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现实抒写的前行者
——李文朝同志诗词作品印象
李殿仁
我和文朝同志可谓战友、诗友加乡友,交往日久天长,友情与日俱深,我很敬重他,我们都是山东人,文朝是山东梁山县人,我是山东滨县(现滨州市)人,我姥姥家也是梁山县。我们是同一个部队,陆军第二十六军,同一个机关,济南军区机关走出来的战友。先后又都奉调到原总政治部工作。他在总政工作时间较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干到退休。我后来到总参工作,又到国防大学任职,我们的关系很好。文朝同志经历比较丰富,先后担任过军分区、省军区、大军区新闻干事,军区宣传处长,代理团政委,济南军区宣传部副部长,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到总政后,文朝曾任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同时又是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政委、主任,为指挥序列少将军官,又兼职高级记者和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还是传统诗词业余爱好者,入门很早,研究颇深。他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读高中时期,就模仿毛主席诗词写诗填词,时间已长达半个多世纪。在他达到部队任职最高年龄的时候,由时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先生引荐,并经原总政治部领导批准,到中华诗词学会工作,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四届常务副会长和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第八、九届副主任,文学工作者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
多年的交往,使我对文朝同志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他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爱憎分明、敢于担当的优秀领导干部;是一位文武双全、军政兼优,让党和人民放心,圆满完成各种任务的一代儒将;是一位博学多识、谦恭让人、勤奋严谨、著作等身的诗词名家、文章高手;他还是一位品德高尚、乐于助人、可交可信的良师益友。凡是和他一起共过事的人,不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说他好,而是绝大多数人都对他赞誉有加。凡是他工作过的单位和岗位,不是某一个单位、某一个岗位、某一项工作做得好,而是都干得有声有色。文朝同志具有实事求是、光明磊落、疾恶如仇的共产党员的党性,又具有山东大汉直来直去、行侠仗义的风格。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也难免在某件事、某句话上得罪人,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底无私,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为了他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误会就被时间化解了,原来得罪的人不仅解除了误会,反而更加佩服他。这种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我也是一个传统诗词的业余爱好者,被老首长周克玉上将以友情相逼,接他的班担任了野草诗社社长。文朝年满70周岁之后,按照中央和军委相关规定,退出了中华诗词学会领导岗位。他作为野草诗社名誉社长,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近的距离进行诗词艺术的切磋交流,受益匪浅。最近,他把新出版的《李文朝诗词诗论选》(诗词作品卷和诗词理论卷)送给了我,浏览之后,对他的诗词作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他致力于传统诗词现实抒写的自觉与坚守,令我印象犹为深刻。
所谓传统诗词现实抒写,就是以传统诗词的艺术形式,反映诗人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当然,既可以歌颂真善美,也可以鞭笞假恶丑。或者换句话说,就是直面当今时代,反映现实生活。这和那些主张脱离现实、远离时代的文学价值取向自成分野。在2005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李文朝将军手稿著作捐赠仪式暨作品研讨会”上,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同志在讲话中指岀:“李文朝同志的诗词直面伟大时代,反映火热生活,诗风豪迈,诗意明快。”出席研讨会的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在讲话中也讲到,“李文朝同志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运用古典诗词,讴歌时代精神,歌颂现实生活。”军地领导对他传统诗词现实抒写的创作方向,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实事求是地说,文朝同志是他执接力棒的那个历史时间段中华诗词界的一线领军人之一,在传统诗词从复苏到振兴、繁荣的历史过程当中,在传统诗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既有诗作,又有诗论。他担任了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的领导,文化的责任感和历史的担当精神,更使他在坚持传统诗词现实抒写上自觉砥砺前行,走在前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新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朝同志的诗词创作实践,正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真践行。仅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的诗词作品为例: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开幕当天,他就口占了《欢庆党的十八大》贺诗一首。在后来发生的重大事变、重要事件、建设成就、英模人物等,都成了他诗词讴歌的重要题材。如《贺港珠澳大桥开通》:
跨海凌波三地通,伶仃洋上架长龙。
扎根能镇凶狂浪,展臂敢迎强飓风。
多项新奇惊域外,大湾宏愿起寰中。
岛桥隧道成连体,技压千秋一代雄。
读到此诗,如临现场,看到的是跨海大桥的宏伟场景,想到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人的崭新面貌、科技水平和奋斗精神。
再如《礼赞林俊德院士》,对中央军委批准的挂像英模及时讴歌,众诗友纷纷唱和,被中央学习平台等媒体转发,有效提升了当代诗坛的正能量:
命系中华国是家,死亡之海绽奇葩。
全程试爆留身影,每次成功伴泪花。
自始消声情有憾,临终夺秒爱无涯。
铸成核盾民安泰,挂像英模世代夸。
特别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之际,文朝从1月25日到3月26日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本人就创作了反映军民抗疫斗争的律诗、绝句、古风、词等传统诗词19首,在中央学习平台、党建网、光明网、今日头条、中国军网、中国军视网、中国诗歌网和中华诗词界的网络平台等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发表后,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尤其是长达152行的七言古风《中华庚子抗疫歌》,分为疠侵大武汉、令出中南海、众志筑长城、情牵五大洲四大部分,全景式反映了中华民族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被专业机构的研究报告誉为“正大堂皇的压轴之篇”。2013年春,他创作的112行的七言歌行体之作《青莲曲》,被诗词名家评为“此诗见学养,见人品,见才情,不愧为当代反腐倡廉的鸿篇力作。”并受到中央纪委和中央宣传部的重视与好评。
二,以当代的视角,吟咏历史人文。
由于工作的原因,文朝到过很多历史文化纪念地,加之他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面很宽,所以很多文物古迹和历史人物都成了他诗词作品吟咏的题材。对这些历史题材的诗词作品,他以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当代人的视角,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尽量给予科学辩证的诗意表达。
例如,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方圆百里之内,有名垂青史的两大历史人物纪念地:一是西楚霸王项羽楚国都城古彭城的“戏马台”遗址,二是相距不到百里的汉高祖刘邦故里沛县“歌风台”遗址。文朝工作之余,同一天参观了这里两处历史文化遗存。经过深入观察和辩证思考,一口气创作出两首个性鲜明的七言律诗:
其一,戏马台怀古
盖世拔山千载雄,登台戏马正秋风。
舟沉釜破威名振,宴散人逃巧计空。
对垒沟旁争志壮,别姬垓下叹途穷。
乌江自去非天意,虽败犹荣气若虹。
其二,歌风台抒怀
夺地争天一沛公,斩蛇烹狗竟成龙。
文韬可纳千秋计,武略能招百世雄。
开国安民思虑远,归乡宴友感情浓。
汉王基业光华夏,把酒登台唱大风。
信手提笔,两首绝唱,其意深远,可见其思想之敏锐深邃,眼光之独特如炬,文笔之风茂晓畅。
再如,位于山东省肥城市西部的陶山,相传为商祖范蠡隐居地。至今保存有始建于秦朝、清顺治年间重修的“范蠡祠”。按照中国古代的行业理念,做官为首,经商为末。范蠡官拜越国上将军、齐国宰相,而经商又富甲一方,商业理论光照千秋,被尊为商圣、财神,人得善终,流芳百世,可谓成功人生的范例。文朝造访此处,站在两千年后的历史观察点上,赋七律一首《访肥城陶山范蠡祠》:
秦时月照两千秋,商圣祠前香火稠。
忠保君王成霸业,智辞将相泛轻舟。
多迁国度脱身险,三散家财解众忧。
功著名高芳百世,交辉首末展风流。
读后能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美妙的艺术享受。
又如,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历史评价众说纷纭。文朝到浙江诸暨西施故里参观后,即兴填词一首《水调歌头·西施故里》
久慕沉鱼美,今到浣纱江。花容神像端坐,玉貌映荷塘。本是农家少女,卷入诸侯争霸,社稷勇担当。一去姑苏地,千古盛名扬。越王计,吴宫恨,是非长。兴亡数定,何事偏要怨红妆。毕竟将身许国,度外个人荣辱,侠骨伴柔肠。绝代佳人殿,故里永流芳。
同样是以当代人的视角,对历史人物做了独具个人认知的诗意解读。
三,以“有我”的境界,咏唱山川风物。
诗写性情,以真切为要,以有我为高。正如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韩昌黎所以‘为古于词必己出’也。北魏祖莹云:‘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文朝咏唱山川风物的诗词,即以“有我”之境界,不泥古学舌,不拾人牙慧,而是自出机杼,写出自己的风骨和自己的气派。
武汉的黄鹤楼,可谓流芳千古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唐人崔颢的《黄鹤楼》诗篇已成为它的文化名片。就连李白都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文朝造访黄鹤楼后,独辟蹊径,不跟古人节奏走,古人写诗他填词,填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黄鹤楼》。他完全以“有我”的境界,借鉴古人部分意象,又一反古人“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年愁绪,写出了当代诗人的风格和感悟:
寻遍空幽处,追至笛声楼。白云黄鹤传说,几度上心头。仙道乘风永去,我坐飞机往返,两界比风流。神到玄中觅,人在画中游。既非塔,还非阁,又非楼。形制匠心彰显,工艺领千秋。拔地凌空雄峙,极目楚天锦绣,一望四方收。把酒江涛问,何叹世间愁?
这种不随世俗、重在创新、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一扫消极愁容。读来提神鼓劲,观山山秀,看水水美,揽明月于怀中,握风云于掌上的广阔胸襟,似有毛泽东诗风。
再如五言律诗《印象刘三姐》,同样以“有我”的境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梦幻漓江夜,神奇万变灯。
一船摇倩影,百岭荡歌声。
皓月光波动,琼楼画卷行。
人仙谐共舞,印象写风情。
把《印象刘三姐》和现场的作者熔为一体,恰如“漓江风光好,我在其中行”。
而他的长篇五言古风《登泰山》,则是以“我”为引导,陪同远方来客,徒步登临泰山。以中路登山路线为经,以沿途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全景式描绘出泰山风光的雄伟壮丽和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此诗被诗评家誉为“精湛的艺术长卷”,制作成电视艺术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广受好评。仅以开头《序曲》展示一下,即可令人震撼:
华夏一巨柱,雄峙东天边。
巍峨耸入云,拔地通九天。
太古成伟峰,千载胜名传。
五岳称独尊,紫气此为源。
文汇儒释道,缘结帝王仙。
妇孺竞爬拜,消灾讨福缘。
天工置神秀,人文布景观。
名注联合国,世界共遗产。
古今中外客,接踵登泰山。
若不亲临其境、身心投入,若无崇高境界、深厚学养,哪有如此憾天动地之句,流芳后世佳作。
四,以真诚的情感,赓吟酬唱和答。
同样由于工作的原因,文朝同志结识的文人雅士面广,结交的诗朋吟友量多,因而酬唱和答之作,占了他诗词作品的一定比例。酬唱和答是文人雅士联谊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各类雅集活动的重要内容。当然,对酬唱和答,也是见仁见智,见解不同。有的认为,酬唱和答是庸俗的应酬,出不来好诗。也有的指出这种认识有片面性,历史上很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不乏酬唱和答之作。文朝的酬唱和答之作,不落平庸应酬的俗套,而是用真心、倾真情,努力唱和出情真意切又充满时代气息的诗词佳作。恰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由于文朝的酬唱和答之作,不是敷衍塞责,而是真情实感,故应谓之有境界。
如2011年初春,中华诗词学会组织部分诗友江南采风。时已年过八秩的学会名誉会长刘征老先生,因年迈体衰不能前往,深情写了一首《送学会诸诗友江南采风》。具体负责带队采风的时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李文朝,需要唱和应答刘征老的这份盛情。于是他即兴创作了《步玉敬和刘征老〈送学会诸诗友江南采风〉》。和诗倾注了对刘征老的敬意和真情,受到刘征老和众诗友的一致赞赏:
鹅黄初染北枝梢,南下车窗景色娆。
画意多姿河岸柳,诗情一点水中篙。
刘公领唱京华地,诸友和鸣吴越郊。
老骥心驰千里远,采风神会笔锋豪。
这首和诗读来朗朗上口,细思意境深远,既对原诗有深刻的理解,又有自己的体悟和思考,应为和诗中的上品。
再如,2014年9月,时任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湖南省纪委原常务副书记赵焱森同志,依据在南岳衡山召开的廉政建设理论研讨会,有七律《南岳论廉》相赠,并有意征和助兴。文朝以老朋友的真情,倾心创作了《奉和赵焱森会长〈南岳论廉〉》一诗,正气凛然,情真意切,用诗的意象、诗的语言,以“松浪惊涛”喻示警示的雷声,以“石崖峭壁”喻示高悬的法规利剑,特别结句“多少悲欢一念间”,更是给人以深刻的警醒。发表后广受好评:
南岳论廉明志坚,清风正气自天然。
泉冲残叶无相染,花送幽香不斗妍。
松浪惊涛雷近响,石崖峭壁剑高悬。
寿山久察尘寰事,多少悲欢一念间。
文朝酬唱和答的友人确实很多,既有霍松林、叶嘉莹、刘征这些诗坛泰斗和一些名师大家,也有各级领导干部和共和国将军,还有各级各地的诗词组织负责人和各界朋友,更有不少基层的普通诗友。许多诗友都以能同文朝同志交流诗词、畅和应答为人生幸事、天赐良缘,格外地期盼,十分珍惜。文朝同志见贤思齐,见景生情,不论身份高低、生平背景,以文会友,以诗传情,许多佳作令人难忘。如2011年5月,文朝带队去湖北省大冶市考察验收中华诗词之乡,深入到农村农户,被八旬乡贤刘云亭先生的诗词书法成果所感动,当即为刘云亭题写了“诗寿双星”匾额。刘云亭现场以谢诗相赠,文朝应急和诗一首《步韵和刘云亭老师〈辛卯新春回眸〉》,表达了自己退休后献身弘扬中华诗词事业的决心,倾吐了对这位乡贤吟友敬重、赞许的一片真情,令这位乡贤十分感动:
兼程风雨步春秋,子弟兵为孺子牛。
解甲身轻存雅趣,弘诗任重不闲游。
乡贤领唱迎天籁,伍士赓吟对月钩。
玉尺仙人应笑慰,童颜鹤发笔锋遒。
当然,对李文朝同志的诗词印象,和对他人品才华一样可引出的话题如高山流水说不完道不尽。今择其一个侧面,谈点个人感想,与文朝同志共勉,并作为友谊的纪念。
二0二四年三月于三亚
(作者:李殿仁中将,国防大学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野草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