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红色文化传统的断裂与苏联的解体

作者:丁恒星   来源:《红旗文稿》2017/12  

红色文化传统的断裂与苏联的解体

丁恒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的解体,不但大大影响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深刻地改写了国际地缘政治大格局。26年来,中外研究者一直在探究其中的原因,有学者将这些原因归结为“民族矛盾”“上层自决”“斯大林模式”“意识形态”等。实际上,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原因,就是对红色文化传统的抛弃。自列宁开始,苏共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但在斯大林去世之后,逐渐被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集团所抛弃,最终祸起萧墙,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深入研究苏联解体的这个原因,对于我国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回顾历史,落后的俄国之所以能跨越“卡夫丁峡谷”,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列宁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结果。列宁主义作为苏共的指导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融合俄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红色文化传统,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很好地适应了革命胜利之初的形势,有效地应对了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捍卫了胜利成果,并推动了后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毫无疑问,列宁是苏联红色文化传统的奠基人。在列宁的主导下,苏联形成的红色文化传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定的理想信念。列宁主义强调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苏共在与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列宁说:“谁害怕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谁被这些困难吓倒……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343—344页)

2.服务人民群众。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他经常深入人民群众,了解群众的诉求,并创立了信访制度。

3.民主治党治国。列宁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制”,(《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页)实行集体领导,在国家治理上,即便在战争年代,也坚持召开各个层面的苏维埃代表大会,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4.尊重民族文化。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决议的草稿》中,列宁指出,不是臆造新的无产阶级文化,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在其专政时代的生活与斗争条件的观点,去发扬现有文化的优秀典范、传统和成果。

列宁所创立的这些良好的红色文化传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俄国人民在罗曼诺夫王朝时期生活在村社制度下的悲惨处境,得到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为苏共赢得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列宁在任期间,苏维埃政权经历过残酷战争、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都没有阻挡人民群众坚定地追随列宁和苏共的步伐。人民群众对列宁的爱戴可以从当时要求加入苏共的人数快速增加看出来。苏共不仅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需的“土地、和平和面包”,而且带给人民群众的印象是负责、担当、清廉。

列宁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苏联社会主义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去世之后,斯大林继续带领苏联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战胜法西斯、人民的福利、知识分子政策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功绩。期间,苏联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美国,比如经济增长速度、科学技术成绩、国民教育水平等,成为世界上一流国家。即便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苏联人民也没有否定苏共的领导,反而在亲眼目睹了卫国战争中众多苏共党员的牺牲后,更是切身感受到了苏共的先进性。苏维埃政权除在思想上获得苏联人民群众的爱戴之外,在外交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核心。

美国学者希尔斯说,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它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某种连续性和统一性,构成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文化的密码,并给人类生存带来秩序和意义。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在于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代表人们愿望的传统,一旦这种传统被破坏掉,那么执政者就会失掉广泛的社会基础。

如果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苏共继任者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苏共的政治遗产,并推行适合国情和历史传统的改革,苏联可能会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然而从赫鲁晓夫开始,继任者以非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苏共的历史和文化,扯断了苏共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苏共二十大是苏联思想文化的分水岭,生硬地、没有缓冲地改变了红色文化传统的信仰生态和思想文化生态,为日后苏联思想大混乱埋下了隐患。

1985年,苏联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矛盾累积虽然不是积重难返,但也是需要动大手术了。苏共党员和人民群众都急切期盼一个年富力强的领导者来唤回苏共建党建国时的初心,重振民族雄风。

历史关头,戈尔巴乔夫出场了。然而不幸的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向完全背离了列宁开创的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背离了苏共的红色文化传统。他提出的包括经济社会、民主政治等内容的“加速发展”战略,丝毫没有考虑当时苏联的国情,这种盲目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改革当然最终会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他提出了一些看似时髦的口号来迎合西方国家和苏联民众,比如“公开性”“民主化”“新思维”“全人类价值”,等等,配合这些口号的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不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使苏联人民开始全面质疑苏共的领导和苏联的历史,而且开始怀疑原来的社会主义的红色文化传统。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武断地否定了苏共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定论,使苏共党员和苏联人民对苏共原本正确的做法也产生了怀疑:他们是不是一直在欺骗我们?他们代表谁的利益?他们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加之苏共领导的政府官员当时存在着严重的贪污腐败而人民生活相当困难,最终导致苏联人民和苏共党员彻底对苏共领导和苏共创建的红色文化传统失去了信心。

列宁创造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即红色文化传统对苏共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却被其继任者销蚀殆尽。特别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民主、社会主义文化、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干群关系等各个方面的传统,都与列宁时代完全背离了。列宁提倡的政治强调民主、文化尊重传统、民族关系融洽、干群关系鱼水情深等好传统都被抛弃了。可以说,苏共的红色文化传统在戈尔巴乔夫奔向西方“自由”的时候已经完全断裂了。它的灾难性后果是一个伟大的巨人轰然倒地,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其对当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它内在体现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有所敬畏、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忠诚担当的特质。纵观苏联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真正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正尊重党的优良传统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历史悲剧发生。当然,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背叛共产主义信念的不仅仅是苏共领导人,还有许许多多身居高位的苏共党员,他们的信仰随利益而变,谁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信谁,因此才有了很多原苏共党员后来摇身一变成为叶利钦执政时的官员,他们都是苏共的掘墓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有了这种“钙”,我们才能具有向前奋进的力量。正如邓小平所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辛万苦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要承担历史责任,共产党人的这种信仰传统必须坚如磐石,不能变、不能丢,否则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其核心价值观各不相同。一个国家不能完全采用别国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发展。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毫无间断地用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来对苏联的一切进行批评,并用这些价值观引导苏共党员和群众。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民主化改革,从概念、标准到内容就是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翻版。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能被苏共高层领导人所接受?最主要的原因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高层领导人完全抛弃了马列主义和苏共的社会主义价值传统,一味地迎合西方的结果。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统,包涵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具有极强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因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一”来包容、统领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时代的人。苏联时期有三个重要的文化传统,即村社的集体主义传统、宗教信仰上的东正教传统和由列宁开创的红色文化传统。如何对待这三个传统实际上影响了苏联69年的思想文化建设。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则决定了苏联每个时期的思想状况。苏共1917年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村社集体主义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1991年失去政权的时候,则是当时的苏共完全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抑制其糟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现实条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且也是因为先进的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国情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当然,这种结合必定会创造出新的、更符合人民利益的先进文化传统。对于这些红色文化传统,我们要怀有敬意、要实事求是地予以继承和发扬,唯此,才能使社会主义发展获得广为认同的力量。



//www.syxtk.com/wzzx/xxhq/oz/2017-06-30/4491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