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谢觉哉夫人王定国:活着就要有用
【人物介绍】王定国,“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生于1913年的她,是目前仍然在世为数不多的长征老红军。她以百岁的壮丽人生,见证大国的崛起,并为伟大的时代讴歌!
如今,百岁高龄的她,脚步依然忙碌,还时常外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了人们认为在这个年龄不可能做到的事。新年伊始,记者来到王定国位于北京北四环附近的家中,看望并采访了这位值得至深崇敬的百岁老人。
见到王定国老人时,她正在家中和子女打麻将。王老打牌,干净利落,落牌 之声,清脆有力。闲时,王老爱打麻将,身边的人说,她只要一上麻将桌,立马精神百倍,“大杀四方”。我不禁好奇百岁老人为何有如此之好的身体和精神,王老 的小儿子谢亚旭道出“秘诀”:“我们老太太是一个活在精神世界的人,她对吃穿住这些物质上的东西看得开,没有任何要求,有时出门回家饿了,就吃包方便面, 还不用水泡,就干啃。老太太常说,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
90多岁高龄,重走长征路
1933年12月,王定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任四川营山妇女独立营营长、川陕苏区保卫局妇女连连长,为红军送弹药、清剿土匪,拿过枪、上过战场……1935年3月,王定国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自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回忆长征路上的艰辛磨难,王老出奇地平静,“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们文工团要做宣传鼓动工作,行军途中跑前跑后,走的路远不止2万5千里,应该是一倍以上。”王老在雪山上还冻掉一个脚趾头,“就是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过往的艰苦岁月,王老不愿多谈,但长征在王老的记忆中永不磨灭。
“母亲一直想去当年走过的地方看一看,看看革命老区,看看当年的乡亲。我们知道母亲心底有重走长征路的心愿”,谢亚旭对我说,2004年,王定国91岁,恰逢纪念红军开始长征70周年,谢亚旭跟母亲商定了重走长征路的计划,“那段时间,母亲情绪非常好,很兴奋。但考虑她年事已高,不可能沿原来的线路再走一遍,我们就挑选了一些关键点,比如她参加红军的地方、入党的地方、第一次打仗的地方……并打算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她的心愿。”
2004年,91岁的长征老战士,重新踏上了长征路。
王老重走长征路的第一站选在 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管辖的泸定县,红军长征时期著名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战役就在这里发生。“到达泸定县,我们稍作休息就走上了铁索桥,那天的江水特别 湍急,站在桥面往下看就直头晕。但母亲非常兴奋,站在铁索桥上不用人搀扶走了一个来回。站在泸定桥上,母亲把我们招呼过去,对我们说,‘长征中我走的不是 这条路,但你们父亲是从这条铁索桥上过去的,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我这次带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让你们感受父亲他们当年的不容易’”。当 时王老的三个儿子谢烈、谢云、谢亚旭陪在她身边,一起重走长征路,“像这样的话,母亲一路上说过多次,在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父亲当年住过的房前,母亲 也说过,并且要求我们做儿女的,要带自己的孩子到这里来看看他们的爷爷,让他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历史。”
“弹指一挥七十年,血染山河马列坚。立新革旧非常业,星火燎原乾坤传。七十年后又进川,心潮难平语万千。”这是王老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而作的诗。几十年来,她最喜欢穿的衣服是红军的灰军装、八角帽,最喜欢写的字是“红军万岁”,她还曾写道,“70年前,我和我的战友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万里长征。雪山、草地,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战火硝烟中,无数英勇先烈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最后成就了伟大的胜利。从红军长征到今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和信念矢志不渝地奋斗着。”
活在精神世界的人 最怕没事干
王定国是在长征路上“邂逅”比自己大29岁的谢觉哉,后来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再度与谢老相遇,并结为革命家庭,自此一直与谢老相伴。
1971年6月15日,谢觉哉与世长辞。王定国为失去良师、战友、丈夫而痛不欲生。1978年,按照胡耀邦“你最主要的任务是将谢老的遗著收集整理发表,这将是对党的重大贡献”的要求,王定国开始清理谢老留下的手稿、日记。她在谢老走后的6年里,先后整理、撰写、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书信集》《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评传》《谢觉哉文集》等多部历史文献,把谢觉哉一生心血的结晶奉献给党和国家。
整理出版了谢觉哉日记、文章、诗歌后,王定国把所有儿女都召集回来并当众宣布:“多年来,我一直照顾你们和你们的父亲,从现在开始,我要去做我应该做的事了。”在王老心目中,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是为了自己这个“小家”,而是国家这个“大家”。 之后的岁月,她为国家的事业四处奔走忙碌。
1984年以来,她参与筹备成立了中国文物学会,并担任副会长,促成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她倡导成立中国长城学会,并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组织有关电视台拍摄了38集的《万里长城》专题电视片,并畅销海外,让世界对中国的长城充满向往。
在国家致力快速发展经济的时 候,王定国就已将目标投向青少年和老年人,她认为中国必然要迈进老年社会,到那时社会压力会非常大。于是,王定国一直为创建与发展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会和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这两个组织奔走呼号。“等到后来,国家经济发展得差不多,回过头想解决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问题时,就发现已经有两个现成的组织机 构了。”王老的高瞻远瞩着实让儿子佩服,“她总是能想到国家将会面临而当时又顾不上的问题,既然国家顾不上,那她就先尝试做”,谢亚旭对记者说,“她虽是 一弱女子,但却有很强的‘江山’情怀,总觉得国家的一些事是自己应该做的,”而做事,她从不图名图利。
在上世纪80年代筹备长城保护协会时,她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当时长城破坏严重,周边老百姓盗掘青砖修补房屋,这让她忧心忡忡。学会筹建之初,没有一分钱经费,王定国就找到砖窑,拉着烧好的砖,挨家挨户去换老百姓盗掘的长城砖。长城学会成立以后,王定国坚持“三不要”原则:不向国家要经费、要编制、要办公场所,王定国当时在北京东城区翠明庄的家成了办公室,工作人员日常吃饭在翠明庄附近的食堂,费用都是从王定国离休工资里扣除。
当这些组织发展起来,王定国却选择了淡出,把名利都让给别人,也许她看来,与吃水比起来,打井更重要。
年龄在增长,王定国并没有停下脚步。在儿子看来,“活在精神世界的人最怕没事干。”
记者采访时,王老家中来了三 拨十多人。谢亚旭告诉我这还算人少的时候,“家里人多的时候有近百人,每个屋子里都站满了人,因我母亲在法院工作过,这些人基本都是来告状申冤的,她来者 不拒”。为更好地倾听解决大家的问题,王老还自创了一套“群众工作法”——“只要家里来人多了,她就让大家不要动,她来动,她挨个屋子问情况,这样效率高 而且都能顾及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就是王老的情怀,她向来不问自己该得到什么,而是总想自己该对国家做些什么。“她活着就要有用!”
时刻不忘百姓苦
(王老送的字)
在王老的家中,挂着一幅全家福,照片里父母慈爱、儿女茁壮。王老和谢老一生共养育了7名子女,其中谢飞是国内知名导演。采访当天,记者见到谢飞,他正陪着王老打 麻将。谢飞现在从创作一线退下来,专心从事影视教学工作,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回来陪母亲。采访期间,他牵着王老的手散步,并一直拿手机给王老照相,虽然王老 的相片很多,“但用自己手机照,留在自己记忆中”,谢飞说。
在儿子眼里,自己的母亲与天下的母亲是一样的,一样的勤劳能干、一样的温柔慈爱。在延安时,王定国率领的生产小组种的蔬菜、养的猪总在边区生产展览会上获奖。“所以,那时毛主席总来我们家打牙祭。”谢亚旭哈哈一笑。
“ 后来定居北京,别人家的院子都是花园,我们家的院子是菜地。我们家光玉米每年就能收四五百斤。后来还养了一头猪。上个世纪60年代初,自然灾害严重时吃不上肉,我们家把猪杀了,产下100多斤肉,我们本来想把猪肉分给徐特立、董必武这些父亲的好友,但父亲却说这些老同志受中央照顾,比起他们,老百姓的日子苦,于是父亲就让我们把肉分成一块一块,送给胡同里的邻居。”谢亚旭难忘当时情景,“以至于现在偶遇老邻居,他们都还记得谢家的好。”
谢老和王老夫妇身体力行教育 自己的儿女。如今谢家子女在各自岗位都出类拔萃。谢家最大的女儿谢宏是共和国最早一批常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建国初,因外事工作繁忙,不幸罹患癌症,英年 早逝。“母亲言传身教告诉我们怎么做人,在学习上她从来不约束我们,学习是为自己,工作要自己找,在这方面,她不会为我们说一句话。我们谢家现在这么多 人,从没红过脸,一家人很和睦。”
从领悟“只有共产党才可以救妇女”,到“只有跟共产党才能取得胜利”,再到“相信共产党,才能冲破一切困难”,进而牢记“共产主义事业是终身的奋斗目标”,王定国以自己的行动践行共产主义信仰,在采访中,记者深刻体悟到,这样一位有8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不正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这一真理的真实映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