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刘润为:向陈涌学习

作者:刘润为   来源:红色文化网  

向陈涌学习

刘润为

01537d20e3ca90a5b081e34791b811f9.jpg 

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陈涌 

今年是陈涌诞辰100周年。100年前,即陈涌出生的时候,中国正处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陈涌所崇敬的鲁迅,曾经用“风雨如磐”、“寒凝大地”、“万家墨面”来形容那时中国的衰微破败景象。100年后,中国则以让殖民者惶恐的伟岸身姿屹立在世界东方。这种翻天覆地的巨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前赴后继、奋斗牺牲的伟大胜利。正是在这一创造历史的伟大进军中,陈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谱写了人生的华彩乐章。

陈涌自延安时期起即投身于文艺理论研究,70多年来,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在晚年,即改革开放以后,他以捍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壮举成为中国文艺理论界的脊梁。实践证明,陈涌是在文化战线上,为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执著进取、一往无前的忠诚战士。陈涌的名字,不仅属于中国共产党,也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不仅属于文艺事业,也属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事业。他的著作、他的思想、他的精神,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文艺领域发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大批文艺工作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转化为自觉采取的精神形式,扎扎实实地讴歌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创作出了一大批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文艺领域、教育领域的地位显著上升。但是,文艺领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倾向还有不小的市场,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占领文艺阵地和高校讲台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文艺领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我们愈发深切地感到继承陈涌、学习陈涌的重大现实意义。

我们要学习陈涌的斗争精神。陈涌是大学者,但是他从来不屑于做象牙塔中的所谓“纯学问”,而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的立场。他说:“我总是认为我们主要还是要做更切实的工作,进行更深沉更韧性的战斗。”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为了捍卫人民的文化权利,他总是不知疲倦地与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进行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文艺领域的反马克思主义之风形成了压倒的威势。流风所及,很多文艺中人,包括一些所谓的资深革命文艺家,都成了“向两旁偏倒的小草”,而陈涌却像“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以反潮流的大无畏精神,向这股风潮发起了坚决反击,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赢得了尊严。当然,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陈涌失掉的是掌声、鲜花和美誉,招来的则是怨恨、攻击和谩骂。1987年,他在一封信里说:“我早已成为一些人忌恨的对象。”但是对于这一切毁誉得失,陈涌都漠然视之、淡然处之,充分表现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高蹈情怀。这对于那些怕当战士的人,爱惜羽毛的人,想作开明绅士的人,不能不说是一面极好的镜子。

我们要学习陈涌的守正品格。从做人上讲,陈涌是独立不迁、秉德无私的君子;从政治上讲,陈涌是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共产党人。在他的身上,没有丝毫的庸人气息和乡愿作风。他从不因为某些观点在社会上流行便随波逐流,从不为了照顾或讨好对方而曲意逢迎,也从不为了某种个人的盘算而做任何违心的事情,即使是对于位高权重者,也敢于当面指出其理论观点上的错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可以说是陈涌守正不阿的真实写照。最能证明他这一崇高品格的,是其不合时宜的人生遭遇。上世纪50年代,在庸俗社会学流行的时候,他强调文艺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结果受到“左”的方面的错误批判。上世纪80年代,在唯心主义、虚无主义文艺思潮流行的时候,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和价值论,结果遭到右的方面的恶意攻击。这也就是说,在“左派”吃香的时候,他是“右派”;在“右派”吃香的时候,他是“左派”。这与其说是命运的捉弄,毋宁说是陈涌自己的主动选择。在他面前,那些曲道媚时的人,诡行邀名的人,显得多么可怜而又渺小!

我们要学习陈涌的大家风度。陈涌是学者型的战士,或者说是战士型的学者。他进行战斗,不是靠捶胸顿足的宣泄,不是靠声嘶力竭的辱骂和恐吓,更不是靠学术以外的势力压人,而是靠理论魅力和文化魅力去倾倒读者、战胜论敌。读陈涌的文章,可以鲜明地感到他那种从容不迫、胜券在握的理论自信,那种得心应手、举重若轻的论辩艺术,那种质朴本色、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那种行云流水、汪洋恣肆的放达文风。“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辛弃疾的这一著名词句,恰可用来形容我们面对陈涌及其著作时的感受。“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我们可能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陈涌的那种境界,但是我们必须取法乎上、必须心向往之。如若不然,我们就会失去任何进步、任何胜利的可能。

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这样的目标,越是需要清理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以营造绿色健康的文化环境;越是需要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助成奋斗、向上、美化的诸种行动。学习陈涌的榜样,担当起这样的庄严使命,纵万难不改其志,虽九死其犹未悔,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奋斗下去,这就是我们对陈涌的最好纪念。



//www.syxtk.com/wzzx/sdjl/zsfz/2019-08-27/5837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