有所依》,老去的父亲更是彻底沦为寻求阶级上升的中青年的“累赘”……

  “儿子”们在大量的文艺作品、传媒的渲染下,竟也加入到了“弑父”的行列;不仅如此,“儿子”还要“认贼作父”:

3.jpg

  然而,你拿他当“爸爸”,他却拿你当“韭菜”,还冠冕堂皇地告诉你“能做996是修来的福报”。

  重新找回精神意义上的“父亲”,也就成了遭受过社会毒打的青年一代首要的任务。

4.jpg

  所幸的是,“父亲”归来,已经成了今日中国一个现象级的事务:它是年轻人聚集的B站、知乎兴起的一轮新时代的“毛泽东热”,它是高校图书馆借阅榜单里被霸榜的《毛泽东选集》,它是被反复拿出来解读的电影《让子弹飞》……

  在《邪不压正》中,青年李天然就是“父亲”蓝青峰的希望;“至暗时刻”,青春、热血的李天然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踏上了“复仇之旅”……

5.jpg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www.syxtk.com/wzzx/gsyz/ylfc/2021-11-09/7219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