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四位空军英烈的传奇故事:他们把冲锋姿态定格在万里蓝天

作者:危立平   来源:解放军报  

 

四位空军英烈的传奇故事:他们把冲锋姿态定格在万里蓝天

危立平

“英模墙”“英烈墙”前的“蓝天魂”雕塑和熊熊燃烧的“胜利之火”。余红春摄

60多年金色航程,人民空军英雄辈出、群星璀璨。

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之际修建的英雄纪念墙形似双翼,一翼为“英模墙”,一翼为“英烈墙”,分别镌刻着为人民空军建设发展作出卓著功绩的263名英模人物的名字,以及为人民空军建设事业英勇牺牲的1776名飞行员和空勤人员的名字。伫立“英模墙”“英烈墙”下,抬头仰望,心生敬仰,因为每一个名字都长存着一段永世不朽的火热青春,都承载着一个光耀千秋的历史篇章。他们把年轻的生命化作血染的风采,把冲锋的姿态定格在万里蓝天,把奋斗的历程融进空军发展壮大的历史。

今天,解放军报编辑部遴选了分别在东北老航校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国土防空时期、和平时期壮烈牺牲的四位空军英烈的故事,以表达我们深切的缅怀之情。 

——原编者  

蔡云翔——

生命化作登天云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心的儿童公园已是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享受和平幸福生活的人们可能不知道,一位新中国的航空先驱就长眠于此。纪念碑上,一架被岁月冲刷而略显陈旧的老式飞机模型显示着烈士的身份。他叫蔡云翔,东北老航校首任教育长,1946年6月执行一次运输任务时因飞机失事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蔡云翔短暂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开创了从敌对阵营驾机起义投身革命的先河,在汪伪空军和国民党空军营垒中引起巨大震撼。

那是1945年8月20日下午,一架日式飞机飞到延安上空。它来路不明,又无任何标志,这在非常时期就更显非同寻常,人们疑惑地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忽然,飞机疾速下降,直落新修建机场的三合土跑道。

舱门开了,一个身穿蓝布中山装的人大声喊:“我们是飞来投奔光明的!事前和新四军联系过,昨天晚上还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了电报!”

这架汪精卫伪政府的“建国号”专机,从扬州飞向延安,成为我军接收的第一架起义飞机。而领导这次起义的正是汪伪空军少校飞行教官周致(起义后改名蔡云翔)和少尉飞行员黄哲夫(起义后改名于飞)。

“建国号”按起义日期改为“820”号,它就像一支巨笔,首次把起义行动从大地写上天空,也为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的空军带来了宝贵的人才和技术资源。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党中央决定,利用日军在东北留下来的机场设施、飞机和航空器材,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为建立人民空军培养人才。来自四面八方的建校人员,纷纷响应党中央号召,踏上了去东北筹建航校的征程,而蔡云翔是第一批到达东北的航空骨干之一。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决定,将归降的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飞行大队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航空队”,蔡云翔被任命为航空队队长。这支航空队中的日籍留用人员经改造和教育,后来大多数成为东北老航校的重要技术力量,其中就包括原日军飞行大队队长林弥一郎。

当时,日军遗弃的飞机大多残破不全,修复后的试飞有着巨大风险。为试飞第一架修复的“隼”式战斗机,蔡云翔和林弥一郎发生了争执。蔡云翔认为,自己是航空队队长,风险应该由他承担。林弥一郎则认为自己熟悉日军飞机,应该由他试飞。试飞那天,当林弥一郎带着飞行装具准备上飞机时,却发现蔡云翔已经进了座舱,还找了一根麻绳把自己绑在飞机的前舱座椅上,一切都准备就绪,那架势是必须得让他去试飞才行。于是,林弥一郎不再坚持,而是向蔡云翔又嘱咐一遍,着陆时一定要抱住杆,尾轮要锁住。蔡云翔驾驶飞机顺利起飞,在机场上空完成几个特技动作后,安全着陆。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东北老航校,蔡云翔任教育长。

老航校使用的飞机残破陈旧,飞行中随时面临出现故障、发生事故的危险。蔡云翔一次驾机升空,飞到空中掉了一个轮子,他临危不乱,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单轮落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946年6月中旬,蔡云翔在执行运输任务的途中,因为飞机承重能力不足而坠机牺牲,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追认他为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

蔡云翔驾机起义后,在短短十个月的革命生涯中,对人民军队建立自己的空军表现出火一样的热情,不惜献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铺就了革命后来人登天的云梯。烈士鲜血没有白流,蔡云翔参与创建的东北老航校仅用3年9个月的时间就为即将诞生的人民空军培养了560名各类航空技术人才,涌现出王海、张积慧、刘玉堤等一大批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威震敌胆的战斗英雄。

孙生禄——

雏鹰无惧赴汤蹈火

孙生禄常说:“对敌作战,只要硬过敌人,敌人就熊了。”他入伍不久,在一次围歼日本鬼子的战斗中,勇敢地同两个日寇展开肉搏战,刺死其中一个,荣立小功1次。数年后,他又将这把锋利的“刺刀”插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1951年10月,孙生禄从航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空军第3师,很快就随部队入朝作战。当时,刚刚组建的人民空军如同一只羽翼未丰的雏鹰,在喷气式飞机上平均飞行时间仅有14小时38分钟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展开对决。当初出茅庐的孙生禄和战友们进入战场后,直接面对的就是美军凶狠的“绞杀战”。

孙生禄时任空军第3师第9团1大队僚机组组长,专门负责掩护王海长机组作战,多次击溃偷袭的敌机群。到1952年11月底,从航校毕业才一年时间,孙生禄就因飞行技术一流、射击精准,击落敌机3架,击伤1架,被誉为“空中突击手”。

1952年12月2日下午,美军出动一个机群向我方窜犯,孙生禄所在的第9团1大队12架米格-15战斗机迅速升空拦击,与数倍于我的敌机展开激战。面对成群的敌机,孙生禄沉着机智,连续击落两架敌机。

空战结束后,孙生禄退出战场向驻地返航。不料,在途中遭到两架敌机偷袭,孙生禄来不及躲闪,机身一阵抖动,冷风呼呼地刮进了座舱。在设法摆脱敌机后,孙生禄驾驶着受损的飞机在友邻机场着陆。地勤人员围上来一看:好家伙,飞机中弹12发,发动机涡轮叶片、天线杆被打坏,机翼、座舱盖被打穿。当大家惊叹孙生禄能把受损如此严重的飞机飞回来之际,他却因为心爱的战机受损难过了一夜。

第二天,孙生禄一返回驻地,就坚决要求参加战斗。上午11时,敌机再次进犯,孙生禄和战友们立即起飞迎敌。当我机接近敌机后,空中指挥员率队一个冲杀就将敌机的队形打乱。孙生禄快刀斩乱麻,很快就击落1架F-86。

战斗结束,当飞行员返回驻地正吃午饭时警铃又一次拉响,孙生禄扔下饭碗,和战友们直奔起飞线。空中指挥员王海立即率大队飞赴战区,孙生禄率僚机担任大队后卫,飞在机群后方。当他到达清川江上空时,突然从云缝里窜出4架敌机,快速向空中指挥员逼近。他和僚机迎头向敌机冲过去,吓得敌机赶快拉起机头躲避。孙生禄顺势咬住一架敌机,把机头一推,从万米高空一直压到千米低空。正当他准备按动炮钮时,又有两架敌机从左边忽然冲来,向他猛烈开火。孙生禄全然不顾,向前方敌机射出串串炮弹,然后,一拉机头,直冲云霄,两架敌机在后面紧追不舍。

孙生禄刚要左转摆脱敌机,突然看见右前方4架敌机抄着近路,气势汹汹地向我大队机群尾后冲去。情况紧急,孙生禄不顾后面敌机的追击,驾着受伤的战机,风驰电掣般冲过去,拦住了敌机的去路,使我机群脱险。这时,孙生禄陷入敌机的四面围攻,机身周围响起阵阵炮声。他上下翻滚,横冲直撞,毫不畏惧地与敌机群格斗着,吸引住敌机群,为我机群歼敌创造了有利的战机。

敌人的炮火越来越猛,孙生禄的飞机已多处受伤,机身剧烈地摆动着,操纵已非常困难。他用尽最后的一点力气猛地拉起机头,驾着烈火熊熊的战鹰,径直向敌机群猛撞过去。战斗结束了,我机群又一次挫败了敌人,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6架的战绩。但是,年轻的孙生禄和他的战鹰,却再也没有回来……

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孙生禄所在的飞行中队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12架的纪录,他个人先后击落敌机6架,击伤1架,牺牲时年仅24岁。1952年12月25日,空军为孙生禄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李剑英——

 

16秒抉择感动中国

还记得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予一名空军飞行员的颁奖词吗?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短短几十字的颁奖词,记录着一位英雄的壮举:2006年11月14日,原兰空航空兵某团一级飞行员李剑英飞行时遭遇鸽群撞机导致发动机空中停车,为了机翼下百姓的安宁,他3次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驾机迫降没能成功不幸壮烈牺牲,年仅42岁。

时钟回转至2006年11月14日。西北某机场,天高云淡。11时17分,李剑英驾机起飞,直冲云霄。在空中巡逻游猎,40多分钟后,他完成任务顺利返航。

下降高度,进入四转弯,加入下滑线,一切动作娴熟自如。12时04分01秒,战机高度下降至194米,距机场2900米。

突然,战机发出“砰!砰”的响声,一群鸽子猝然撞向战机,机身剧烈抖动,发动机转速骤然下降,温度急剧上升,飞机高度平均每秒下降11米。飞机离地127米高时,发动机停车。

12时04分09秒,李剑英沉着呼告:“我撞鸟了,我要调整跳伞。”这是李剑英跳伞的最佳时机,然而他没有立即跳伞。情况万分危急!他为何还要调整?这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战机的下方,密集分布了7个自然村、数百户人家、三四千名群众,另有车流密集的高速公路和收费站。此时飞机不仅剩有大量航油,还有上百发航炮炮弹。一旦放弃飞机跳伞,失控的飞机将会变成重磅炸弹,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后果不堪设想。

12时04分15秒,飞机距地面高度67米,时速258.11公里。此时,李剑英果断报告:“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闻听此言,塔台指挥员不禁一惊,原以为李剑英调整飞机尽量避开村庄和人群后马上跳伞,谁知他竟然放弃跳伞,定下了迫降决心。

12时04分18秒,李剑英再次报告:“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紧接着,战机的起落架缓缓收起,高度平稳下降,机头微微上仰,着陆在跑道的延长线,并像箭一样向前冲出,当冲至离第一接地39.3米处,却被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阻挡。12时04分25秒,飞机撞击后爆炸解体,李剑英牺牲时,他的身体仍然保持前倾,双手死死把住操纵杆。

英雄铸壮举,岂在一瞬间。早在中学时代,李剑英就梦想着从军报国,他曾用稚嫩的笔写下这样激扬的文字:“能成为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18岁那年,这位壮志凌云的河南农家子弟一踏进航校大门,便把原名中的“建”改为“剑”,只为圆内心深处一个“王牌飞行员”的梦。在22年的飞行生涯中,他累计飞行5003个架次,安全飞行2389个小时,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从军25载矢志精武,他把自己锻造成履行神圣使命、叱咤万里云天的“空中利剑”。

英雄出自平凡,而又超越平凡。透过李剑英舍生取义的超凡之举,人们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敬佩:他视祖国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胸中有大爱,从他身上能感悟到生命的价值,感受到英雄的光辉。

从请示跳伞到壮烈牺牲,短短16秒,李剑英走完了42年人生中最后的航程,英雄灿烂化金星,永远融入了他一生挚爱的蓝天。2006年12月26日,空军为李剑英追记一等功,并追授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杜凤瑞——

首战长空威震敌胆

60年前,在福建龙田上空的一场激烈空战中,一个英雄的名字——杜凤瑞,响彻云霄。这场空战胜利有着极其特殊的政治、军事意义,国民党空军从此不敢派出大机群到祖国大陆上空进行挑衅。

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开始。炮战的第二天,美国就向台湾增调兵力。有了美国撑腰,国民党空军开始活跃起来,经常侵扰大陆。8月25日,杜凤瑞所在部队接到了赴福建执行战斗任务的命令。因为杜凤瑞仅飞行300多个小时,原本没有派他参战,但他毅然递交了请战书。翌日清晨,深明大义的妻子于兰芳默默地为丈夫杜凤瑞收拾好行装,将他送到机场。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结婚24天后的这次分别竟成永诀。

10月10日上午7点左右,国民党空军6架F-86型战机,窜至福建福清、龙田地区上空,杜凤瑞所在部队接到命令,拦截窜犯大陆的敌机,这是杜凤瑞第一次升空作战。福建沿海地区雨量充沛,多以阴雨天为主,对杜凤瑞这样的新飞行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按照命令,二中队引诱敌机,杜凤瑞所在的一中队隐蔽飞行,伺机截断敌机退路。成功诱敌后,二中队按照预定方案,猛然调转机头,像一把钢刀将敌机群劈为两半。敌机顿时乱了队形,隐蔽飞行的一中队猛然冲击,截住敌机。此时,杜凤瑞正驾驶着4号僚机机警地护卫着3号长机的安全。突然,一架敌机从侧后偷袭过来,向长机连开数炮。杜凤瑞见情况紧急,边向长机报告边加大油门向偷袭的敌机直插过去。长机在他的掩护下成功躲过了敌机的炮火,而杜凤瑞却陷入4架敌机的包围之中。面对4倍于己的敌人,杜凤瑞毫不畏惧,咬住一架敌机,迅速按下炮钮。随着一串串火光闪闪的炮弹射出,敌机中弹起火,拖着浓浓的黑烟坠落下去,国民党飞行员张乃军跳伞落地后被我民兵抓获。正当他向另一架敌机攻击时,遭到敌机偷袭,飞机负伤。在这紧急关头,杜凤瑞仍然沉着地追击敌人直至将其击落。这时,杜凤瑞的战机突然失去了控制,急速旋转下坠。万不得已,杜凤瑞只得跳离心爱的战鹰,然而却在伞降中被凶狠的敌人击中,血洒长空,年仅25岁。杀害杜凤瑞的这架敌机也未逃脱覆灭的命运,随后被我地面高射炮兵部队击中,坠落大海。

福建福清、龙田地区上空,这场斗智斗勇的鏖战,共击落敌机3架,生俘敌飞行员1名,沉重打击了台湾国民党当局对我东南沿海的袭扰。此役也成为福建前线最后一次空战,东南领空从此逐渐归于平静。

为表彰杜凤瑞烈士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空军给他追记一等功,号召指战员学习杜凤瑞英雄事迹。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为杜凤瑞题词,赞誉杜凤瑞是“龙田地区的空中飞龙”,勉励空军的同志“人人都是杜凤瑞”。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在《读“杜凤瑞烈士的生平介绍”》中赋诗:“矫健腾挪海上鹰,砍樵孩子是英雄,身如钢柱心如火,照得东南一望红”。1964年9月29日,杜凤瑞生前所在飞行中队被命名为“杜凤瑞中队”。



//www.syxtk.com/wzzx/gsyz/ylfc/2018-06-04/5073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