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张召忠:狂轰非洲和中东 法国为何置身三场战争?

作者:张召忠   来源:红色文化网  

狂轰非洲和中东 法国为何置身三场战争?

直播时段:央视四套《今日关注》,2011年4月8日21:30时

点击请看视频:http://v.ku6.com/show/rJtMTkljTz35yjoV.html

    【导语】

    今天,西非国家科特迪瓦的内战已经进入到了紧要的关头。去年底的大选之后,时任总统巴博和前总理瓦塔拉都宣布自己获胜,引发了政治危机和内战。昨天,瓦塔拉的武装已经封锁了巴博藏身的总统官邸,并且扬言要活捉巴博,而此时巴博却拒绝投降。联合国和法国的维和部队持续轰炸巴博的武装力量,而且敦促巴博下台。很多媒体也说,现在是科特迪瓦总统之争的最后24小时。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当法国“独角兽”部队出现在西非科特迪瓦战场上时,法国的“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还继续盘旋在北非利比亚的上空,对卡扎菲政府军进行轰炸。同时在阿富汗,法国驻军也在持续军事行动。法国为什么同时置身于三场战争?

科特迪瓦内战将见分晓?

【新闻背景】

    科特迪瓦去年11月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时任总统巴博与前总理瓦塔拉均宣布获胜,分别宣誓就任总统并各自组建政府,引发政治危机。联合国、非盟、欧盟等宣布瓦塔拉当选,但巴博拒绝下台。至今,科总统之争已经持续了4个多月。支持前总理瓦塔拉的武装“科特迪瓦共和军”和忠于前总统巴博的军队持续发生激烈交火。

    本月6日,支持科特迪瓦前总理瓦塔拉的武装在经济首都阿比让对前总统巴博阵营发动“总攻”,数千名瓦塔拉阵营武装人员乘车从北部进入阿比让。整座城市传出枪声和爆炸声。与此同时,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和法国“独角兽”部队出动直升机,攻击巴博武装,摧毁重武器。

    7日晚,瓦塔拉通过自己阵营的电视台宣布,对位于阿比让的前总统巴博藏身的总统官邸实行封锁。巴博驻欧洲的顾问图桑·阿兰当天说,巴博在电话中表示不会投降,他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利。据报道,巴博目前躲藏在其官邸的一个地下掩体内。

    【演播室访谈】

主持人:

    我们也看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的总统萨克齐,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是敦促巴博下台。为什么科特迪瓦的一个总统之争会引来大国的关注呢?

张召忠(本台特约评论员):

    引来大国关注就是说那个地方出现了人道主义危机。这个人道主义危机的说法最早是1999年3月24日到6月10日历时78天的科索沃战争。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认为南联盟政府米洛舍维奇侵犯了人民的人权,滥杀无辜,北约就派军队介入,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发动了第一场战争。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认为,一个主权国家内部出现了人道主义危机的时候,别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可以强行介入你的主权,科索沃战争就等于是第一次尝试。第一次尝试的结果最终导致南联盟分裂,科索沃这个自治省独立建国。西方认为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结果现在发生在利比亚的事情又重蹈覆辙。这次根据联合国1973号决议,认为那个地方出现了人权危机,联合国要介入,授权其它的国家可以“采取一切行动”,这是授权动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做出的有关人权高于主权的第一个决议。

    西非科特迪瓦发生的这个事情是联合国做出的第二个有关人权高于主权的决议,就是1975号决议。这个决议的做出是根据美国、法国、非盟它们的要求。这个事情按照常理来分析,就是前任总统巴博,他认为他在大选中获胜了,可以连任。前任政府的总理瓦塔拉他也认为在这次大选当中获胜了,结果这两个人不分上下,互不服气,就出现了一国两主的情况。国际社会就说我们支持瓦塔拉,巴博你赶紧下台交权。巴博总统拒绝交权,现在巴博总统官邸被打得遍体鳞伤,到处都在轰炸,最后没办法,躲在地下室,对方让他签署文件,他不签,他说我大选中没有失败,你干嘛让我承认你现在的政府,我不移交权利,所以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个对峙的局面。

    这个事情如果再形成一个武力干涉成功案例的话,那就是说用武力、战争的方式可以决定一个国家谁来当政,而且以保护人权作为借口,我感觉以后会开一个新的不好的先河。

 主持人:

    确实很难把这个民众样板移植在这些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有的国家力量非常薄弱,有时候一个连的兵力就能搞一场军事政变,就能够把一个民主政体推翻,所以确实是非常的脆弱。

    我们看到现在科特迪瓦的局势就是巴博被困到了地下室,所以媒体说这是总统之争的最后24小时,张将军您觉得这最后24小时局势会到底怎么发展,巴博会被活捉还是会如何?

张召忠:

    下一步活捉有可能巴博被抓起来,抓起来以后判刑或者流放,结局可能是这样的,现在看来巴博已经气数已尽了,但还有反弹的可能。但是这个事情应该这么看,按照一般的《国际法》,现在的国家是一国两主,新选上的瓦塔拉他还没有正式接权,老的总统还没有交权。没交权的时候应该默认为这个国家的权利还在老总统手里边,应该是这样的。美国总统交权,新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小布什从台阶上走下来,欢迎他进入白宫,然后交权,领着他在白宫看了看,这时候才是正式交权。没有移交权力之前现在应该默认为是老总统巴博的权力还可以行使,他依然应该有权力。

    现在我们看到的采取的方式是武力干涉,法国那么老远,派了他的特种部队“独角兽”进去,连轰炸,再空袭,再打炮,重机枪、手榴弹给人家炸了半天,一下子让我把这个时空带到1999年12月,当时是美国出动特种兵,海军陆战队、航空母舰去了巴拿马,去抓巴拿马的总统诺列加。过去之后,不顾人家国家的主权,侵入人家的国家的领空、领土、领海,然后把人家国家的总统抓走,抓到美国去审判,现在还在美国那儿扣着呢。

我们现在都说要遵守《国际法》,可国际社会怎么还是那么乱呢?

主持人:

    但是瓦塔拉应该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但是巴博拒绝交权,这是西方国家认为的。

张召忠:

    巴博认为他也是选举出来的,他认为他在选举当中获胜了。我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一个奇怪的案例,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民选的总统。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应该监督进行第二次选举,现在的情况时公然支持一方,而且用武力的方式迫使对方必须交权。更为严重的是,这次联合国秘书长作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总司令,居然命令在那个地方执行任务的维和部队,跟法国的“独角兽”特种部队一块儿使用火力、重武器袭击总统府,把巴博制服。我当时听了这个消息吓了一跳,我说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呢?维和部队的责任是把冲突双方隔离开,维持和平,不能偏袒任何一方,怎么维和部队现在跟法国部队联合起来攻打另外一方呢?这次真的要开辟联合国维和部队新的一页了。

    科特迪瓦 利比亚 阿富汗 法国同时置身三场战争

   【新闻背景】

    历史上第一次,法国发现自己同时置身于三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

    4月4日,法国驻科特迪瓦的“独角兽”部队袭击了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的官邸;同时,法国战机也正在攻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部队;目前在阿富汗,法国部队依然同美国一道进行着针对塔利班的战争。

    “出兵理由不同,但我们同时处于三场战争,在我记忆中,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巴黎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防务专家弗朗索瓦·埃斯堡这样说。

    科特迪瓦曾是法国殖民地,对于4日当天的行动,总统府爱丽舍宫声称,法国部队是应联合国要求,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军事行动,以解除前总统巴博武装的重型武器;而利比亚地处法国传统势力范围北非,在这两场战事中,萨科齐都充当了军事行动的急先锋,但萨科齐强调法国是以联合国名义使用武力,目的是保护平民,而非出于任何“殖民冲动”。

    在阿富汗,虽然今年1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以法国人质性命为要挟要求法国从阿富汗撤军,但法国至今依然继续着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目前,北约驻阿富汗部队里的法国驻军有3700多人,每天的军事行动就需要花费130万欧元。

    【演播室访谈】

主持人:

    在这次科特迪瓦的内战当中,法国的“独角兽”部队是非常引人注目,不仅仅是打击了巴博的主要武装力量,还成功的解救了日本驻科特迪瓦的大使。这个“独角兽”部队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队?

张召忠:

它是一支特种作战部队,在利比亚战争前期也参加过。这个部队这次去是派了350名特种兵,主要是控制科特迪瓦机场。控制了机场以后,就可以控制机场,便于法国的民航飞机进去接1000多名法国人,撤侨。另外,它协助联合国的联科团使用火力突击,从机场起飞直升机空袭,对巴博的总统官邸进行打击。突袭分几个阶段,一个是掌握制空权,然后使用直升机在空中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使用重火力、机炮,从直升机上索降,就是通过滑索降下特种部队成员,然后进入目标到处搜寻,如果抓到巴博总统之后就地就把他抓走。结果到现在没找着,强大的火力到处摧毁,地面上都打光了,到处找遍了,还是没抓着。

主持人:

    300多人效率很高。

张召忠:

    对,最后一个目标就是地下室,特别指出的是联合国的联科团也是以法军为主的,所以这次就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以人权的名义,在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

主持人:

    但是我们知道,像对利比亚,法国毕竟还是派出航母、飞机前往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但是现在科特迪瓦直接参与了地面进攻。像这两者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张召忠:

    没什么不同,目标都是一样。利比亚发生的情况和科特迪瓦的情况是一样的,有几个共同点。

    第一个,这两个国家都有石油。你把非洲的地图打开,石油产区就这两个地区。苏丹、利比亚这是一块儿,产油区。再一块儿就是几内亚湾,占领了科特迪瓦之后,周围几个国家都有石油,几内亚湾的石油和利比亚的石油在世界上属于最好的石油。简单炼一炼就能用,质量非常好,含硫等杂质比较少,这是一个。

    第二个,萨科奇和美国都不喜欢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像巴博和卡扎菲都不喜欢他们,你这个国家有石油,你又不听话,这个就有点麻烦了,想把他搞下去。

第三个,利比亚和科特迪瓦都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感觉应该对昔日的殖民地负责,现在有点想重新收复失地的样子,我说了算,我虽然不再进行殖民,但是在非洲……

主持人:

    利比亚是意大利殖民地。

张召忠:

    它的南部是法国的殖民地,现在仍然是法语区,意大利在那个地方主要是沿海一带,南部都是法国的,它还是想重新恢复那个殖民时代。它现在看到在非洲的力量对比,美国不打算在非洲保留什么力量,美国虽然成立了非洲司令部,2006年就筹建,但是到现在,一直还把非洲的司令部放在欧洲德国的斯图加特,主要有两个考虑,一个是非洲人很烦美国人,不让他在那里开基地。再一个奥巴马老家是非洲的,奥巴马打非洲,占领非洲他下不了手,利比亚这次是打了,但是要赶紧跑。法国看到这一步棋了,它想趁机崛起,坐大,它说美国已经衰落了,美国再过两天就发不出钱来了,公务员就要下班了。

主持人:

    关键是它推翻了这个政权它就能控制这里的石油资源吗?

张召忠:

几内亚湾那一块的话,如果控制了以后,那一块是非常富裕的。

主持人:

    它也得考虑国际社会的影响吗?

张召忠:

    考虑是考虑,但是它有一个重新洗牌的问题,有一个国家利益的问题。从战略格局上来讲,控制了这些地区,对法国是非常有利的。你想想法国的转变,伊拉克战争的时候,法国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是反战的立场。现在突然三场战争都开打,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180度大转变,所以说世界都感觉非常震惊。

    法国:军事复兴还是退出战场?

    【新闻背景】

    北京时间20日凌晨零点45分,20多架法国“阵风”和“幻影-2000” 携带高精度制导炸弹率先向利比亚政府军目标开火。两天后,法国唯一一艘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载着8架“狂风”战斗机和6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首次参与了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14天后,一支名叫“独角兽”的法国部队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这支有着重武器装甲车,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并且拥有较强战斗力的法国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和联合国驻科维和部队在阿比让配合瓦塔拉武装,对巴博阵营的最后几个据点发起猛烈攻击。

    对于法国这几次打头阵的军事干预行动,有媒体分析称,这是欧洲人自二战以来第一次在没有美国的领导下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像“阵风”和“独角兽”之类的明星武器和明星部队更是欧洲军事复兴的标志。

    然而也有人发现,在萨科奇意气风发地指挥了半个多月的空袭行动之后,法国从利比亚战场上抽身的迹象越发明显。法国《新观察家》杂志报道说,萨科齐曾承诺将向班加西派出一名法国大使。几天前,萨科齐向班加西派了人,但不是“大使”,仅称“代表”。法国媒体还注意到,就在3月29日的伦敦峰会当天,法国外长朱佩还表示不排除向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提供武器的可能;两天之后,国防部长隆盖却明确表示,法国不会向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提供武器,因为这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因而有媒体分析称,每架“阵风”战斗机飞行一小时的花费是3万多欧元,“戴高乐号”航母参与行动每天开销高达100万欧元。在法国财政赤字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法国“打不起”的战争。

    【演播室访谈】

主持人:

    我们看到萨克齐现在同时引领法国三场战争,科特迪瓦、利比亚,还有阿富汗。法国是要搞军事复兴吗?

张召忠:

    法国现在的判断是,二战后大英帝国就衰落了,以后美国一超独霸,虽然美苏争霸了40年,但最终还是一超独霸。现在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也慢慢不行了,以后谁当世界超级大国?那只有法国了,所以法国这些年做了很多动作,搞地中海联盟,把地中海沿岸20多个国家都搞到一块,它当头,这是一个动作。

    第二,重返北约,跟北约搞军事一体化,它原来是撤出北约,“戴高乐”那时候就不跟你们北约掺合,所以它的武器装备都是独立成体系的。重返北约后,法国提出北约各个国家还搞一个总统干啥,各个国家还搞一支军队干什么,咱们搞欧洲军团吧,我来组织这个事情,所以这个事儿搞得美国很紧张。法国看到,英国不是衰败吗?原来说造两艘航空母舰现在造不了,没钱了,只能造一艘,可还想造怎么办?咱们法英两国合起来造吧,英国攒下点钱还得办奥运会呢。结果英法就开始联合造航母,英国原来是跟美国好,两国是亲戚关系,军事上也非常好,怎么现在法国跟英国弄一块儿去了,所以美国就老嘀咕,你法国是叨咕啥呢,就怀疑它在欧洲那个地方坐大,所以美国就对法国有意见,法国乘势告诉美国,我不仅要在欧洲做大,现在要打到非洲去了,我也要在非洲坐大,要重新收复昔日的殖民地。

制片人:滕双双

策  划:张舒扬

编  辑:张梦溪

监  制:包军昊

2011年4月11日

   



//www.syxtk.com/wzzx/xxhq/fz/2013-05-01/399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