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郭松民:如何打赢对土澳的舆论战?(外两则)

作者:郭松民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如何打赢对土澳的舆论战?(外两则)

郭松民

  今天继续点评新闻,同时点评两部电影《血战摩苏尔》和《一秒钟》。

  01

  —

  澳大利亚军人在阿富汗滥杀无辜平民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一场外交-舆论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和一些媒体,都对西方和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攻击进行了反击。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义正词严的反击是必要的,但更应该向纵深穿插,打一场歼灭战。

  具体做法是大量报道阿富汗各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派出记者团采访受害者家属、知情人、阿富汗官员等,并向全世界公布真相。

  这才能够给土澳和西方以致命一击。

  令人忧虑的是,一些臣妾主义者却发起了给澳大利亚起外号活动。

  这完全是一种低级趣味,徒逞口舌之快,实际上降低了这一斗争的严肃性,客观效果是把水搅浑,令土澳趁机过关。

  02

  —

  电影《血战摩苏尔》是美国导演马修·迈克尔·卡纳汉2019年拍摄、上映的一部以打击“伊斯兰国”为背景的网络大电影。

  剧本根据《纽约客》杂志新闻纪实文章改编,讲述了在ISIS占领下的摩苏尔市,一支带有民间色彩的特警队在断壁残垣中死不旋踵,营救亲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可以看成是伊拉克战争版的《拯救大兵瑞恩》,不过“大兵”换成了亲人。

  影片拍得粗砺、直接、写实,总是让人误以为是纪录片,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一部中东营救电影不仅过于华丽,而且一不小心,还给自己鼻子上抹了一道新殖民主义的白粉。

  美国电影人的确很厉害,不经意间,就把美国的战争罪行洗白了:伊拉克的灾难从根本上说是美国入侵伊拉克造成的,但看这部影片,你会觉得ISIS才是万恶之源。

  在影片中,ISIS只是一个邪恶的影子,他们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在一段时间里势力会急剧膨胀?没有任何反思。

  《血战摩苏尔》用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重新讲述了伊拉克战争。美国不仅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还垄断了对伊拉克战争的阐释权。

  期待有一天,能够看到伊拉克人拍摄的伊拉克战争电影。

  03

  —

  张艺谋新片《一秒钟》的要害在哪里?

  《一秒钟》的核心,是“新闻简报22号”中的一段:河北某粮店职工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这条“新闻简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职工们在集体学习毛主席著作;二是职工们努力工作,卸载运送面粉的卡车。

  在第二部分画面中,出现了最关键的“一秒钟”:张九声(张译 饰)的女儿,作为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也满面笑容地出现在抗面袋的队列中。

  张九声看到这一镜头后,顿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地说:“才十四岁,争什么争啊!”

  原来,按照删除前的版本,女儿在此后的劳动中,因为父亲是劳改犯,她急于表现自己,车没停稳就争着去抗面袋,结果发生事故,导致死亡。

  张艺谋在这里,巧妙地建立这样一个逻辑链条:张九声是因为政治原因(和造反派头头打架)被劳改的→对女儿产生政治压力→女儿因此急于表现自己并导致死亡。

  结论是:女儿死于政治迫害。

  在确立的这一结论之后,“新闻简报22号”的表面上的内容与观众看到的张九声女儿死于非命的事实,就构成了一个巨大反差,它使观众蓦然意识到:原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背后,竟然是政治迫害和死亡!

  “为人民服务”,这一支撑着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国内外敌人,建立新中国,以及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核心价值观,在《一秒钟》中就这样被解构、被否定了。

  张艺谋在这里,使用的是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使用过的手法: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不过,鲁迅先生控诉的是封建文化,张艺谋却反其道而用之,控诉的是革命文化。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伤痕文学”的范畴。



//www.syxtk.com/wzzx/djhk/sw/2020-12-02/66376.html
Baidu
map