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郭松民: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没有意义--再谈《东风雨》

作者:郭松民   来源:红色文化网  

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没有意义

——再谈《东风雨》兼与叶匡政先生商榷

 郭松民

如果用酒来比喻电影的话,那么有些电影就像是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喝了会使人的中枢神经发生紊乱,甚至致盲,比如《色戒》、《集结号》、《南京!南京!》等等;有些电影则像是用发霉的红薯干酿造的劣等货,喝了会让人感到有一种怪味,甚至倒了胃口,比如《三枪》、《无极》、《黄金甲》等等;还有一些电影,则好像被偷懒的导演兑入了过多的自来水,喝起来淡而无味,比如《孔子》、《非诚勿扰》、《千里走单骑》……

相比较而言,《东风雨》就像是一坛用优质粮食酿造而成纯正好酒,而且,不仅酒本身醇香怡人,过于热心的编剧、导演还在酒里加入了许多诸如人参、枸杞、鹿茸之类的滋补品,使其味道愈加醇厚。

但凡事总是两面的,也许正是因为《东风雨》的营养过于丰厚吧,所以这部电影公映之后,就产生了两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一是许多观众表示看不懂。但这并不是《东风雨》的错,也不是观众的错,而是晚近三十年来所流行的快餐文化的错——观众已经习惯了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让别人给他搔胳肢窝、按摩足底,而柳云龙忽然让他们去登山,他们当然会感到不习惯了;

二是文化界、思想界的各类人士,从这部电影里,品出了多种不同的味道。比如有人从《东风雨》中看到了对《色戒》所宣扬的那种极端自私的价值观的颠覆,有人从中看到了三、四十年代中国拯救犹太人的博大胸怀,还有人从中看到了对民族主义的思考:日本的民族主义,在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之后,又重蹈了西方殖民主义的覆辙,他们没有成为亚洲各民族的解放者,反而成了新的、甚至更为残暴的压迫者,那么,中国的民族主义应该向何处去?等等。

在所有这些解读当中,著名诗人、文化评论家叶匡政先生的评论可谓别具一格,他说:“当然我最欣赏的,还是《东风雨》所透出的悲剧意识。战争也好,谍战也罢,说到底是一个让所有人都痛苦的过程,这才是战争的真实面貌。”“战争留下的只有创伤,就像范冰冰最后从车厢中露出的那张毁容的脸,是永远的创伤。《东风雨》表现了生命在战争中的那种挣扎,虽然他们也无畏,但那些惨烈场景,最终显示的仍是战争的虚无。”“它的结局也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战争中注定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比起那些简单地以敌我正义为诉求的电影来说,这种对战争的表达,无疑更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①

我对叶先生这种悲天悯人的博爱胸怀表示感佩,但对这种否定一切战争的观点却并不敢苟同,而且在我看来,这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观点,而是中国主流文化精英所秉持的主流观点——早在2007年《集结号》热映的时候,就有媒体发表评论说“一场战争,对所有参与者来说,均是两败俱伤。战败方固然要蒙受羞辱,战胜方也一定伤痕累累。从这个意义上,任何战争都是全人类的灾难,没有所谓的‘战争胜利者’” ②“战死的炮灰绝大多数只是炮灰而已,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赴死”③云云。

中国自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全球扩张,一直是一个被侵略、被掠夺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泱泱大国的首都,平均每隔四十年左右就陷落一次(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再陷北京;1938年,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终止了这种局面,中国也因此不得不多次进行以保家卫国为目的的反侵略战争。坦率地说,在这样一个国家,大谈“战争的虚无”,高唱“在战争中注定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让人感到非常的奇怪。

即以《东风雨》的故事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为例吧,面对日本强加在中华民族身上的这场战争,中国人民应该如何选择呢?难道只能当“皇军”的顺民吗?抵抗难道真的“虚无”吗?中国进行的抗日战争真的会“注定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吗?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时,中国当局仍然像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那样,采取不抵抗政策,让日本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全中国,历史将会是一种什么情景?

很可能,当1940年10月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日本将会裹挟中国的人力、物力(中国人仍然不能免于参加战争,只不过参加的是“日本的战争”)进军西伯利亚,与希特勒东西对进,夹击苏联,苏联很可能因此无法幸存。而如果苏联灭亡,面对“统一”了整个欧洲的德国,英国也独木难支,很难继续抵抗下去。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美国吗?是的,由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保护,美国也许会暂时免于入侵,但以美国一国之力,绝无可能在欧洲和太平洋同时对已无后顾之忧的德、日两大邪恶帝国开战,不错,美国后来是率先研制出了核武器,但德国距离获得核武器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何况德国还有远远领先于美国的导弹技术。

假如历史真的是这样,那么今天的世界将会面目全非:在欧洲,按照希特勒“新秩序”的构想,人们看到的将是一个西起大西洋,东到乌拉尔山的庞大的奴隶制帝国,包括波兰、俄罗斯在内的所有非日耳曼民族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精英,将会被有计划地消灭,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水平,将会被限制在小学三年级以下,成为只能干粗笨体力劳动的奴隶;在亚洲,根据日本统治朝鲜和台湾的蓝本,则我们今天将只能说日语,每个人都有一个日本名字,我们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可能会被彻底销毁,每天早上要向天皇的“御照”三鞠躬,然后一起朗诵“天皇陛下,治理我国”,最后,在每个人的头上,都会压着一个日本老爷……

简言之,假如我们不抵抗,则不仅中华民族会万劫不复,整个人类,也都将陷入比中世纪还要黑暗的漫漫长夜。

我不知道叶先生会做何选择?但就我自己而言,则宁愿战死,也不愿意生活这样一个世界里。因此,假如能够投入到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中,我不会觉得“虚无”,也不会觉得“痛苦”,相反,我会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和幸福,即便看不到胜利,我也会觉得牺牲是值得的,而当胜利的那一刻降临时,我不会觉得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悲剧”,相反,我会把这一刻看成一个盛大的节日!

睽诸历史,如果不带偏见的话,我们就必须承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也都是这样看的。当胜利来临的时候,在纽约街头,激动的水兵抱起素不相识的女护士狂吻,在重庆,小贩们把自己的水果抛向空中,招呼大家都来吃“不要钱的胜利果”——这些人难道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吗?他们会同意胜利与否无关紧要吗?

叶先生在文中说,“对于战争的一切悲剧表达,都是为了让人们远离战争”。对这样一个观点,我也不能同意。不错,战争是一种恶,但战争也不是人们想远离就可以远离的,当战争被强加在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头上时,以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就是一种善,这样的战争,不仅不能远离,而且应该被讴歌,应该踊跃地去参与。叶先生在文中提到“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我不知道这种价值观的含义是什么?是面对入侵者屈膝投降吗?是面对压迫者逆来顺受吗?那么,这又是哪个“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呢?

有时候,我真的很难理解中国自由主义精英的逻辑:一方面,他们给人的感觉似乎是酷爱自由,另一方面,他们又诋毁一切反抗压迫和奴役的行动。我很费解,他们究竟想通过什么方式去获得自由呢?跪在地上向压迫者哀求吗?等待自由从天上掉下来吗?以《东风雨》的故事背景为例:日本对中国的入侵难道不会损害中华民族(除了汉奸之外)的自由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奋起抵抗难道不是对自由的捍卫吗?抗日战争为什么会是一种“虚无”呢?

所以好的战争电影,并不应该是笼统地让人们远离一切战争,相反,它应该帮助观众获得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能力,并促使人们坚定起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不加区分地让人们恐惧战争、远离战争,只会在客观上帮助那些武装到了牙齿的侵略者、压迫者。

考虑到叶先生的观点仍然中国文化舆论界的主流话语,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有几分忧虑。不知怎的,读着叶先生的文章,我的脑海里蓦然出现鲁迅先生描述过的那只“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智识阶级的徽章”的山羊的形象,它昂然走在一群胡羊的形象,带着它们“挨挨挤挤,浩浩荡荡,凝着柔顺有余的眼色”,走向屠宰场。鲁迅先生说,每当他“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疑问——‘往那里去?!’”

也许,今天我们应该向包括叶先生在内的所有持否定一切战争观点的文化精英们问一句:“往哪里去?!”



//www.syxtk.com/wzzx/djhk/wypl/2013-05-02/935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