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翟光利:八旬老人十三载义务修山路

作者:李文学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特稿(网络新闻联播记者 李文学报道)晨曦初露,牡丹江市北山上已是人影婆娑,早起锻炼的、上市场买菜的,都欢快地行走着,脚下小路蜿蜒着伸向前方……

  一位扛着铁锹的老人成了大家争相打招呼的对象,他就是修路人--今年83岁的翟光利。10余年来,他默默无闻,把山间羊肠小道“改头换面”,变成了一条长近五百米、宽近一米,带有“小桥”和排水渠的平坦道路。

  古稀之年 三年义务修路

  翟光利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个农村,1958年随部队挺进北大荒,开荒种地,后来转业到牡丹江市林业局,一直到退休。

  2001年,翟光利和100多户人家从山下回迁到北山别墅小区1号楼。小区有两条路,一条是西侧的柏油马路,一条是东侧北山公园的山间小道。为了省时,很多人从山上的小道出行。可是,多年来小路已经坑洼不平,十分难走。

  翟光利是个热心人,原来在平房住的时候就乐意干点扫街、垫路的事儿。他发现小路给邻里带来的不便后,便开始了“修路工程”。

  小路只有短短500米,但是修路的工作对于当时70多岁的翟光利来说,也真不轻巧。每天早上4点,翟光利便准时起床,带着铁锹、镐头、小桶上了山。他将路边的山石一点点地刨下来,铺垫在路上坑洼处;在山上寻找、筛选细沙,用小桶拎下来,再一点点平整着道路。

  为了防止山水将小路冲毁,他一锹一锹地在小路旁挖出了排水沟,还修了三四处“小桥”。捡来的排水管子、道牙子、木头拿不动,他就放在铁锹上,一步一步拖上山。

  就这样,不知道磨坏了多少手套,用坏了几把铁锹,2004年小路终于修好了。

  持之以恒 十年维护山路

  看着平坦的小路,翟光利老人心里美滋滋的。邻居受到感动,还在上坡处修筑了几节台阶。

  路是修好了,但随着从这里走的人越来越多,翟光利又开始了维护工作:每天他带上铁锹上山寻找细沙,修补路上的坑洼;秋天还要扫净排水沟里的落叶;下雪时,他就早早起来,义务清理小路上的积雪。这一干,又是十年……

  “一天整点,一天整点,有空就去干。”翟光利说,自己没什么文化,干了一辈子的活,身体好,从平房搬到楼上后,也没什么活可干了,修修路,锻炼一下,一点儿也不累。

  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背有些驼外,身体很是硬朗,扛着铁锹健步走在小路上,累得记者一身汗,他则轻描淡写地说,“我走路就是快,年轻时就这样”。

  翟光利修的路中,有50米长的一段铺上了步道板和台阶,成了北山公园环形道内的一部分。“我那时已经修上路基了,北山公园看走的人多,就给铺上了。”老人说。

  方便邻里 赢得交口称赞

  “没什么想法,就是想让大伙走路方便点,再说我也受益。”翟光利这样讲述自己修路的初衷,“刚开始老伴也不支持,怕我累着,后来看我干得很来劲,也就不说什么了。”

  “老头,好!大伙都说好。”正在锻炼的毕先生翘起大姆指说,“这么大岁数了,还修了这么一条路,不容易,佩服。”

  要去公园下面的市场买菜的姜大娘说,有了这条路,小区居民和北方工具厂的职工到市区不用绕远,走着也安全、方便多了。

  翟光利有两个儿子一女儿,还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说些这些,总是一脸的幸福。他说要好好活着,安享晚年,所以每天早晨,他都要小跑着去北山公园锻炼,压腿、撞树,活动活动关节。

  下一步,老人还要在小路旁再修个健身的场地,让老人们就近能有一块锻炼的地方。



//www.syxtk.com/wzzx/sdjl/rmgp/2013-05-29/2104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