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从一个美国人的“仗义执言”看中美贸易“顺差”

作者:云淡水暖   来源:红色文化网  

从一个美国人的“仗义执言”看中美贸易“顺差”

云淡水暖


对于中美贸易之间中国的“顺差”,美国政界的政客们是耿耿于怀的,乃至于国会两党一旦之间、各种利益团体、压力集团之间有什么勾心斗角,都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拿中国的“顺差”说事儿,比方以一种很不尊重的口气要求中国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比方动不动就要求中国政府改变这个、改变那个,中国的相关官员也尽可能地、礼貌地解释这个,解释那个,但“顺差”还是存在着,并且是“巨大”的。

据《新京报》报道,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在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按照目前增速,今年中国贸易顺差很可能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出口总量排在德国、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根据测算,2007年极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德国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如果以现有增速计算,今年中国出口将可能超过美国500亿美元。好家伙,对于美国来说,又一颗炮弹在手,可能又有得咆哮一番了。

但是,对于美国政客们的抱怨和咆哮,有一个美国人“看不惯”了,这个美国人是在中国深圳做生意的James Fallows,此人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对美国政客们说“美国想要通过挑剔、威胁或怂恿来阻挠中国追求自己的经济抱负,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如果一个国家不喜欢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它就必须修改自己的政策,而不是指望整个世界为它作出改变。”,James Fallows先生真可谓是“仗义执言”之辈了,但这个“仗义执言”并非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作为,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所导致,因为这篇文章的标题说“中国人让美国人周薪超己年薪”,这里的“己”就是指中国人,说穿了案,James Fallows先生的观察,美国人在这种所谓“中国的顺差”中,得到的好处,以薪金计,是中国工人得到的收入的数十倍以上。

James Fallows先生描述说,那些去上海的、年纪为30岁到50岁的外国人,常常是金融家、咨询师或律师。在北京的则常常是外交官、学者、基金会或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而到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则迥然不同,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台湾,但成分却简单得多。他们几乎全都是设计师、工程师,或是来与中国的工厂主会面的外国公司买家。中国成为了他们淘金的乐园,而中国之所以成为淘金坑,就是因为中国庞大的出口加工能力和极为廉价的劳动力。对此,James Fallows先生无比兴奋和“感激”。

James Fallows先生举出来的实例是所谓“高科技产品”,而国人不时在电视新闻和其它媒体上闻之的“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日益大增”的振奋人心的消息,恐怕很大部分来自于这种加工生产与贸易,“在一家现代化的工厂里,我看到的安装微软操作系统的普通笔记本计算机,在美国的售价大概是1000美元,其中零售商大概从中挣50美元。…剩下的钱都去哪儿了呢?据那家工厂的经理估计,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一共分得300美元,显示器、硬盘以及其它电子零件的生产商大约每家能分到 150美元,键盘生产商能得15-20美元,联邦快递或UPS等物流商挣到的钱要少很多。剩下的利润大概是30-40美元—这就是中国的工厂主以及在流水在线辛劳的年轻姑娘们的所得。…简单地说,中国工人每年挣1000美元,却能帮助美国的设计师、经销商、工程师以及零售商每周挣到1000美元,甚至更多。另外,他们还帮助美国公司的股东们获得收益。”。

这样,这批属于“高科技产品”的电脑,从中国“出口”到美国,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拿走售价的30%,其余的部分被其它的原器件商分得,留给中国“工厂主”的只有3%-4%,扣除“工厂主”的所得,“在流水在线辛劳的年轻姑娘们”只有每月1000元左右人民币的报酬了。美国的“上游”们个人的收入,却达到了每周1000美金的高度,真所谓,美国人拿走了美金、留下了高GDP,返还了“高顺差”。末了还有由于“高顺差”带来的美国人心理的“不平衡”,动不动就发飚,美国横竖有理,中国左右为难,难怪James Fallows先生都实在看不下去了。

顺差“世界第一”,固然可喜可贺,但这个“世界第一”却不象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金牌那样,得到国人的高度认同,起码,中国的普通民众的内心对贸易数字并没有感受到那样的光彩夺目,而官员们也并非只是在欢呼,因为官员们也警告说,在巨大的顺差的背后,是所谓的“三弱”,“三弱”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是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没有赚到应该赚的钱;第二是为这些产品所付出的原材料资源、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更为巨大,大到有些得不偿失的味道了;第三是由于实际效率的低下,中国的生产部门处于利益链的最下端,在利润的蛋糕中切到的那一块个头最小,无疑令中国的劳动力得到的报酬与商品创造的价值不成比例,最后导致国内消费能力并没有在巨大的顺差中得以提高。

James Fallows先生在文中提到“中国工厂里有1亿多男女工人,他们生产出照相机、服装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东西,远销世界各地。”,“中国工厂的反应就要快多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每天工作12小时。‘在任何其它地方,你都必须进口原材料以及零配件。’…‘在这里,一英里之内你就能找到9个不同的供货商’,他们能在一下午的时间内做出样品。”,这就是中国在所谓“顺差世界第一”的桂冠下,低端加工工业的惨烈竞争和普通劳动民众的艰辛生存状态,美国人也说这种加工业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但是,当他们拿着每周1000美金的收入,在深圳的豪宅、高档酒店闲适地算计着下一步的利润计划的时候,中国农村的现状,却已经连这个国家日常消费的猪肉都难以保证了,现在要开始大批进口美国猪肉来“平衡”一下贸易了,但愿美国猪肉能够“廉价”到每天劳作12个小时甚至以上的工人们“吃得起”。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2/687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