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俄罗斯人缘何怀念苏联

作者:李瑞琴   来源:红色文化网  

俄罗斯人缘何怀念苏联
李瑞琴    2010-12-22 15:15:26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俄罗斯社会出现重新认可苏联时代社会思潮的原因概括起来:一是苏联是俄罗斯国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其在世界上的强国地位,俄罗斯各个时代无一企及。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苏联时期全面的社会保障和国家义务教育制度、苏联时期的社会安全感,都令当今俄罗斯人难以忘怀。私有制条件下的贫富严重分化,则使当今俄罗斯普通民众怀念苏联。三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失望重归苏联立场。尽管怀念苏联时代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但不容置疑的是,当时苏联强大的必要前提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俄罗斯  怀念苏联  社会主义  

作者李瑞琴(1963-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732)。  

   

    近年来,俄罗斯人怀念苏联的社会思潮持续不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曾有观点认为,在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人对苏联的怀念有许多客观因素,面对经济凋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严重下滑,国家混乱无序,俄罗斯人不能不怀念稳定和富有的苏联时代,一旦俄罗斯经济走出低谷,这种怀旧现象就会失去现实基础而终止。可事实好像并不如此。2000年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确立了以总统权力为核心的国家政治体系,并借助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也随之得到了改善。但是民调结果却显示,俄罗斯人对苏联、斯大林的怀念之情没有减弱,而俄政府和学界重评苏联历史之潮也始于普京执政之后。[1]俄列瓦达民意测验中心社会学家鲍里斯·杜宾说,当前苏联复兴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在普京担任两届总统期间,这种趋势得到了加强。所有这些象征符号表明,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民众,都在重新认可苏联时代。”[2]2008年8月全俄教育工作者会议上,俄教育部门 向历史 老师们重点介绍了新版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历史(1900-1945)》。该书认为斯大林的所作所为无法脱离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他的行为“完全是合理的”,“他是确保国家迈入工业社会的体系的维护者,他是一个濒临战争的国家的领袖”[3]。显然,怀念苏联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的广泛意识。  

 深入分析俄罗斯人怀念苏联的现象,不仅同国家地位、经济发展有联系,更有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种因素。  

   

一、苏联的世界强国地位当今俄罗斯难以企及  

   

 苏联剧变期间,俄罗斯历史学曾经走过一段曲折之路,在戈尔巴乔夫“填补历史空白点”的政治运动中,历史成为意识形态、政治斗争的武器。苏联剧变后,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灾难,历史学家开始理性思考整个20世纪的历史,并有意将苏联历史放入俄罗斯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和研究。纵观历史,俄罗斯人得出一个无法回避的结论,即,自彼得一世1721年建立俄罗斯帝国以来,苏联是俄罗斯国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其在世界上的强国地位,俄罗斯各个时代无一企及。国家不仅能够保障本国人民的利益,而且能够在世界上发挥作用,令世界敬畏。从斯大林时期一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尽管苏联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尤其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发展缓慢,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现,但是,苏联始终牢牢雄踞世界第二的超级大国地位。  

 苏联剧变后,俄罗斯是苏联国际法主体继承国,但是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500年来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衰弱。亚历山大·戈洛夫科夫说,苏联瓦解在许多俄罗斯人心目中是伟大国家的地缘政治失败和屈辱。俄联邦保留了超级大国的某些属性,比如导弹和核潜力,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席位,等等,但完全丧失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曾经拥有的威望。真诚的朋友很少,几乎没有真正的同盟者。[4]普京自上任后,以重振大国为己任,反映了俄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但是,振兴俄罗斯之旅任重而道远。据俄高层战略专家预测,如果俄罗斯要保持一级地位,俄GDP要达到占世界总量的4%-5%左右,才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最发达国家。然而要实现此目标,俄罗斯需要追赶40-50年,而且必须保持5%-6%的增长速度,即使是8%-10%的高速度发展,俄罗斯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是2030年的事情。[5]  

 现实促使俄罗斯政府和学界将视野转向反思历史,重新认识苏联在俄罗斯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俄罗斯以重评历史,尤其是以重评苏联时期、重评斯大林为契机,以伟大的卫国战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全民族团结的精神载体,复兴俄罗斯,开辟强国之路。正如俄学者列昂季耶夫所说,苏联情结表明俄罗斯人开始正视历史,而这也是国家摆脱困境,逐渐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的标志。[6]普京直言不讳地说,苏联解体事件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并以俄罗斯各界和民众能够认可和接受的方式,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既表明了其对苏联的怀念,又立足于苏联剧变后俄罗斯的现实而面向未来。如填写新词恢复苏联时期国歌的旋律,以红旗作为俄罗斯正式的军旗;同意竖立克格勃前身、秘密警察机构“契卡”创办人捷尔任斯基的塑像;从 2007年1月1日起 ,在苏联时期曾获得过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劳动荣誉勋章的俄罗斯人,每月可获得国家补贴2万卢布,等等。[7] 2008年5月9日 苏联剧变以来俄罗斯第一次举行的盛大阅兵式,其苏联特征更是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俄罗斯政治分析家奥列什金说,重振“胜利日”阅兵游行只是普京采取的诸多举措之一,这些举措旨在恢复苏联的特征,再现这个国家昔日的辉煌。美国欧亚新闻网就此播发了题为《俄罗斯:苏联又流行起来了吗》的文章,文章指出,17年来,俄罗斯首次通过大规模展示本国武器装备的方式,来庆祝针对纳粹德国取得的胜利。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出这次活动是在有意回到共产党领导的那段日子。[8]  

 普京执政以来,以其政绩和强烈的振兴民族国家意识,赢得了俄罗斯各界的赞誉。但如果深入分析,普京赢得赞誉还应该有一个更深层的因素,即在于普京对苏联70年历史的态度。苏联社会主义70年间,在苏联广袤的土地上,承载着苏联各民族人民几代人的悲情与光荣。历史已经证明,全盘否定这一伟大时代导致了昔日大国的陨落,导致民族绝望。而要重振山河,就需要凝聚人心,全民族团结一致。这样,只有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历史,才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的拥戴,才是开辟振兴俄罗斯新征途的明智之举。因此,呼应俄罗斯人民怀念苏联的感情,重温苏联时代带给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将这些怀念化作凝聚全民族和人民团结的精神财富,普京正确对待历史,不仅赢得了人民,也迎来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新契机。  

 有观点认为,俄罗斯人怀念苏联的强大并不等于怀念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怀念苏联时代和怀念社会主义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苏联强大的必要前提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007年4月俄共中央主席团在《关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决议中指出:“牢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苏联人民取得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基础。”[9]“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在实现工业化和卫国战争胜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苏联在那个时候如果不是利用“社会主义计划管理”的优势,无法在一个落后的国家短期内集中调动国家有限资源实现工业化、打败法西斯侵略、拯救自己的国家。同时,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拥有了当家做主的地位,人民群众才能产生巨大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使苏联在短短的十几、几十年间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俄罗斯科学院学者谢尔盖说:“在那个年代,生活物资都是计划分配,人民的生活非常困难。但是,国家却出现了空前高涨的建设热情,红军战士尽管从理论上并没有完全懂得马克思主义,并由此确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但是他们依然为了祖国和人民而勇敢地战斗、忘我地工作。正是这些思想观念的确立点燃了革命的热情,保证了布尔什维克最终取得各方面的胜利。”[10]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千百万苏联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打败了侵略者,建设了伟大的国家。因此,苏联的强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一点无论怎样都无法否定。  

   

二、苏联时期各项社会保障和稳定安全的社会秩序不复存在  

   

  2007年12月,《俄罗斯记者周刊》第27期载文指出,社会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当今俄罗斯青年对苏联时期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从负面评价到肯定评价的变化。一篇题为“76-82年代的一代人”的文章,因为怀念苏联时期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已经成了这一代人的“宣言”。[11]法国时尚杂志《巴黎时装公报》俄文版主编叶韦利娜说:“起初,我们这代人想尝试父辈不能尝试的东西,但现在什么都见过了,我们想回到自己的根。”显然,经过10多年的西化,社会中出现“回归苏联”运动似乎是顺理成章的。[12]  

 为什么俄罗斯当年不顾一切西化之后,现在会出现“回归苏联”的运动?除了苏联的强国地位之外,对于俄罗斯民众来说,概括起来,可能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为当今俄罗斯民众无法忘却  

 当今的俄罗斯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评价历史时,执政者也无意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制度的优劣种种,而是立足现实,利用国家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一页,填补苏联解体后留下的思想真空。如莫斯科大学 历史系 教授巴尔新科夫说:“历史的评价应该有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爱国主义。”[13]但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两种制度的根本区别还是无法淡化。“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苏联改变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的命运,使人民摆脱了被奴役被剥削地位,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人。这种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关怀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使人民群众获得平等、自由发展的权利和空间。而私有制决定了社会的基本原则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社会公正和公平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也无法得到体现。两种社会制度下,即便是经济同样高度发展,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也有本质的区别。  

 谢尔盖的分析很深刻。他说,在斯大林时期,苏共能够给予人民最宝贵的、其余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所不可能给予的财富,即让最普通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按照他们的理论,工人农民出身的人丝毫不低于贵族和资产阶级。黝黑、卑贱的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对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判断标准,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等级制,使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出身或者财富,再也不是社会地位高低的象征和标志。[15]因此,苏联是与国家的发展规模、大国威力结合在一起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失业、恐怖主义和民族冲突,人们的关系朴实而纯净,有保障的教育制度使人人平等、人民是社会主人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俄罗斯经济在2008年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呈持续发展态势达8年之久,但民众感受不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是金钱主宰世界。94%的国民表示:他们完全无法主导或者只在极小程度上能影响当前俄罗斯发生的事情。[16]莫斯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缅希科夫认为,俄罗斯经济的实质是僵化的寡头垄断。这种体制的主要制度性特征有:寡头垄断和独家经营而不是竞争盛行;寡头金融——工业集团与相对说来发展不充分的银行业一起占据支配地位;企业寡头与政府密切结盟,但后者在指导经济方面的作用仍然非常软弱;总利润在GDP中所占份额过高,收入和财富分配方面的不平等高得过分;影子部门——腐败和有组织犯罪在GDP中所占份额过大,而高额利润是刺激某些领域贪污发展的基本因素。[17]俄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精英研究中心负责人则在2008年8月指出,国家实际上是由具有战略意义的70个俄罗斯公司进行管理的。这些公司主要分属四个领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军事工业综合体、核能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公司。[18]  

 进入2008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殃及俄罗斯,出现了卢布急剧贬值、通胀加剧、资本外逃严重、失业人数陡增、企业开工严重不足等危机态势,并且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已经大降,标准普尔9年来首次降低了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危机时刻,苏联时代的国家威力成为民众首选的摆脱危机之举。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报道,半数以上俄罗斯人希望银行和大型企业国有化。民众表示:本应拯救国家,然而官员们都在忙着挽救自己的生意,他们没有考虑民众的命运。[19]前苏共领导人利加乔夫撰文说,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俄罗斯走出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在于,将国家权力、财产和苏维埃国家,归还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20]波兰前副总理兼财长格热戈日科沃德科在其新作《世界运动》中,专门讲到了新自由主义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他说:在1990年,在俄罗斯主要不是处在西方顾问的影响下,而是处在西方利益的控制下。俄罗斯后来出现的长达10年的衰退期,皆因为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并且,正是新自由主义导致了目前世界的经济危机。[21]俄一些左翼学者提出,大规模的危机已经迫使世界承认,最后的“官方”乌托邦——资本主义全球化梦想已经死亡,对全球化概念的责骂已远远超过了当年对苏联共产主义的责骂。[22]  

  2.苏联时期全面的社会保障和国家义务教育制度,让当今俄罗斯人深感怀念  

 至少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在苏联人民生活中发生了某些积极的变化。苏联在严格限制公民政治权利的同时,使公民的社会保障维持在很高水平上。威权主义国家把犯罪活动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不允许民族冲突和其他性质的内部冲突发生。于是,老百姓得以过上有保障的、初步富裕的、安全的生活。[23]苏联长期以来基本不存在失业现象,相当多部门还面临着劳动力的短缺,社会收入的分配愈益平均化。在普及全民教育方面,1984年苏联的中学入学率即为100%,而美国同期的中学入学率为95%,法国为90%,西德为80%,巴西仅为36%。在社会治安方面,苏联一直以社会秩序良好闻名,显著优越于一些犯罪率高的西方国家如美国、意大利。[24]  

 现在的俄罗斯,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已经不可能得到苏联时期那样全面的社会保障,不可能获得平等共享的教育和医疗帮助了。目前,60%的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卫生体系形势严峻[25];大约70%的俄罗斯人认为,他们无法获得优质高等教育。[26]2008年初,梅德维杰夫接替普京执政,俄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社会政策中心主任贡特马赫尔认为,俄罗斯新总统将面临五大社会问题:第一,财产分化持续蔓延。国家还没有掌握推行有利于保障最低收入居民的有效的再分配政策。第二,多数居民(甚至包括中等生活水平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恶化。优质的卫生保健和教育在越来越大程度上需要付费,只有15%-20%的国民有能力保持自身高水准的健康状况,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富有竞争力的教育。第三,尽管俄罗斯的人口情况有所好转,但国家人力资源仍然紧缺。如果没有理性的移民政策,劳动力市场形势就不可能正常。第四,通货膨胀的上扬将使近4000万退休人员陷入极其艰难的生活状况之中。同时,俄罗斯的平均退休金相对于国内平均收入在不断下降。第五,今后居民消费的天然气、水、电费用会不可避免地成倍增长。能源消费价格提高不仅会导致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下降,也会使中产阶级的利益遭受极大损害。[27]  

 这些在苏联时期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此严重困扰着俄罗斯政府。鉴于此,俄罗斯人自然会怀念苏联时代全面而稳定的社会制度了。  

   3.苏联时期的社会安全感,令当今俄罗斯人难以忘怀  

 《俄罗斯记者周刊》评论说,在当今的俄罗斯,如果具体分析,“安全感”这个词的使用率最高,在苏联剧变后成百倍地增长。在苏联时期,因为拥有无限权威的组织——国家安全委员会,那时的人们不仅不担心社会、人民生活安全,也不敢随便谈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任何事。不过如果没有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思想,也不会有什么麻烦。可是现在,“安全感”这个单词在一切领域都是关键词——从高层政治家到普通公民的寓所。[28]尽管俄罗斯政府力出重拳,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但民众的不安全感仍然居高不下。  

   2008年1月25日 ,俄内务部社会秩序维护司代司长阿尔塔莫什金在接受采访时不无遗憾地表示,俄罗斯目前的犯罪率高于苏联时期。2002-2006年,在内务部登记的犯罪数量比苏联增加了一半。[29]俄杜马安全委员会代表说,人们在20世纪90年代对俄罗斯犯罪率将有所下降的乐观预测落空了。俄内务部每天都会收到5.77万条有关犯罪或者其他事故发生的消息。俄罗斯每10万名常住居民中,就有626人在监狱中长期服刑。这个指标比美国(735)低,但比英国(140)、德国(90)和日本(60)要高得多。这就是说,俄罗斯每1/10的公民会同法律发生冲突。那些在剥夺自由的地方度过部分生命的人犯罪经验增加,失去同社会的联络,他们会有意识地把犯罪才能用在反社会上。[30] 2009年5月21日 ,俄检察院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不无忧虑地透露,俄罗斯以民族仇恨与敌视为由的犯罪数量在10年内几乎翻了一番,增幅达到68%,而大部分极端主义犯罪主体是未成年人。[31]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说明,俄罗斯的社会安全问题还非常严峻。多数俄罗斯人甚至希望将所有的特工机关合并成统一的苏联克格勃式的国家安全机构,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安全,保障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4.私有制条件下的贫富严重分化,使当今俄罗斯普通民众向往回到苏联  

 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俄罗斯,即便是进入了经济极大好转的普京时代,其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依然非常严重,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令普通民众无法不想念苏联。  

   2008年3月5日 ,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年度富豪排名榜前20名中,就有4名俄罗斯富豪入选。在苏联解体的16年后,俄罗斯以拥有87个亿万富翁的数字,继美国之后首次荣居第二位,远超德国(59)。而德国占据第二名已长达6年之久。[32]《福布斯》杂志还公布,俄政界高层中的亿万富豪人数排名已达世界第一。俄议会中共有12名亿万富豪,总资产共计410亿美元。连续8年担任俄国家杜马议员的克里莫夫排名第一,其名下资产共计175亿美元。[33]对于俄罗斯的贫富严重分化现象,俄联邦审计署署长斯捷帕申表示,俄亿万富翁的数量同国家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不符。他说:“从2000年开始,居民实际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但是公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在继续扩大,我不害怕这样说,已经达到了危险的水平。”最富有和最贫穷的10%的俄罗斯人,其收入之差,从2000年的13.9倍提高到了2006年的15.3倍。而据俄科学院专家评估,这一差距甚至达到了30倍,莫斯科市为41倍。[34]  

 俄罗斯的腐败程度也达到了8年来最高水平。 2008年10月24日 ,国际透明组织资料表明,俄罗斯在世界180个国家中落居第147位,与肯尼亚、叙利亚和孟加拉国并列。专家评估称,受贿官员的收入超过俄联邦国家预算总额的1/3,仅海关每年受贿就高达200亿美元。[35]戈尔巴乔夫时期揭露的苏共腐败情况与其相比,可谓九牛一毛。百姓对腐败问题甚至到了绝望地步。 2009年2月27日 ,《独立报》载文称,俄罗斯腐败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国家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国家的基本支柱。绝大多数法官、检察官、林管区和水电系统的管理者,海关、税务部门和市政府官员以及杜马议员,不受任何管束,任意收受贿赂、拿回扣、开好车和从事其他恶劣活动。这就是俄罗斯的现实。[36]尽管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已于2008年12月签署了《反腐败法》,又于 2009年4月18日 签署了多项旨在根除腐败的政令,要求俄政府公职人员必须每年公开年收入,但是,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2009年4月27的调查显示,58%的人仍认为贪污受贿现象从根本上不可战胜。[37]  

 这些身价为天文数字的亿万富豪及目前俄社会腐败的规模,对于普通的俄罗斯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与这些富豪和贪官污吏相比,大多数俄罗斯人的情况就相当不乐观了,以天壤之别都不足以表达其间巨大的差距。  

  2007年12月,俄罗斯有223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工资低于3809卢布。贡特马赫尔表示,如果以最低消费参数来计算,超过1/3的俄罗斯人都是“穷人”。[38]贡特马赫尔说:“俄罗斯居民贫富分化与欧洲完全不同,却与巴西、哥伦比亚有着相似之处。这些国家中有一小撮富人,但大多数老百姓都很穷。而且根据官方资料,俄罗斯居民的贫富分化还在继续增长,虽然不像90年代那么迅速。”他认为,问题不仅在于有人挣得少,有人挣得多,还有相当大的机会差异使俄罗斯人对不公平、不公正感到不满。医疗制度实际上分成收费医疗服务、内部医疗服务和免费医疗服务三种。有钱人享受收费医疗服务,供职于优势资源公司的人享受单位内部医疗服务,而其他人则接受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免费医疗服务。教育领域同样如此,这种机会差异加重了分化的后果。在俄罗斯大约还有30%的居民,其收入仅限于购买基本食品,几乎算计着每个卢布的开销。[39]而对于俄罗斯的贫困阶层,那些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人来说,2008年的通货膨胀则不低于25%。这将导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贫困人口,从2007年的1890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2000万人。尼古拉耶夫强调:“这是21世纪俄罗斯贫困人口数量首次增长。”[40]  

 面对俄罗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俄罗斯人的眼里,苏联成了社会稳定和生活保障的同义词。人民对苏联的怀念之情,有时甚至通过一种直观和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目前,虽然只需要交100卢布就能更换新的护照,但还有近20万俄罗斯人仍在使用苏联护照。[41]而在2008年9月,爱沙尼亚两家农场自己宣布成立了“爱沙尼亚苏维埃共和国”,农场主人塔姆、萨阿尔说:“我们不想再生活在资产阶级的爱沙尼亚,那里谁也不管普通老百姓,木材都被砍伐光了,到处都是失业和腐败现象,那里都是北约和美国人说了算,而法西斯败类却在办庆贺活动。”两家农场的居民成立了自己的苏维埃政府,政府成员包括来自俄罗斯的共产党人。他们还成立了“民兵”来保护新“国家”的边境。[42]尽管这一举动不会具有法律意义,但是,其怀念苏联社会主义之情,相信苏联国家的人民都会为之而动容,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  

   

三、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失望重归苏联立场  

   

 俄罗斯人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曾经是寄予厚望的。1990年,戈尔巴乔夫因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苏美关系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完全采纳了以急剧转向西方资本主义为目标的“休克疗法”。但是现实呈现的却是“超级大国”的衰落和被西方掌控的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欧美根本无意将俄罗斯引入“西方文明世界”。近年来,几乎在所有战略方向上,俄都不得不直面来自西方的挤压。所有的东欧前华约国家都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也有些加入了西方阵营,或者公开表达了对莫斯科的蔑视。俄罗斯在欧洲地区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孤独。[4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在1997年和2002年进行了两轮东扩,苏联时期的战略空间已经成了俄罗斯的历史记忆。2008年,北约又开始酝酿第三轮东扩,其中毗邻俄罗斯西南和南部的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是北约的主要发展对象。  

 在这些残酷的现实面前,俄罗斯人终于认清自己曾经一厢情愿的可悲之处,转而在各方面重振苏联时期大国雄风,走自己的强国之路。俄罗斯民众也在历史中总结了教训,认识到,国家的“民主化”和“资本主义化”并不能帮助俄罗斯成为与西方权利平等的伙伴,美国在从各条战线向俄罗斯发起了全面进攻,俄罗斯民众期盼的“民主”和“自由”的幻想已经破灭。[44]2007年6月,俄社会舆论基金会的调查显示,排斥西方价值观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主张走“有俄罗斯特色道路”的俄罗斯人从6年前的53%增加到了74%。[45]几乎一半的俄罗斯人认为美国的目标是彻底摧毁俄罗斯,美国是俄罗斯的最大敌人。[46]俄地缘政治问题科学院院长伊瓦绍夫认为,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犯了一个错误,选择了倾向西方价值观和听信西方作为地缘政治的指导思想。他说,“今天,我们需要客观评价西方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衡量西方在国际强大金融组织面前展示的软弱,同时不仅仅在战场上寻找盟友,而且还要在寻找全球系统性危机解决办法中在南方和东方寻找盟友。”[47]  

 进入2008年以来,俄罗斯反美情绪愈益严重,俄美相互不信任度不断增加。 6月11日 ,美国务卿赖斯称美国对俄罗斯过去8年来的国内政治发展“极度失望”。[48] 8月8日凌晨 ,格鲁吉亚仰仗美国靠山,无视“奥林匹克休战”原则,在南奥塞梯与当地武装力量爆发武装冲突,实际上是格鲁吉亚与俄罗斯驻扎在当地的维和部队发生冲突; 11月2日晚 ,数千“支持克里姆林宫青年组织”成员聚集在俄驻美使馆外举行反美示威游行,抗议美国的外交政策。[49] 11月5日 ,梅德韦杰夫的首次国情咨文报告中,指责格鲁吉亚军队进攻南奥塞梯是美国政府单边政策导致的结果,称有必要建立多个机制,冻结国际社会中某些成员作出的错误、自私,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决定。[50]不日,《纽约时报》配上一幅苏联时代红场阅兵式的照片,发表文章说,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如此刻薄地向他未来的美国同事表达了祝贺。[51]如此种种,俄与欧美的这种对立情绪与互不信任,敏感与激烈反映,可以说是苏联剧变以来,十几年间,欧美对俄罗斯歧视与压迫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作用,迫使俄罗斯重新评价西方对俄罗斯的真正态度。俄罗斯不可避免地回忆苏联时期在世界事务上,苏联与美国平分秋色,几乎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里都能够拥有发言权的昔日辉煌。也因此,重评斯大林,重评苏联历史,重温苏联时代强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俄罗斯与欧美反目的历史心理支持。  

   

四、几点认识  

   

 第一,当今俄罗斯政界怀念苏联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立场上的。政府采取的一些恢复苏联传统的措施,以俄罗斯各阶层各方面力量都能接受为原则。同时,一方面恢复苏联时的一些传统,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满足其他社会思潮和社会意识的需求。如,普京支持重新安葬俄国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和沙俄将军安东·邓尼金; 2008年5月9日 俄罗斯阅兵式8000多名军人的新制服同时突出了苏联和沙皇俄国时期的特征。 10月1日 ,俄最高法院主席团裁决为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恢复名誉。[52]还有,因为国家主要经济命脉实际是掌控在大资本家手中的,因此,俄罗斯政府也尊重现实,以稳定社定、稳定经济形势,保证俄罗斯经济持续发展为大局。普京表示,“俄罗斯经济不可能也不会进行国有化,这不是我们的任务。扩大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存在,是被迫采取的措施,具有暂时性。”[53]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其国情咨文报告中强调:“公民的政治自由和他们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54]所以,俄罗斯政界无论是恢复苏联传统,还是恢复俄国沙皇时期的特征、稳定俄罗斯大资本持有者,其主要目的还在于团结俄罗斯社会各阶层,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实现强国梦想。  

 第二,不同的阶级阶层怀念苏联、斯大林有着不同性质。俄政府、学界,俄罗斯大资本家阶层、中产阶级,俄罗斯各党派、广大民众对于苏联的怀念有所相同亦有所不同。共同之处是,都怀念苏联时期的大国地位。而俄共和广大民众则更多地怀念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普通民众对苏联的怀念,是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后的真切感受。尽管对于苏联的看法,俄罗斯并不是一种声音,依然有不少俄罗斯人并不怀念苏联。但是,这种怀念和惋惜之情远远超过了苏联解体时的1991年。  

 第三,俄罗斯人怀念苏联目前看还不会引发社会主义革命。怀念还处在较低层次,不足以构成对俄罗斯社会制度的冲击。但是,这种怀念却印证了邓小平的一段精辟论述:“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55]俄罗斯民众怀念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现象,是以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够将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实现人的解放作为己任。也因此,无论国际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管前进道路上出现什么样的重大挫折,共产党人都要坚定信心,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第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发展进步的总体趋势和一般规律。苏联剧变后,俄罗斯走过的曲折之路,俄罗斯人民怀念苏联的社会思潮,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真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李慎明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综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之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48页。  

[2] 李亚龙、方亮:《俄罗斯教科书重新评价斯大林》,《环球时报》 2008年8月26日 。  

[3] 斯坦尼斯拉夫·缅希科夫:《俄罗斯资本主义剖析》,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0、11期。  

[4] 亚历山大·戈洛夫科夫:《苏联解体十五年的总结》,载《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  

    [5] 殷娜:《俄罗斯数千人在美国使馆外举行反美游行》,《环球时报》 2008年11月3日 。



[1]  参见吴恩远:《俄罗斯重新评价斯大林》,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2] 《俄罗斯民众期盼回归苏联时代》,新华网, 2008年5月22日 。  

[3]  俄罗斯《新闻时报》 8月25日 ;方亮:《俄罗斯教科书重新评价斯大林》,《环球时报》 2008年8月26日 。  

[4]  亚历山大·戈洛夫科夫:《苏联解体十五年的总结》,载《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  

[5]  张树华:《普京的治国思想》,新华网, 2002年12月2日 。  

[6] 《俄悄然刮起苏联风 怀念昔日强大寻找辉煌感觉》,《环球时报》 2007年1月26日 。  

[7] 《曾获苏联劳动勋章的俄罗斯人将领取国家津贴》,俄新网RUSNEWS.CN, 2006年8月29日 。  

[8] 《俄罗斯民众期盼回归苏联时代》,新华网, 2008年5月22日 。  

[9]  李慎明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综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之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48页。  

[10]  Сергей Андреевич Дзюба.Тирания именем 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и Авторитет Сталина связан в сознании людей с гуманитарными достижениями его эпохи//“Независимая”2008.3.18.  

[11]  Ольга Андреева, Григорий Тарасевич, Сергей Шейхетов ∕∕Хочу в СССР∕∕“Русский репортер”№27 декабря 2007.  

[12] 《俄罗斯“回归苏联”成时尚》,新华网, 2007年11月30日 。  

[13]  李亚龙、方亮:《俄罗斯教科书重新评价斯大林》,《环球时报》 2008年8月26日 。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3页。  

[15]  Сергей Андреевич Дзюба.Тирания именем 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и Авторитет Сталина связан в сознании людей с гуманитарными достижениями его эпохи // Независимая2008.3.18.  

[16]  马克西姆·克兰斯:《为什么俄罗斯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俄新网RUSNEWS.CN, 2007年10月22日 。  

[17]  斯坦尼斯拉夫·缅希科夫:《俄罗斯资本主义剖析》,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0、11期。  

[18] 《调查显示:莫斯科人收入差距大》,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8月15日 。  

[19] 《民调:半数俄罗斯人希望大型企业国有化》,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10月24日 。  

[20]  Е·К·Лигачёв//Кризис экономики – кризис системы//Советская  россия,2009.3.17.  

[21]  Иван Антонов//Неолиберализм не принес пользы России//Известий,2009.9.7.  

[22]  Виталий Лейбин//Где взять мечту//«Русский репортер» №11 (90) / 26 марта 2009.  

[23]  亚历山大·戈洛夫科夫:《苏联解体十五年的总结》,载《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  

[24]  振东:《也谈苏联》,http://www.xiaolaotou.com/world.files/cccp.htm  

[25] 《民调显示:俄罗斯人对卫生体系不满》,俄新网RUSNEWS.CN, 2007年5月23日 。  

[26] 《大多俄罗斯人都无法获得优质高等教育》,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9月8日 。  

[27] 《俄专家:新总统面临五大社会问题》,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3月3日 。  

[28]  Ольга Андреева, Григорий Тарасевич, Сергей Шейхетов ∕∕ Хочу в СССР ∕∕“Русский репортер”№27 декабря 2007.  

[29] 《俄内务部:俄罗斯犯罪率高于前苏联》,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1月25日 。  

[30] 《杜马: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对犯罪率下降的预测落空》,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9月24日 。  

[31] 《俄称民族主义犯罪10年间增加近一倍》,俄新网RUSNEWS.CN, 2009年5月21日 。  

[32] 《俄罗斯跃升为全球亿万富豪人数第二大国》,俄新网RUSNEWS.CN纽约, 2008年3月6日 。  

[33] 《俄罗斯议会亿万富豪人数排名世界第一》,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4月2日 。  

[34] 《俄审计署长:俄罗斯亿万富翁数量与经济规模不符》,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3月26日 。  

[35] 《俄罗斯腐败程度更是达到了近八年来最高水平》,《官员受贿收入超俄罗斯国家预算三分之一》,《俄罗斯海关每年受贿多达200亿美元》,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10月24日 、 9月25日 、 7月22日 。  

[36]  Николай Усков∕∕Кризис цинизма :России нужны идеалисты∕∕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2009.2.27.  

[37] 《民调:俄罗斯人深信贪污腐败不可战胜》,俄新网RUSNEWS.CN, 2009年4月27日 。  

[38] 《七分之一俄罗斯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俄新网RUSNEWS.CN, 2007年12月24日 。  

[39] 《学者认为俄罗斯社会分化继续扩大》,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1月25日 。  

[40] 《专家称今年俄罗斯通货膨胀对穷人来说超过25%》,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7月14日 。  

[41] 《近20万俄罗斯人仍在使用前苏联护照》,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4月26日 。  

[42] 《爱沙尼亚两家农场宣布成立苏维埃共和国》,俄新网RUSNEWS.CN圣彼得堡 2008年9月3日 。  

[43]  参见常喆、曾望:《俄回击西方战略挤压》,《环球时报》 2007年1月24日 。  

[44]  А. С. Сенявский∥ХХ съезд КПСС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оссийской истории "Круглый стол" Институ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истории РАН∥《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No1. 2007.  

[45] 《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美国是一个不友好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主张国家走特色道路》,俄新网RUSNEWS.CN, 2007年6月25日 、 8月13日 。  

[46] 《俄罗斯人反美情绪上升》,《环球视野》摘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008年2月18日 。  

[47] 《俄学者:俄罗斯还需要在东方与南方寻找盟友》,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8月27日 。  

[48] 《赖斯:美国对俄罗斯国内政治发展极度“失望”》,俄新网RUSNEWS.CN,  6月11日 。  

[49]  殷娜:《俄罗斯数千人在美国使馆外举行反美游行》,《环球时报》 2008年11月3日 。  

[50] 《梅德韦杰夫指南奥冲突是美国外交路线所致》,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11月5日 。  

[51] 《专家:欧洲人对俄总统国情咨文带有寻衅语气倍感吃惊》,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11月7日 。  

[52] 《俄最高法院主席团裁决恢复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名誉》,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10月1日 。  

[53] 《普京:俄罗斯经济将不会国有化》,俄新网RUSNEWS.CN新奥加廖沃, 2008年10月29日 。  

[54] 《公民政治自由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俄新网RUSNEWS.CN, 2008年11月5日 。  

[55]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383页。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1/468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