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挑战与应战--中国的南亚战略及发展趋势

作者:zhang88   来源:红色文化网  

   

挑战与应战--中国的南亚战略及发展趋势

   

战略问题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热情与关注,全球战略格局深刻变化的时代尤其如此,这一点,目前在中国表现得非常明显和突出。但是,人们的视线又往往受媒体舆论左右,就如哪里热闹就哪里扎堆一样,人们对战略问题的关注点也往往跟着新闻热点转,这一点在中国同样表现得非常突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印关系。每当媒体报道说印度又在对中国鼓噪放言、拉开架势的时候,人们的眼球就都转了过来并瞪得很大,而当热劲过去,遥远西南边陲就又从人们的视野中漂走了,那个地方在演绎着怎样的战略过程又往往被人们所忘却。这其实是很不应该的。事实上,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正在成长为一支重要的战略力量,而南亚历来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板块,印度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一战略区域与中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关系,可以预见,面向南亚,面向印度洋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设计将越来越成为中国战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越来越成为必须加以认真对待的一个战略方向。所以,认真地分析目前中国的南亚战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思考,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中国战略布局最完备的地方  

    当今中国面临着若个相对独立的战略方向,大体说来有这样几个:东北方向——面向朝鲜半岛;东南方向——面向台湾和美日;西北方向——面向中亚;西南方向——面向印度。上述几个方向,中国都面临着现实的军事战略压力,都必须认真加以应对,都必须认真地进行谋篇布局,进行全面细致的战略构筑。其中,西南方向面向印度面向南亚的战略构筑是目前最完备的,这是因为,一是这里有坚定有力可以信赖的战略盟友,是上述几个战略方向中唯一置对手于两线作战的战略方向,巴基斯坦承担了印度大部分战略压力,使中国节约了大量的战略资源,如果没有巴基斯坦,中印边界上兵力对比立刻就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二是在战略上基本上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牢牢掌握着战略主动权。印度除了时不时能祭出达赖这个玩艺摆布几下子外,再没有可以拿捏中国的地方,而中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筹同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孟加拉等国战略关系的程度及火候,牢牢地把握着战略上主动权。直白地说,卖给巴基斯坦等的每一件现代化武器,都等于是扎在印度的心口上;三是在军事部署上,中国居高视下,印度人口密集的主要工业目标都在战略浅近纵深内,几乎全部在中国的打击之下,对中国来说,通常的战术武器面向印度方面就具有了战略意义,军事效能因此翻番,事半而功倍,而印度则处在总体上仰攻的不利局面,且离有价值的军事战略目标遥远,通常可以看做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技术装备到这里完全不具备战略价值,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军事机器的效能因此大减,所谓事倍而功不及半。所以,尽管我们经常听到印度叫嚣什么打到北京,派航母舰队到南海作战云云,不过是说大话给自己壮胆,根本改变不了总体上不利的战略格局。  

    战略布局起源于战略设计,没有好的设计就不会有好的布局,但布局最终实现要靠坚决有力的行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个大战略行动完成了三大方向的战略布局:抗美援朝把美军赶回“三八”线,完成了东北方向面向朝鲜半岛的战略布局;抗美援越最终把美国赶出了东南亚,解除了南中国海方向的战略威胁;中印边界反击作战沉重地打击了印度的扩张野心,给西南方向的战略布局举行了一个伟大的奠基礼。正是在中印边界反击作战的基础上,成就了中国对整个南亚战略局势的不可动摇的重大影响,推动中巴结成了坚定的战略同盟。所有这些,都是老一辈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的战略遗产,从一定意义上说,近几十年来我们是一直在吃过去的老本:所谓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在吃过去的战略老本,南海问题是在吃过去的老本(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当年把美国赶出东南亚,今天中国在南海方面将面临怎样恶劣的战略局面),在对印关系上,也完全是在吃过去的老本。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近几十年来,中国在战略上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新的值的一提的重要建树。  

    二、局势的新发展孕育着新的挑战  

战略问题很难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啃战略遗产的老本也终有啃不下去的那一天,战略形势时刻处在动荡变化的过程中。尽管面向南亚方向的战略布局堪称是最完备的地方,但形势的发展使这个方向上也正在孕育着新的危机与挑战。  

1、印度进入了空前的战略活跃期  

今天的印度在战略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  

其一,不断增长的经济使印度飘飘然以为自己是世界上主要经济大国,而且在西方的热捧下,印度还信心满满地要超越中国。在经济实力的支撑下,印度要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要做有声有色世界性的战略大国,自认为很有与中国战略对抗的实力基础。  

其二,印美战略接近给印度打了一支很起作用的强心剂。让印度不仅以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自傲,更重要的是印度把自己也当作了西方社会(有时也称国际社会)的一员,可以背靠美国这棵大树了。有了美国的战略支援,印度自然就底气足、胆气壮,可以没有顾忌地与中国放手一搏了。  

因为有了这两个资本,所以目前印度在战略上是空前活跃,贯彻的是北上南下西压东进全面进攻的方针。北上,就是加强北方的面向中国的战略准备:在大张旗鼓地整修边境道路、修建边境机场的同时,又是组建什么山地军团,又是什么成立快速反应部队等等,自己在一边闹得个不亦乐乎。印度陆军参谋长卡普尔甚至公开声称,印军正着手修改战争理论,借鉴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和“空天一体战”理论,提出“冷启动”的作战概念,旨在通过快速反应、闪电进攻和联合机动作战,同时打赢对华和对巴两场战争;南下,就是向印度洋进军,大力装备海战武器,航母既造又买,核潜艇亦建亦租,以色列的防空导弹,法国的水声设备、美国的登陆舰、侦察机,俄罗斯的驱逐舰等,凡是印度能搞到的,统统都装到印度海军这个大筐里去,还不时地把它的这个万国牌舰队派到南中国海或者中国周边来炫耀一番,以示威慑;西压,就是在西面对巴基斯坦这个老对手施以更大的战略压力,用连压带拖的办法拖垮巴基斯坦,使其不战自溃、不战自毁;东进,就是向东与中国争夺对缅甸和东亚南诸国的影响,拉拢缅甸、越南等与其搞军事合作,开辟另一条线与中国对抗的战线。可以说,当今印度走的是一条与中国全面对抗的路线,凡事都要与中国争高低、比上下,而这样迹近无赖的战略做派又总能赢得西方的鼓励和叫好声。在这种环境下,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印度配合美国的行动将更加主动、更加到位,对抗中国行为将更加积极、更加大胆,来自印度方面的挑战将越来越突出,其中不乏有危机的风险,因为平常时期尽可以肆意狺狺,但是一旦天下有变,印度很可能要乘势扑出,成为咬向中国的一条癞皮狗。  

    2、巴基斯坦有被搞垮的战略危险  

自印巴分治以来,印度的目标就是当南亚次大陆不容争辩的霸主,而巴基斯坦一直都是实现印度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所以,搞垮巴基斯坦是印度矢志不移的追求,这个目的,通过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已经部分实现,孟加拉被分割了出去。但是,巴基斯坦的主体部分仍然屹立在印度的西边,使印度如鲠在喉、非常不爽。卧榻之侧,差不多已容不得有任何巴基斯坦的立足之地。  

面对印度这样一个宿敌,巴基斯坦本来就居于绝对劣势的位置,多年来沉重军事战略压力使国家不堪重负,经济建设多年来裹足不前,没有大的起色,国家实力与印度的差距越拉越大。不仅如此,美国所谓的反恐战争又给了它以增添了新的麻烦。巴基斯坦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在宗教、文化和民族上与其他伊斯兰国家有密切的关联,反美反西方意识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它的许多部族与阿富汗、伊朗的部族同属一个民族,现在也已被贴上了“恐怖主义”或者“恐怖主义”支持者的名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全力压巴基斯坦政府“反恐”,其目的是,要么把巴基斯坦政府改造成美国的代理政权,要么就搞垮它。不仅如此,美国还赤膊上阵,多次直接对巴基斯坦的一些地区使用武力。巴基斯坦政府差不多就是在钢丝跳舞,既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西方的要求,同时还必须兼顾国内的情绪。这样一来,巴基斯坦的社会对立势必更加严重,民众和政府之间,国家主体和部族之间,都无法不出现巨大的裂痕,而美国的情报机构又在其间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更加剧了加深巴基斯坦社会和民族对立。所以,一直以来,巴基斯坦政府都是内外交困、遥遥欲坠。这不仅仅是政府倒台的问题,而是在双重重压下巴基斯坦有崩溃的危险。无论巴基斯坦崩溃还是被美国所掌控,不管哪一种情况,对中国而言,这都将是一场地缘安全战略上的灾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笔者网文《危险来自哪个方向——中国周边的地缘战略争夺》)将给中国的南亚战略布局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3、印度洋正在成为挑战中国发展利益的海洋  

    过去几十年间,印度洋的事务很少与中国有多少直接的关联,但现在则完全不同。中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大部分依赖印度洋航运的畅通,而且是一个绕不开绕不过去的必由之路,一旦这条航路出现重大问题,中国的经济建设就很可能遭受重创,如果说,美国的海上武装力量可能挑战中国全球海上运输的话,那么不断发展壮大的印度海军就很可能挑战中国的印度洋航运。在海洋战略问题上,人们常说中国面临着“马六甲困局”和太平洋的“岛链”困扰。但事实上,“马六甲困局”不过是印度洋困局的附属,而相比于太平洋的“岛链”难题,印度洋将是更大的战略难题。对中国来说,太平洋上所面临的战略难题是“岛链”和美国海军,威胁与挑战不可谓不大,可毕竟是“看得见、够得着”,就是说,这是一个看得见的挑战,但这个挑战我们可以找到应对的办法,但印度洋上的挑战则面临着“看得见、够不着”的尴尬,就是说,虽然挑战明摆在哪里,但却有力使不出,有力使不上去,找不到有效的应对办法。因为不把海上武装力量派到印度洋,这个挑战无法解决,而想派海军进入印度洋作战,现有条件下可能性基本是零(目前派军舰反海盗护航的行动并没有多大的军事意义)。西方媒体已把中国的威胁炒作得是模是样,居然还鼓捣出了一个什么中国正在实施印度洋上的“珍珠链战略”,中国目前是不是有一个印度洋战略本身就值得怀疑,即或是有,也不可能叫什么“珍珠链战略”,在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修建几个民用港口根本就成不了军事意义上的“链”,一艘渔船都能把这条“链”掐断,更遑论什么“战略”了,这完全是西方扑风捉影的瞎掰。还有人撰文称“印度拓展海权对我有利”(见《环球时报》2010年6月24日),理由是“印度在印度洋的影响力越扩大,对美国世界霸权力量的牵制也就越大”、“在印度洋面上印度的真正对手已经主要是美国,而不是中国”、“所以印度实力在印度洋上的任何发展首先触动的主要是美国及西方的利益而不主要是中国的利益”,等等,这种论断怕是太过主观,甚至可说是一厢情愿。以印度那点海军力量,如何能对美国构成挑战,把美国当主要对手?即使印度有此心,它也无此胆,更没有这个实力。美国也不会看不清这一点,它不是正在扶持印度发展其海军实力吗?构不成对美国的挑战不见得构不成对中国的挑战,印度洋海盗猖獗的时候,印度放话说,愿意为中国商船护航,这其中的战略涵义就很耐人寻味。印度海军目前的实力已经足以对中国的印度洋航运造成威胁,进一步发展,印度很可能把主要目标瞄准中国,并且很可能与美国联手,在危机到来的时候配合美国在印度洋上给中国制造巨大的战略难题。  

三,发挥优势,进一步构筑完善中国的南亚战略大厦  

人们常说,“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其中道出了战略上一个朴素的真理:对任何可能的危机与挑战都要有所准备,“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面对印度这个正在发展壮大而又非常肤浅、冲动大国,对于它可能给中国造成的危机与挑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未雨绸缪,做出相应战略的准备。  

    第一,发挥经济军事等的综合优势,在战略遏制印度。  

发挥中国在经济及军事技术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印度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联系,使他们更加自立强大,足以抵御印度软硬兼施的各种压迫手段,这些国家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尼泊尔等,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维护巴基斯坦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成为中国南亚战略坚定不移的重大目标,支持巴基斯坦实现与印度战略力量大体平衡完全符合中国的利益,在这方面的努力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特别是应该修筑中巴之间大运载量的公路铁路,保证两国之间的战略联系,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大规模冲突。  

中国还不能承认印度对锡金的吞并,即或这个吞并事实上已经完成;也应该坚决反对印度对不丹王国的干涉控制,应坚决主张还不丹王国以完全的主权。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已经很少为人所知,但战略上每一张牌都有用处,轻易不能放弃。  

从战略上包围印度,将其战略资源主要消耗在南亚次大陆的范围内,利益极大,这将相应地减少全球范围内印度与中国捣乱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把印度限制在次大陆,中国就将再增加一个全球战略竞争对手。  

    第二,发挥中国在政治上的优势,加强与印度东北部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联系,加强与印度共产党(马列)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独立解放运动和那加独立阵线、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反抗运动一直在顽强地奋斗抗争,其中阿萨姆独立解放运动和那加独立阵线因为缺少外部的有力支持而一直不能很好地发展壮大。既然印度可以容纳并支持达赖的“达鲁萨兰国”,为什么中国就不可以支持阿萨姆和那加的斗争呢?为什么不能帮助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反抗运动?来而不往非礼也,真不知道这是哪家的战略逻辑!笔者认为,中国应认真考虑如何支持这些力量的斗争,支持他们走向发展壮大。  

印共(马列)一直是印度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与中共通气连枝。他们不但在印度的农村中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而且还在一些地方开展了类似当年中共所领导的土地革命运动,在对内政策上,他们进行着反抗印度地主、资本家的斗争,在对外政策上,反对印度统治者与美帝国主义的勾结。无论从哪个角度,中国都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支持他们的斗争,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和诠释。  

    第三,发挥中国的国际优势,应对印度在世界各地的挑战。  

    人口众多,资源存量严重不足,经济发展迅速,这是中国与印度的共同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露出了印度与中国争抢资源的苗头,这将给西方以很大的可乘之机,对此,也要从战略高度出发未雨绸缪,把印度的影响限制在尽量小的范围内。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坚决不能同意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件事应该没有任何商量妥协的余地。  

    第四,发挥地理位置居高视下的优势,把当前的战略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加强战区建设,包括战场建设和物质储备,进行充分的战役想定和策划,一个重要的底线应该是做到在不动用其他战区的资源情况下,仅仅依靠本战区的能力就足以给印度以毁灭性的打击。在可预见的将来,若干战略方向不应该指望其它战略方向的支援,而要立足本身,并争取能够支援主要的战略方向。因为在主要的战略方向,中国基本上没有优势可言,还很可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凡事必须从最坏处着想,必须设想有朝一日中国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甚至三线、四线作战的战略困境。须知,战略对手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绝不只是为摆在那里用来好看观赏、用以博得我们莞尔一乐的。  

    第五,发挥当前南亚战略布局的优势,认真谋划可能的印度洋海上作战。  

    设想未来中国的远洋编队进入印度洋作战,现在就应该进行相关的情报、信息、后勤支持等方面的筹划。未来任何来自印度洋上的挑战,必将使持久和剧烈的,不是一次二次海上战役就能解决问题的,连几个索马里海上蟊贼都需要持久的海上护航,就被说面对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的海上力量了。应对这样的挑战,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强大战略基地的支持,否则难以达成持久有效的战略行动,这就要利用并发挥现有战略布局的优势,突破长期以来战略上不结盟的政策,突破军事上不在国外驻军的限制,勇敢地走出去,走上一个更高的战略层次,展望未来,如果中国能够取得巴基斯坦面向印度洋的海军基地,哪怕只驻上一个中队的潜艇,也都必将极大地改善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地位,极大推动南亚以至整个中东的战略平衡。不要怕因此出现“中国威胁论”的鼓噪,这种鼓噪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中国还不能真正威胁到这些鼓噪者,如果有那么一天中国真能把枪口抵在他们的胸口上,他们非但不会再叫嚷什么“中国威胁”,反而要说“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及秩序不可或缺的力量”了,什么事都将与中国协商、看中国的脸色了。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伊始,不但结盟,而且还国外驻军,现在实在没有必要自缚手脚、自遗伊戚。  

“居高挥长缨,倚天抽宝剑”。在南亚这个战略板块上,中国现在是手握一把好牌,现在关键是玩的艺术,玩的勇气、意志和决心。“居高”者,居青藏高原之高,“长缨”者,各种远战武器、超视距打击武器,“居高”近乎“倚天”,“长缨”就是“宝剑”,这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战略优势。有这样的战略优势,在新形势、新挑战下进行新的谋划、新的构筑,剩下的,就只等那些无知无畏的飞蛾自行前来投火扑火了。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2/1840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