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吕加平:美国民主党的候选人也需要换一换了

作者:吕加平   来源:红色文化网  

       

美国大中东战略之五  

美国民主党的候选人也需要换一换了  

吕加平  

( 2008年8月12日 )

         笔者在 8月7日 的文章中介绍了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U S oldman” ®麦凯恩对自己的副总统竞选搭档紧急换人的情况,那么民主党的竞选候选人又怎么样呢?是否也需要作些更换调整呢?我们不妨也来关心一下。

         美国民主党经过初选,产生了两位争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争者,一位是黑人参议员奥巴马,另一位是女参议员希拉里。由于他们两人在民主党圈内的拥戴者基本相当,竞选实力不相上下,所以竞争得非常激烈,直到六月份因奥巴马在选举人票上多了希拉里200张,才以微弱优势首先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然而希拉里虽以微弱差距暂时落后奥巴马,却并不意味着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一定会落败于奥巴马,希拉里可以继续她的竞选活动,直到八月下旬召开的民主党全国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推举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为止。而由于希拉里有着比奥巴马更资深的从政阅历,积淀更厚重的政治经验,更具影响的社会知名度和媒体吸引力,更深厚的民主党内人际关系以及广泛的社会阶层与族群基础,尤其作为当今美国政坛杰出的女政治家,其睿智才华以及在美国妇女中的声望能与之比肩项背者,屈指无有。加上她仍有1800万人的拥戴者粉丝和更多的妇女支持者,其丈夫又是有着治国成功经验和世界政治影响力的前两届美国总统克林顿,因此不论从那方面说,希拉里都应当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希拉里不主动退出总统提名资格争夺,继续竞选到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推举出正式总统候选人之时,可以肯定,希拉里和奥巴马为使自己取得总统提名资格的相互缠斗,使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竞争将演变成导致民主党四分五裂的派系之争,而民主党内奥巴马、希拉里这种鹬蚌相争的结果,必然是共和党及“ U S oldman ” ®  麦凯恩渔人得利,入主白宫。因此,为了维护民主党的团结统一和竞选大局,防止因总统候选人提名之争导致党内分裂,希拉里在奥巴马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后,主动宣布放弃继续竞选,号召支持者转投奥巴马,表现出成熟政治家的睿智与以大局为重的气度和胆识。而奥巴马在取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后,也应该高姿态、大度宽容地邀请希拉里担任自己的副总统候选人,并对她的丈夫、前总统克林顿诚表尊重。如果他真能这样做,就很有可能使民主党在这次大选中战胜共和党而问鼎白宫,那他也就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而希拉里则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总统。

         然而遗憾的是,在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和希拉里弃选并明确支持奥巴马后,奥巴马并没有正式邀请希拉里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只表示希拉里在副总统人选的遴选之内,而透过媒体放出来的消息却是奥巴马认为希拉里最多只能在他的内阁里任个职位,不能担任他的副总统。这表明真正的两党竞选还没有开始,奥巴马却已在排斥希拉里并在考虑自己内阁的组成人选了,这也就难免使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成员去关注自己在未来政府中的身份职务和地位权势了。也就是说天上飞的大雁还没有打下来,奥巴马与其竞选班子就在盘算究竟是红烧还是白烧和给谁分翅分腿分肉、并作为律师要为此拟定契约了。然而希拉里这时却在考虑,如果自己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予以介入,必然会引致奥巴马和希拉里竞选团队的重新组合,于是在新的竞选团队是以谁的班子为主的问题上必然涉及到两个竞选团队主要成员未来的个人权位和利益,他们就会在前台幕后上跳下窜、狼奔豕突,为谋取自己未来的私利和官职而百般算计,这种建筑在沙滩上的内耗争斗所导致的分裂局面,必然会给民主党的竞选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希拉里在宣布退出总统提名资格竞选后见奥巴马没有提出正式邀请她出任副总统候选人,也就顾全大局不去相争地径自回到选她当参议员的纽约州去了。

         奥巴马之所以没有大度宽容地邀请希拉里当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是因为他担心一旦民主党真的选胜执政,自己的总统权力和执政作用肯定会被已成为副总统的希拉里和其身后的前总统克林顿所挟制,内阁要职也会被他们的人挤占,谁掌实权还有一争,搞不好自己有可能会成为希拉里的政治傀儡或象征性摆设。因此,奥巴马在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后也就干脆不去邀请希拉里出任副总统候选人,对拥戴希拉里的这一大块民主党竞选支持者资源持不置可否的冷漠态度。

         奥巴马这种不顾民主党选举大局所表现出来目光短浅和胸襟狭窄的小肚鸡肠心态,果然给民主党的竞选带来了不利的负面影响:希拉里在被排斥后退而不助,克林顿更是怒气冲冲,耿耿于怀,他甚至说自己绝对不可能主动帮奥巴马,除非奥巴马“亲我的屁股”,主动来请,自己才会去帮他竞选。而希拉里的落选和被排挤,使得有20%以上的支持者粉丝表示要转向支持共和党麦凯恩,更多支持希拉里的社会阶层和社区族群对自视过高的奥巴马表示不满,媒体上对他讽刺挖苦的笑话倾巢而出,而这也正好给共和党和麦凯恩增加了攻击和贬低奥巴马的口实,因此也就大大削弱了民主党对共和党的竞选力。奥巴马的民调支持率从大大超过麦凯恩,直落到与之持平,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再这样发展下去,大雁可就真要飞走了。

         奥巴马看到了这种对民主党团结和竞选不利的严峻形势和困难局面,只得放下架子,再回过头去请求希拉里出面帮忙,共赴党难,扭转乾坤。但是这样一来,却使以往民主党正副总统候选人提名规则与推举程序所存在的不合理陈疴弊端被翻了出来,并出现了有利于希拉里而不利于奥巴马的上屋抽梯、反客为主、树上开花的新转化:

        1、希拉里虽然为了照顾民主党选举大局和服从党的纪律而要为奥巴马助选,但她必然要继续走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竞选美国总统的既定目标,因此她这样做只是把球踢给奥巴马,使其陷于进退两难之境,从而可以使自己争取主动、静观势变;

  2、在初选时,希拉里在多数主要票仓的大州领先奥巴马,只是在持有特权的选举人票上比奥巴马少了200张,因此实际上她并没有真的选输,仍拥有与奥巴马旗鼓相当的竞选实力。正因为如此,希拉里荣归从政服务地纽约后,丝毫没有落败之象,反而容颜焕发,受到了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纽约州长帕特森以及那些选战捐款大户等政商名流们英雄般的追捧欢迎,她的拥戴者粉丝们更是丝毫不减对希拉里支持的热情,这也就对民主党及奥巴马形成极大的压力;

     3、客观而言,奥巴马实际上只是一位精通提案操作的律师参议员,善长煽情作秀演说的政治人物,而不是一个是有着自己明确的国家战略、丰富的从政经验和扎实的实干能力的政治家。因此希拉里的支持者们都认为希拉里不仅理所应当地成为副总统候选人,而且还应该重新制定规则并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的提名选举,把希拉里推举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而取代奥巴马。所以不久前有传闻称,希拉里阵营有意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临时动议,要求在正式提名奥巴马之前,先就希拉里的候选资格举行记名投票,让她的支持者先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而并不认为自己提名选举失败的希拉里更是认为也应该重新进行提名选举,以证明自己与奥巴马相比谁胜谁负的实力与能力。因此,为了实现民主党的最高政治利益,并达到可以由自己入主白宫执政的目的,希拉里制定了如下的计划:

         第一步,首先会接受奥巴马要求党内和解和帮他助选的请求,但其交换条件是,奥巴马应提名希拉里为副总统候选人,并为她清偿选债;

        第二步,在 8月25日 -27日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给希拉里的支持者们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说法,而希拉里的支持者们则提出要求,改变党内超级代表选举人票的民主党选举制度,实行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一人一票的公投选举新制度,重新在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民主推举,选出能够真正体现民主党党心民意、有胆有识、志在必胜的总统候选人。

         由此可见,对于面临分裂危险和奥巴马心胸、能力不尽人意的民主党来说,其正副总统候选人确实需要重新进行更换调整了。而在这次用公投选举的选举新方式新制度所作的重新更换调整中,如果还是奥巴马获胜,那么希拉里也就只能屈就担任副总统候选人而无话可说;如果希拉里获胜,这表明她确实强过于奥巴马,理应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而为了进一步加强民主党内团结和对共和党的竞选力,她应该海量大度地邀请奥巴马为她的副总统竞选搭档。与此同时,希拉里还必须做两件事,一件是从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立场出发,调整民主党执政的战略路线,支持美国的大中东战略,并公开表示重视拥有3000万人口的库尔德民族立国意愿;另一件是,因为奥巴马得到了肯尼迪家族的支持,所以希拉里应该高度评价肯尼迪的丰功伟绩,并向他致敬(今年是肯尼迪总统遇害四十五周年),勉励自己要像肯尼迪总统那样鞠躬尽瘁、恪履职责、努力为美国人民服务,带给美国一个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的新疆界。希拉里只要保证做到这些,她也就拥有了足够的本钱和实力可以去和“U S oldman” ®麦凯恩为争夺执掌白宫的美国最高权力决一雌雄了,于是,她的支持者们也会向她狂热地欢呼:

“ Queenbee Hil ” ® --- “ 蜂王!

    这时的希拉里,就会像世界历史上“采阳补阴”成功治国的中国武则天夫妻皇帝和俄国叶卡特琳娜夫妻沙皇一样,成为世界现代史上第一对美国的夫妻总统。美国人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她一定会比撒切尔夫人做的更好,更成功。

                                (3700字)

 作者系中国二战史研国!究会会员。联系地址:湖南省邵阳市东风路175号省祁剧院 

      邮编:422001  电话:0739—5222053    email: jiapin_2@sina.com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1/332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