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张志坤:中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新定位——关于中俄关系“针对性”的理解

作者:张志坤   来源:察网  

中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新定位

——关于中俄关系“针对性”的理解

张志坤

张志坤:中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新定位——关于中俄关系“针对性”的理解

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尽人皆知,这是对中俄关系的最新定位,这样一种新的再定位,其具体内涵到底是什么,同以往又有哪些不同呢?

有关中俄关系重新定位的具体内涵,人们照惯例往往刻意强调什么“不针对第三方”,好像这只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事情、而无关任何他人一般,对此,典型的说法是,中俄关系的发展,基础在于两国之间合作的内生动力。

但是,人们都知道,对于中俄关系发展,外部环境的冷暖变化历来都是极大的影响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那个人人皆知的战略压迫的促进,中俄关系很难说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或者说能迈进到今天这样的高水平。所以,简单地把中俄关系的新定位归结于内生动力,这样的理解是片面、单纯和幼稚的。我们必须把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置于宏观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考量。从这个角度出发,中俄关系的新定位具有如下几个内涵:

第一,全面互补的内涵

中俄两国经济上的互补已经无需赘述,来自俄罗斯的能源对于中国经济安全的意义,现在怎样估计都不为过。在此之外,中俄两国在军事上、政治上的互补性也越来越强烈。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为中国所急需,这并非是因为中国不能攻克这些技术难关,而是时不我待;俄罗斯现如今虽然号称是资本主义制度,但骨子里所渗透的依然还有很多中央集权制灵魂,在很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者看来,他们宁愿称呼普京总统为“普京同志”,在这方面,中俄两国显然“志同道合”,并非同有些国家那样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互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互相支援,中俄两国在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都已经互相支援,正因为这样,所以习主席和普京总统都一致认为,“中俄关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

第二,全面协作的内涵

在中俄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概念里,“协作”是重要的中心词。既然这样,那么,“新时代”的“协作”就必然要呈现不同于既往“协作”的新特点、新高度。窃以为,这个新特点与新高度体现在俄罗斯认同并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而中国也认同与支持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并且将互相支持。这是一个重大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进展,在西方的战略语境下,无论是中国的“一带一路”,还是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都代表着扩张,也都体现着野心,都是美国要全力以赴加以破坏的。现在,这个两个“扩张”与“野心”实现“1+1”了,结果自然将大放异彩。

当然,中俄之间新的战略“协作”远不止上述领域,除此之外还存在地缘安全方面空前巨大的空间,比如南亚、中东、拉美等,只要两国携手勠力,所产生的战略冲击力将相当澎湃强劲。

第三,针对全世界的内涵

经常有人喋喋不休地拿什么中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来说事。笔者建议请不要拿外交语言来权衡战略问题。习近平主席已经说得十分清楚,“在当前形势下,双方要深化战略协作,这不仅是为了中俄两国的利益,更是为了捍卫基本的国际准则和国际道义,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按照习主席的说法,中俄关系的确不针对第三方,但针对全世界,针对全世界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这就足够了,这样的针对性难道还不十分强烈吗?

其实,提出上述三个方面的内涵也只是对中俄战略关系新定位很肤浅的理解。外交从来都属于半公开具有秘密性质的活动,具有强烈战略意义的外交活动尤其如此,能公开诉诸新闻报道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重要的真相很难公诸于众。

中俄关系也是这样,中俄战略关系的许多事情并不会为外人所知晓,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习主席称普京总统为他“最知心的朋友”,能“知”习主席的“心”,何其难哉,有何其重要;二是2019年6月5日——7日中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小范围会谈还讨论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中最重要、最艰难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什么是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中“最重要、最艰难的问题”呢?这十分地耐人寻味。这是指什么问题呢?

最后不能不提到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事实,那就是中俄关系在进步,中美关系在退步,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明显的趋势,也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中美俄三国关系将演变成什么样子,相信人们都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



//www.syxtk.com/wzzx/xxhq/oz/2019-07-26/5781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